厂内管理

2024-06-11

厂内管理(共9篇)

厂内管理 篇1

随着经济水平逐年提高, 企业的厂内机动车辆的数量日益增加, 由于涉及到特种设备的安全及检测机构对车辆的检测管理。因此,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车辆的数量信息、车辆基本信息、到期检验信息等管理和查询, 使检测机构对厂内机动车辆检测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本文通过基于Access200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满足检验机构对厂内机动车辆的类型、检验费用、检验时间等信息管理。此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系统管理信息较全面, 大众反应良好。

一、系统开发的相关工具

1) 前台设计。厂内机动车辆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涉及前台程序管理及后台数据统计管理两方面。前台程序管理应用功能大、访问界面友好、使用简单;后台数据统计管理则对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当前较为流行且功能强大的ADO作为数据库连接的理性选择, 实现简单, 支持本地和远程数据库。Visual Basic6.0不仅能快速的开发友好的用户界面, 而且数据库接口良好。因此我们选择Visual Basic6.0作为车辆管理系统开发工具。2) 选择关系型数据库。Access数据库开发工具功能强大, 数据库引擎功能突出, 安全可靠。厂内机动车辆系统管理员可通过Access提供的开发环境及工具, 方便地构建数据库应用程序, 通过可视化操作, 无需多编写程序代码。

二、系统的建立及主要功能

1) 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是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它不同于其它数据文件不同, 而由一串文字或数字流集合而成。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Microsoft Access是一种关系式数据库, 它一系列的列表组成, 表又由一系列行和列组成, 每一行做一个记录, 每一列作为一个字段, 每个字段有一个字段名, 同一表中不能出现同一字段名, 表与表之间可建立连接, 方便关连信息的查询。Access数据库以文件形式保存, 文件扩展名是MDB。数据库表的创建可以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使用向导创建表, 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2) 实现车辆信息登记及检验录入数据化管理。主要信息包括:车辆类型、车牌号、车辆型号、检验员、发动机号、车身颜色、额定载荷、空车质量、检验类型、底盘编号、生产厂家以及检验日期、到期检验日期、检验结论、检验费用等实现查询记录, 建立数据仓库3) 设备管理模块功能。设备管理涉及设备的一些基本信息和根本属性, 是整个厂内机动车辆管理模型的基础和前提。设备的状态包括设备注册、设备停用、设备报废等, 有利于检验机构对企业车辆进行跟踪的功能。4) 系统信息的查询与统计功能。根据系统管理的查询功能表中会输入各车辆到期检验日期, 检索出某日期段的全部到期厂内机动车辆的基本信息、企业车辆的所在地址、企业的厂内机动车辆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及检验结论等信息, 统计到期车辆的数量、检验情况及企业基本信息等建立统计报表。5) 报表自动生成与打印输出功能。根据企业厂内机动车辆信息的统计记录, 制作能自动生成所需时段内统计报表, 并以文本形式显示和打印出来, 方便特种设备检验人员到现场查看及检验车辆。6) 系统维护功能。厂内机动车辆管理系统是较复杂的人-机系统, 因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变化, 对系统的运造成了影响, 需要不断完善和维护系统功能, 始至终的做好系统维护工作, 以适应这些变化, 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系统维护工作包括以下:a.程序的维护:修改部分或全部程序, 是敌对条件发生变化或原系统效率低的情况进行维护工作。b.数据文件维护:根据用户要求对数据文件作不定期的修改。c.代码维护:代码在不断更新变化的环境下不能适应新要求时, 做的必要代码变更与维护。d.硬件的维护:维护系统所使用的设备

三、系统结构选择

(一) 主要模块结构

利用Access数据库建立车辆基本信息表、企业信息表、检验记录表及检验费用表。1) 主窗体:一个多文档界面 (MDI) 窗体, 用于各功能窗体间切换, 主窗体采用标准window风格菜单与工具栏结合, 简洁明了、使用方便。2) 车辆管理模块:实现信息的记录、更新、删除和编辑, 并大量采用组合框及文本框默认设计, 信息输入简单化。3) 查询模块:实现厂内机动车辆的动态查询输出, 方便于企业车辆费用明细和车辆费用合计的查询。4) 报表模块:用来浏览与打印报表, 按照特种设备检验人员的需求产生多种报表。5)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登陆, 系统使用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工作证号后方可进入主程序, 否则退出系统。

(二) 车辆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管理模块作为了启动模块, 通过身份验证后进入主窗体并可进行必要的初始设置, 各窗体在主窗体工作区内可互相调用。

四、技术方法

(一) 数据库的访问与管理

1) 数据环境设计器 (Data Environment) 将许多单独使用的对象和控件组合成一个独立的环境, 建成后的数据环境可实现对任何数据库的访问、查询或加入存储过程中。本系统模块设计主要依靠数据环境设计器来完成。2) ADO (Active Data Objectds) :Active数据对象, 是一种提供访问各种数据类型的连接机制。ADO设计格式简单, 通过ODBC的方法同数据库接口, 适合于任何一种ODBC数据源, 是一个方便使用的应用程序层接口。在系统中所有的信息输入都使用ADO方式访问数据库。3) SQL (Structure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 是通用的数据库管理语言。SQL可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定义和修改数据库的结构、对数据库进行插入、修改、删除等操作。该系统中数据库环境设计器用SQL语言来向数据库“发问”, 而数据库用满足条件的记录来“回答”。

(二) 检验报告书的设计及打印

利用Datareport控件与数据库的数据表实现报表的设计绑定, 使Datareport控件绑定数据源只能是数据环境设计器 (Data Environment) 。报表打印使用VB内嵌的printer对象来实现真实的打印。

五、小结

通过运用VB数据库编程开发单机版的车辆管理系统使检验机构对企业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测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使车辆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的道路,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易操作性, 大大减轻了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的负担, 实现了厂内机动车辆信息在线管理, 使系统向模块化、智能化、自我服务和管理科学化方向发展。

厂内管理 篇2

核准对象:使用机动车辆的单位或个人

核准内容:核发厂内机动车辆牌证、办理车辆年审和过户、核准厂内机动车辆改造

核准条件:

(一)核发厂内机动车辆牌证

1、申领牌证的厂内机动车辆须是国家定点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或是已明确中国境内代理商、并经型式试验合格的进口整车。

2、车辆经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合格。

(二)厂内机动车辆年审

1、车辆经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定期安全技术性能审验合格。

2、提交了厂内机动车辆行驶证等必备资料。

(三)厂内机动车辆过户

1、提交了厂内机动车辆转让合同等必备资料;

2、转让车辆未曾办理报废事宜;

3、车辆需在安全技术性能定期审验合格有效期内。核准程序:

(一)核发厂内机动车辆牌证

1、申请人按要求填写《珠海市厂内机动车辆登记表》;

2、申

请人须提供以下满足核发条件的证明资料(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1)机动车辆的产品合格证书;(2)购车发票;(3)随车出厂的技术文件;(4)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出具的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报告书。

3、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发放厂内机动车辆号牌;

4、号牌固封、照相后,车辆方可使用;

5、领取车辆行驶证。

(二)厂内机动车辆年审

1、使用者约请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对在用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技术性能审验;

2、使用者须提供以下满足年审签章条件的证明资料(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1)厂内机动车辆行驶证;(2)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出具结论为“合格”的车辆安全检验报告书;(3)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

3、年审合格并签章后,厂内机动车辆可正常使用。

(三)厂内机动车辆过户

1、使用者须提供以下满足车辆过户条件的证明资料(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1)转让双方签署意见的车辆过户申请函;

(2)、车辆转让合同;(3)车辆行驶证;(4)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出具的、尚在效期内的结论为“合格”的车辆安全检验报告书;

2、换发新的行驶证后,车辆可由新车主正式启用。

核准时限:

符合核准条件并备齐有关资料者,即时办理。

核准依据:

1、《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第13号令);

2、《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161号)。

收费标准:

1、核发(含固封)新车号牌、车辆照相、办理行驶证:130元;

2、车辆年审签章:不收费;

3、车辆过户并换发行驶证:10元。

资料提供:

(一)核发厂内机动车辆牌证

1、填写好的《珠海市厂内机动车辆登记表》;

2、机动车辆的产品合格证书、购车发票、随车出厂的技术文件(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

3、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出具的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报告书。

(二)厂内机动车辆年审

1、厂内机动车辆行驶证;

2、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出具结论为“合格”的车辆安全检验报告书;

3、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

(三)厂内机动车辆过户

1、转让双方签署意见的车辆过户申请函、车辆转让合同、车

辆行驶证(原件备查,复印件存档);

2、珠海市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出具的、尚在效期内的结论为“合格”的车辆安全检验报告书。

监管办法:

1、公开办事程序;

2、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3、拟定岗位责任制。

受理部门及负责人:

厂内管理 篇3

新车或大修后叉车的使用寿命及其工作的可靠性, 除与制造及修理质量有关外, 还与走合期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有密切关系, 因此, 必须按照叉车走合期的规定执行。根据季节、环境、车型, 正确选用燃油和机油。在走合期内, 按照驾驶要领和操作规程, 正确操作。走合期满, 要认真清洗发动机、驱动桥、变速箱、转向器和油箱, 重新更换润滑脂, 严格按换油工艺更换液压系统液压油。此外, 还要检查各部紧固情况、皮带松紧度、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和密度、制动总泵液面高度、离合器踏板和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等。检查确认各部位良好后, 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新叉车走合期结束后, 汽油叉车拆除汽油机进气歧管上的限速片, 调整化油器怠速螺钉, 降低汽油机的怠速。检查轮胎气压、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的连接状况, 对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停车制动操纵杆的行程进行调整, 并添加制动液。检查火花塞及分电器电触点的间隙, 检查柴油机喷油嘴及预热塞的工作情况, 必要时更换波形密封垫圈。检查并调整进排气门间隙、风扇皮带的松紧度。检查蓄电池电解液高度和相对密度, 旋紧蓄电池电极接头。放净水和油, 更换新液体。清洁、检查并润滑各种机构和轴承。检查液压系统的各零部件接头和管路, 观察有无渗油现象, 必要时更换密封圈。检查起升机构的连接状况以及内外门架立柱和滚轮的磨损状况, 并进行清洁和重新润滑。

二、严寒和炎热地区叉车的使用

1. 严寒地区叉车的使用。

进入严寒季节前, 做好叉车的换季保养工作, 重点是要更换发动机和液压系统的油液, 调整电解液密度, 放净冷却水, 加注防冻液等。改善发动机的低温启动性能, 常用方法是用热水预热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还可加装启动预热装置。经常清洗油箱、滤清器和油管, 防止有水结冰。

叉车行驶时, 禁止急转弯和急刹车。叉车工作中, 当停机时间较长时, 应间断地启动发动机, 使冷却水保持一定温度。停车时, 应选择干燥、朝阳、避风的地点, 以防发动机温度下降过快。

2. 炎热地区叉车的使用。

进入夏季前, 要放出发动机、驱动桥、变速箱、转向机等处的润滑油, 并按规定加注夏季用的润滑油。清洗水道, 清除冷却系统中的水垢, 检查散热器工作状况及风扇皮带的松紧度。作业中, 随时注意发动机温度, 经常检查和补充冷却水的数量, 尽量保证冷却水的质量。

停车休息时, 尽量靠近阴凉处, 并打开发动机盖通风散热, 如冷却水沸腾时, 不宜立即熄火和急于添加冷水。应使发动机怠速运转, 待温度稍下降后, 再熄火补充冷水。适当降低限额电压, 以减小充电电流。经常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 使之保持高出极板10~l5mm。

三、厂内物流叉车作业安全与环境保护

厂内叉车作业特点是往复重复性较强的短途运输或装卸, 其安全性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为加强厂内叉车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检验, 不断提高厂内叉车的安全技术状况, 最大限度地减少叉车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应的行政和技术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1. 厂内物流叉车的作业安全要点。

包括:叉车的额定能力和产品标志;叉车的稳定性和制动性能;叉车的运行方向控制和控制符号;叉车的动力系统、起升倾斜和其他动作装置的要求;叉车的保护装置;叉车的操作和维护。上述内容在国标《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中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2. 叉车的可靠性。

我国机动车辆检测机构通过对叉车的试验检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绝大多数叉车产品在整机安全性和使用性能指标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接近, 但可靠性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企业自身以及检验人员应对产品的可靠性予以重视。确定可靠性指标值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可靠性水平;用户的要求或合同的规定;技术和经济的权衡, 可靠性指标不是愈高愈好, 它要和技术可能性、研制开发周期、成本效益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平衡。

3. 叉车的噪声。

机动车辆噪声测定采用声级计, 简单易测。厂内叉车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工作液压装置、传动系统以及结构件 (如门架) 。噪声的强弱与叉车的类型、运动速度有关, 各国制定的叉车容许标准有所不同。我国0.5~10t平衡重式叉车规定:内燃叉车的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不大于90dB (A) , 蓄电池叉车的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不大于80dB (A) ;从保护人听力出发, 绝对安全的标准应不大于85dB (A) 。

4. 叉车废气净化。

内燃叉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微粒物。控制内燃叉车排放的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机内和机外两类。机内措施是通过改变发动机本身或附件来改变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机外措施是通过安装某些装置来处理已经排至发动机排气管外或发动机外的污染物。此外, 采用天然气、石油气等代用燃料, 也是降低内燃车辆排放物的措施之一。

5. 在危险环境使用的叉车。

厂内叉车不管是内燃的还是电动的, 在危险区域内进行货物的装卸、搬运等作业, 一旦出现点火源, 后果不堪设想。《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作业的车辆必须获得在此环境中作业的许可证, 方可进行作业。目前国内还没有为在潜在的可燃性气体环境中使用机动车辆而专门制定的安全标准及法规。但在危险环境中使用的叉车必须遵守我国有关防爆安全法规。

6. 叉车安全设施。

叉车结构方面的安全设施可分为基本安全设施与专项安全设施。叉车基本安全设施包括零部件的安全要求、超载起升保护、最大下降速度控制、制动与坡道停车、护顶架。叉车专项安全设施是指叉车稳定性要求, 这是一种模拟叉车运行作业的试验。

(1) 零部件的安全要求。叉车使用货叉进行装卸作业, 在额定起重量时, 应保证货物或托盘中心至叉面的距离不超过载荷中心距值。货物或托盘中心至叉面的距离大于载荷中心距时, 应按叉车载荷曲线降低起重量。货叉是专用工具, 应当检查叉与叉面的变形角度, 防止货叉直角误差超过1°或货叉端部变形超过10~20mm时, 在一定起升高度的货物会从叉上滑出, 损伤货物或误伤人员。货叉的静强度在额定起重量和标准载荷中心距的情况下, 按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计算, 其安全系数不低于3。起重链条的安全系数不应低于5是叉车设计制造的要求, 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两链条松紧的一致性与链片有无损坏、开裂。叉车运行作业前、应检查各类灯具的电路是否能接通, 包括前大灯、转向灯、制动灯等, 在电路通电后, 灯泡是否显亮。

(2) 超载起升保护。装卸运输作业时货物的质量大于起重量是不允许的。在叉车试验项目中, 有一项目允许以110%的起重量载荷进行联合操作, 即一边起升载荷一边向前运行, 这主要是检验叉车各部件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可能性, 看看发动机的功率、转速是否达到额定的参数, 液压系统是否承压和有无渗油。那么对超载起升保护的性能检验将是以125%的起重量载荷进行起升动作。此时, 多路换向阀阀杆动作, 但货叉和125%起重量载荷不得离开地面或离开地面不超过300mm。这样当装卸作业起升110%~125%起重量的载荷时, 多路换向阀中安全阀起作用, 叉车将会显示出起升速度下降或起升动作失灵, 司机就明白超载了, 超载起升保护装置即起了作用。

(3) 最大下降速度控制。为了提高装卸效率, 叉车起升速度增大, 但满载下降速度也增大, 下降速度过大是危险的, 一般下降速度不应超过30m/min (600mm/s) , 这样叉车液压系统上都装有下降限速阀, 既控制满载下降速度不超过30m/min, 又防止起升油缸的高压橡胶软管突然爆破时, 起升在一定高度的载荷不会连同货叉一起突然落下, 损伤货物和误伤人或物。

(4) 制动和坡道停车。叉车空载时多以最大运行速度行驶, 如同汽车一样, 叉车检验人员与司机多以行车制动器 (脚制动器) 的制动性能来检查叉车的运行安全性。即叉车在最大运行速度时突然制动, 轮胎“拖痕”的距离为制动距离, 以制动距离值检验叉车的运行安全。通常按叉车的运行速度、满载和无载状态分为两种制动距离, 见表1。检查叉车制动距离的同时, 也查看叉车左右两轮胎制动的一致性, 以防轮胎单边制动。坡道停车检查多以停车制动器 (手制动器) 的灵敏性来表示, 使用上规定以坡道的坡度值为停车要求来检验手制动器, 以表示叉车的停车安全性。

(5) 护顶架。叉车护顶架是防止货物突然落下砸伤司机的一种保护设施, 在叉车有关标准中除规定护顶架的具体要求外, 对带司机室的叉车, 司机室顶部也应与护顶架一样满足这些要求。叉车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护顶架纵横梁的永久变形不应大于10mm, 不允许有裂缝存在, 这样才能保证司机的操作安全。

(6) 稳定性试验。对叉车稳定性试验是考核新设计叉车和使用属具叉车的一种试验方法, 也是作业过程中保证叉车堆垛、运行的安全试验方法。叉车稳定性试验方法, 按叉车分类有不同的稳定性试验方法, 平衡重式叉车的稳定性试验要求见表2。

稳定性试验是在制造厂中模拟叉车作业和运行工况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时将叉车置于可倾斜平台上, 按上述四种试验项目的工况使平台逐步倾斜, 叉车在平台上不翻倒的平台倾斜度是叉车在这种工况下的稳定性数值。

注:v为叉车空载状态的最大运行速度, 单位是km/h

(1) 纵向堆垛稳定性。叉车工况:模拟叉车在水平路面上进行堆垛或拆垛, 叉车在平台上, 门架垂直、额定起重量置于规定的载荷中心距中, 货叉起升到最大起升高度。在这种工况下, 叉车向前倾翻的倾覆轴线是两个前轮着地中心点的连线, 当试验平台倾斜度达到或超过4%时, 就认为叉车合格、安全。

(2) 纵向运行稳定性。叉车工况:模拟叉车在平道上以最大速度运行, 进行紧急制动, 叉车在平台上, 满载、货叉起升300mm, 门架后倾至最大后倾角。在这种工况下, 叉车向前倾翻的倾覆轴线是两个前轮着地中心点的连线。叉车除受重力外, 还承受制动惯性力。试验平台的倾斜度达到或超过18%时, 就认为叉车合格、安全。

(3) 横向堆垛稳定性。叉车工况:模拟叉车在平路上低速运行转弯, 在试验平台上叉车满载, 货叉起升到最大起升高度, 门架后倾至最大后倾角。在此工况下, 叉车倾覆轴线是前轮与后轮间中点的连线。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叉车可能横向倾翻。试验平台的倾斜度达到或超过6%时, 就认为叉车合格、安全。

(4) 横向运行稳定性。叉车工况:模拟叉车在平路上运行、急转弯;在倾斜平台上叉车空载, 货叉起升300mm, 门架后倾至最大后倾角。在此工况下, 叉车倾覆轴线是前轮与后轮间中点的连线。由于叉车是空载, 司机在思想上比较麻痹, 会误认为叉车在运行中不易倾翻, 而在高速运行急转弯的过程中只会发生失稳现象。事实上叉车在空载条件下, 叉车重心比较偏后, 重心至倾覆轴线的距离偏小 (比满载叉车) 。而高速急转弯时的离心力又特别大, 因此横向倾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若试验平台的倾斜度达到或超过 (15+1.1v) %时, 就认为叉车合格、安全 (v-叉车空载最大运行速度) 。

总之, 稳定性试验是在模拟叉车作业、运行工况下检验叉车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当用户使用新属具、改进叉车性能如增大起升高度时, 均需进行上述四种试验, 以确保司机的安全。

摘要:介绍新叉车走合期、严寒和炎热地区叉车的使用及厂内物流叉车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厂内机动车管理制度 篇4

本规程适用于叉车、汽车吊、载重汽车、客货车、大客车、小轿车等。

二、规定要求

2.1厂内机动车辆是指限于公司范围内运行及作业的机动车辆。

2.2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经过上级交通管理部门考核合格,领取驾驶证或者取得上级规定部门颁发的《厂内机动车辆操作合格证》,方准驾驶车辆。

2.3厂内机动车辆必须按车辆管理机关规定的期限接受检验,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行驶。

2.4车辆的.整车技术状况、污染物排放、噪声应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

2.5车辆必须保持车容整洁,车身周正,车况良好;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

2.6厂内机动车辆在公司内行驶最高时速10公里,出入公司的时速5公里,严禁超速行驶。严禁在公司内鸣汽喇叭。

2.7厂内机动车辆严禁无证驾驶;严禁穿拖鞋驾驶;严禁在厂区超车;严禁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或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厂内机动车不准乱停乱放。

2.8货运汽车装载货物须均衡平稳,捆扎牢固,严禁超重、超高、超宽载货。

2.9汽车吊、叉车严禁拖带挂车或牵引车辆。

2.10叉车严禁载人行驶;汽车吊除驾驶室外其他部位严禁载人。

2.11汽车吊起重作业时,支腿必须支撑牢固稳妥,吊臂回旋范围严禁有带电高压电线,必须办理停电工作票,停电后方可作业。

2.12汽车吊严禁超负荷起重;严禁带故障作业;严禁斜拉、拖拽。

2.13汽车吊起重货物必须吊挂正确、牢固可靠,必须指定一人统一指挥。

2.14吊运一切物品严禁从人头上越过。

2.15叉车作业时,货叉必须叉在货物重心上且稳定可靠,严禁偏重起叉。

2.16叉车严禁超负荷作业;严禁带故障作业;严禁拖拽货物;严禁货物阻挡视线行驶。

2.17叉车所叉货物底面窄小或湿滑时,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严禁人员推扶货物起叉、行驶。

厂内管理 篇5

当前, 尽管燃料价格不断下降, 但是火力发电厂燃料成本率一般仍然会超过50% (见下图) 。对于燃煤电厂, 有效控制燃料成本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当前火电厂燃料管理较为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燃煤入厂验收的准确性、可靠性不高;

2) 燃煤存储管理相对粗放, 对于数量、质量等指标缺乏系统性的监督、管理措施;

3) 掺配掺烧缺乏系统性数据的支撑, 容易发生掺配煤源不可控的情况;

4) 对于厂炉热值差、水分差等燃料厂内管控指标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管控, 对于发生指标的异常缺乏客观、有效的分析办法, 缺乏有效的提前介入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尝试建立了“燃料厂内管控模型”, 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 整体提升了燃料管理水平。

2 燃料厂内指标管理思路

要建立有效的燃料厂内管控模型, 就要在燃料管理的整体流程中考虑厂内管理的问题。整个燃料管理流程涉及采购、验收、存储、掺配、输送、掺烧等多个环节。其中燃料厂内管理涵盖了验收、存储、掺配、输送等环节。以区域位置区分, 从燃料进入厂区到燃煤通过皮带秤进入锅炉原煤仓都属于燃料厂内管理范围。这一区域在整个燃料管理链条中居中, 即对燃料采购环节产生影响, 又受生产使用环节的制约。

如果将燃料厂内管理部分作为一个封闭空间, 那么燃料入厂就是进入这一封闭空间的因素, 通过皮带秤输送到锅炉的掺配好的燃煤就是离开封闭空间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可以用统一的变量———热量来进行衡量。

同时, 燃料从入厂到入炉之间这段时间性质的变化也可以用热量来衡量。如果单位时间内, 入厂入炉热量差与燃料厂内热量变化值越接近说明燃料厂内管理水平越高, 反之则越差, 则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

建立模型后, 日常燃料管理工作就围绕着这一模型展开。要使此模型有效运转, 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这也是燃料厂内指标管理的难点:

1) 解决好入厂、入炉煤验收的准确性问题, 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2) 掌握燃煤性质 (数量、质量) 随着存储时间变化而变化较大煤种的存储规律;

3) 建立预控机制:即实现对厂炉热值差、水分差、掺配指标准确率等指标的连续监控, 预设高于厂控标准的警戒线, 对异常苗头提前落实管控措施;

4) 对于日常管理“死角”加强监管, 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 减少“损耗”。

3 燃料厂内指标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针对上述四类难点问题, 为确保管控模型有效运转为目标, 需要分别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1) 积极推动入厂煤智能化验收工程。随着以燃料信息化、智能化验收等新技术引进为标志新一轮燃料管理提升浪潮的启动, 对于入厂燃煤的采样、制样、化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 已经可以可靠的实现自动计量、自动采样、自动封装、车辆自动引导、自动制样、样品自动传输和化验验收数据自动上传信息系统等一系列自动化功能, 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燃煤入厂验收无人干预, 验收流程更加顺畅, 验收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均能够大大提高。

同时, 在设备自动化基础上建立的“燃料信息管控系统”已经开始发挥验收数据处理、指标监控预警等重要作用, 为燃料厂内管控模型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技术支持。

笔者认为在燃煤入厂验收方面, 火电厂加大此方面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

2) 针对各自电厂燃用煤种, 有针对性的组织存储试验, 收集数据, 制定各煤种掺配方案。比如, 对于水分大的煤种 (如煤泥) 进行不同气候条件的晾晒;对于高挥发份煤种进行存储热值损耗试验。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使用的煤泥在存储过程中水分、热值变化较大对指标管控和掺配掺烧带来不确定性影响的问题, 该公司针对此问题专门组织了多次煤泥晾晒试验, 制定专人按照特定的采样规则每天采取煤泥, 经制样后化验其指标的变化情况。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总结煤泥水分、热值变化规律, 绘制了煤泥晾晒指标变化曲线 (见下图) , 并相应的确定了煤泥的掺配方案, 在保证掺烧安全的情况下,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针对部门高挥发份煤种存储过程热值损耗偏大的情况, 燃料管理部专门组织试验, 摸清了高挥发份煤种存储时间和热值变化的规律, 并相应制定了存储方案, 最大限度的减少损耗。

3) 建立燃料指标实施监督、预控机制, 编制指标管控方案和应急处理措施。为更好的管理燃料厂内指标, 提前发现指标异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裕华公司根据燃料厂内管理流程的特点, 制定了《燃料管理指标实时监控管理规定》, 成立了燃料指标分析小组, 每天对当天厂炉热值差、水分差、库存热值变化、入炉煤指标准确性进行跟踪、分析, 预设了燃料指标“预警红线” (如:两个结果单次热值偏差超过500k J/kg;连续两次人工抽检热值均低于同批次验收热值超过300 k J/kg;一个月内累计三次人工抽检热值均低于同批次验收热值超过300 k J/kg等) , 指标一旦超过“红线”, 随即自动启动处置预案, 直到指标恢复正常。

在组织指标分析管控的过程中, 指标分析小组始终坚持独立分析、突击检查的方式。指标分析小组对指标分析从数据采集到分析方法的确定均独立完成, 不借助其它数据来源, 定期与其它分析渠道印证, 判断指标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 及时对验收、搬倒、掺配环节提出检查要求, 任何环节人员均必须积极配合, 不得抵制、拖延。此种指标分析管控模式经过近一年的运作, 越来越趋于成熟, 对于指标异常的判断日益准确、超前, 采取的相应措施越来越有效。

4) 完善煤炭管理规范, 加强对来煤接卸、存储、倒运、掺配的管控。为了使燃料厂内管控模型更好的运转, 还应加强日常管理, 对火车煤接卸清理、厂内搬倒损耗、汽车煤接卸时间安排、过衡要求、煤场管理、掺配流程优化等日常管理细节进行了完善, 裕华公司先后下发了《提高火车煤接卸速度的管理措施》、《燃煤掺配管理措施》、《关于加强对外包单位厂内搬倒及火车接卸管理的规定及考核细则》、《保证煤沟及时清理管理措施》、《关于规范汽车煤接卸的管理规定》、《关于加快外来煤接卸的管理措施》等十余项管理措施, 对于规范来煤接卸、余煤清扫, 降低存储、搬倒损耗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管理创新项目取得的成果

经过持续努力、攻坚克难, 燃料厂内管控模型架构基本成型, 实际运行较为有效,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1) 燃料厂内指标管控效果明显, 产生的效益突出。2015年裕华公司因燃料厂内指标管控有效, 使燃料入厂入炉标煤单价差同比降低14.36/吨, 节省燃料成本1000多万元。

2) 燃料入厂验收环节自动化程度逐步提升, 实现了自动计量、自动随机布点采样、自动封装, 入厂车辆自动引导等一系列功能。同时, 在设备自动化基础上建立的“燃料信息管控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报表、指标自动跟踪、自动预警等功能, 使燃料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3) 形成了日常操作规范化管理和指标独立监控相结合的燃料厂内管控模型, 实现了燃料厂内指标相对精益化的管理。

4) 部门对于燃料厂内指标管控意识逐步提升, 管理手段逐渐丰富, 成效逐步体现。指标管理人员逐步增加, “传帮带”作用凸显, 人员梯队正在形成。

摘要:本文针对电厂燃煤入厂入炉热值差、水分差等指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 以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实践经验为依据, 简要分析了从燃煤入厂验收、存储管理、掺配掺烧等方面进行入厂入炉热值差、水分差等指标管控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火电厂,燃料指标

参考文献

[1]钟丽萍.火电厂燃煤掺杂使假的手段分析及防范[J].大众用电, 2014 (02) .

[2]姚道洲.火电厂燃煤进, 耗, 存最优化研究[J].湖北电力, 2010 (01) .

[3]贺永冰.影响火电厂燃煤成本的因素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3) .

[4]蒋凤琴.火电厂燃煤计量的发展趋势[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 2005 (04) .

[5]黄国斌.火电厂燃煤配烧浅析[J].内江科技, 2009 (10) .

厂内管理 篇6

生产的“纽带”

厂内运输可以说是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之间联系的纽带, 生产效率的提高, 必须依赖于良好的运输效率, 而运输效率的提高, 必须有安全作保障。

作为金川集团公司中主要负责厂内运输的下属单位, 金川集团汽车运输分公司 (简称汽运分公司) ,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细节管理的力度, 完善安全创新机制, 积极抓好出车前、出车中、归队后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并且随着车辆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安全设施的持续完善, 厂内运输安全形势日益好转且保持平稳态势, 各层级的车辆安全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随着金川集团公司迅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厂内运输机动车辆品种日益繁杂, 数量日益增多, 对厂内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安全管理难点

厂内运输车辆安全管理由于受到厂区道路状况、行人、作业环境、驾驶员技能、车辆本质化安全水平等多方面制约, 具有一定特殊性。

现阶段, 汽运分公司绝大部分操作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程和制度, 规范驾驶、按规作业已经成为了汽运分公司的一种日常习惯和行车文化, 但从每月通报的违章现象来看, 习惯性违章仍然是一小部分人的顽疾, 是车辆安全管理的瓶颈。目前厂内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还主要依赖于各级人员的督促和检查, 有管理人员在场和不在场不能做到安全行为一个样, 尤其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过程中, 仍然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 没有真正落实好层级责任, 很多隐患和问题被人为掩盖。

在车辆本质安全化方面, 虽然汽运分公司做了很多工作, 但在厂内交叉作业安全管控方面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也是厂内车辆安全管理的难点。另外, 厂内作业车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 无法对驾驶员实施有效的监控, 基本依赖于驾驶员个人安全意识的高低和自觉程度。

主要隐患类型

从金川集团公司以往的厂内车辆事故案例来看, 一般造成厂内运输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车辆安全状况不良

车辆的机械故障以及车内设施不良等状况均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果有关人员对厂内运输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的好坏缺乏足够的重视, 错误地认为在厂内行驶问题不大, 对车辆的检查不严格, 或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 凑合使用, 带病上路, 那么往往就会导致车辆转向、制动、灯光等部位机件突然失灵, 从而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安全技术差

驾驶员安全技术差是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比较常见的表现包括不按规范行车、精力不集中、判断错误、措施不力、客货混装、病车上路、疲劳开车、技术不熟练、思想麻痹等。如果管理人员对此视而不见, 不重视对于司机的安全技术培训, 那么往往就会造成一些司机麻痹大意违章行车, 遇到突发情况时手忙脚乱, 而造成不应发生的事故。

制度规程不健全

比如一些单位对车辆在厂区行驶范围、路线、速度、货物装载等没有明确规定, 或者虽然做了明确规定, 但安全管理不善, 制度不落实, 甚至无章可循。这也会间接地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对策与措施

安全行车是运输企业车辆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追求目标, 也是每个管理者与驾驶员的共同心愿。要实现安全行车, 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 将愿望化为现实是要通过正确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车辆安全管理必须有超前意识, 要在预防控制上做文章, 下功夫。事故背后有征兆, 征兆背后有苗头。在车辆作业中, 应把危机管理放在第一位, 由被动付学费变为超前预防抓细节, 把对结果的控制转向对过程的控制。如果出了事故再来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那就是管理的失败。

预防控制就是要对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因素, 有预见地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加以控制, 来降低事故的发生。车辆安全控制要点是对影响行车安全的驾驶员、车辆、方法和环境四个要素加以预防控制。下面作者结合近年来汽运分公司在车辆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从驾驶员、车辆、方法和环境四方面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厂内车辆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驾驶员

人是车辆作业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对象, 直接参与者是指驾驶员, 修理工和管理者是间接参与对象。其中的直接参与对象, 即驾驶员是安全行车中最主动、最活跃的因素, 所以对驾驶员的控制尤为重要。

1.在安全意识方面, 汽运分公司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学习和教育以及岗前准入、危险预知等活动;狠抓车辆驾驶员的分类管理, 根据其年龄结构、文化技术素质、操作熟练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等进行分类, 并对其中重点 (即存在隐患) 的驾驶员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 重点管理。

2.对于驾驶技术一般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及载人车辆的驾驶员, 坚持在驾驶技术、驾驶作风等方面进行带教, 并定期进行测评考核。

厂内运输是金川集团公司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贯穿于采、选、冶整个生产过程, 每种产品的生产、储运等工序都离不开厂内运输

汽运分公司逐步建立了井下车辆数字信息化控制系统和井下关键路段视频监控系统

3.在驾驶作风方面, 注重培养和控制驾驶员遵章行车的自觉性, 以及对工作认真的态度, 并要求他们认识自身的性格习性, 提升自控能力。

4.在驾驶适应性方面, 对驾驶员生理、心理方面的测试, 并结合行车业绩的分析, 对驾驶员作出评估, 并提出合理建议。

车辆

如果说驾驶员是决定安全行车的首要因素的话, 那么车辆就是保障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对于车辆, 汽运分公司全面实施了全员规范化标准点检和标准维护保养模式以及强化车辆的回队检查和定期检查, 以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 防止车辆不正常损坏和非计划性检修, 时刻保持车辆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

1.汽运分公司通过认真推行全员规范化标准点检, 以使人人参与车辆管理, 并按照“定机、定点、定人、定方法、定标准、定周期”的原则, 全力推行好点检体系的运行, 以杜绝车辆带病运行。

2.通过严格要求驾驶员按照作业内容进行例行保养, 以及每周组织车容车貌和车况检查, 开展例行保养样板车考核评比等活动, 持续培养驾驶员认识例行保养作业的重要性, 保证例行保养的质量。

3.对于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和载人车辆, 汽运分公司建立了专门的车辆检查、维护保养体系, 并建立了配套的制度体系、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 以确保车辆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4.认真落实好驾驶员自检、设备员周检、责任区成员抽检这个行之有效的三级检查制度, 确保了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运行。

5.通过抓好机动车辆的安全性评价检查, 及时找出隐患并采取整改措施, 以不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 确保安全行车。

方法

方法即是科学的流程和模式。汽运分公司运用标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原理, 从制度建设、把握重点、激励机制、信息反馈、事故违章处理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开展了预防控制管理。

1.在制度建设方面, 强调制度先行, 在制度建立时坚持“预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并努力将制度形成机制和流程。

2.在把握重点方面, 通过抓牢违章事故频率高的驾驶员及关键和要害岗位, 进行重点管理, 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组织解决, 对事故多发的路段重点加强管理。

3.在激励机制方面, 通过标杆驾驶员和标杆车辆评比、“星级”驾驶员评比、业绩考核等对优秀人员进行奖励, 以此带动全员学先进, 争先进。

4.在信息反馈方面, 强调原始记录的管理, 注重数据分析和评价, 以做到以小见大, 举一反三, 防微杜渐, 从而提高管理效果。

5.在事故违章处理方面, 及时对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分析, 严格按章处理, 适时验证整改效果, 坚持事故、违章“四不放过”。

6.在科学管理方面, 充分利用车载GPS仪和行驶记录仪, 加强对车辆车速、行驶路线的监控。同时还积极在矿山路和井下主要路段安装雷达测速仪, 以有效遏制超速这一造成行车事故的主要因素。

另外, 汽运分公司还加强安全绩效考核力度, 做到安全与经济挂钩, 奖励安全行车标兵, 处罚违章行车肇事个人, 并通过简报等形式宣传安全行车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经验, 同时通过通报交通事故案例等方法, 使司机吸取教训。

环境

车辆作业环境的控制包括实施时间隔离和空间隔离, 汽运分公司通过对164个作业环境的梳理分析, 制定了有效的保命条款, 并在矿山井下实施了“人动车不动, 车动人不动”和红区准入等措施, 以及积极推进巷道的修整、路面的平整、粉尘的治理和井下信息系统建设, 及时消除影响行车安全的环境因素。

1.通过配合矿山单位, 逐步建立井下车辆数字信息化控制系统和井下关键路段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了井下车辆管理的及时性和同步性。

2.通过有效发挥现场调度和驾驶员的监督作用, 第一时间掌握井下环境的变化, 及时协调、督促矿山单位进行治理。

空分铝管道厂内制作及缺陷应对 篇7

1 铝合金化学成分组成及材料特性

铝镁合金不仅兼具铝极易氧化、较大的比热容、较大的电导率、较大的热导率、较大的线膨胀系数和无色泽变化等特点,而且还具备自己的良好特点,如良好的延性、焊接性和耐蚀性等。铝制压力管道常用材料为5052-H112、5083-H112,其化学成分见表1[1]。

2 铝合金制压力管道的成形及缺陷应对

2.1 坯料的确定

管道的弯转过程是板材的弯曲塑性变形过程。在卷板过程中,板材产生的塑性变形沿板材厚度方向是变化的。其外圆周伸长,内圆周缩短,中间层保持不变。所以,根据这一理论和大量实际经验,确定板材展开周长的计算公式:L展开长=∏×d中(∏取3.149 3,d为管道中径)。以该坯料展开尺寸为管道的理论尺寸,并根据制造工艺确定合理的加工裕量,以确保管道成形后,管道的内外径直径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2]。宽度下料尺寸均为1 500mm。

2.2 坡口及成形

厂内制作的卷制铝管道一般在DN200以上,坯料厚度δ为4、6、8、10mm。根据公司设备的特点,铝合金材料的坡口加工采用机械方法。

根据卷板机的能力、板材的强度、板材的厚度及筒节直径的大小,通常加工铝合金管道选择冷卷。冷卷具有形状与尺寸准确、操作方便、成本低,以及钢板卷制时其表面质量不受损伤等多方面优点。

mm

2.3 成形中的缺陷及应对

管道成形中易产生问题的情况有对纵焊缝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量、环向棱角。

2.3.1 管道纵焊缝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

管道纵焊缝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主要为接头两侧的板材未能对齐,这属于局部的外形突变会引起附加弯矩。卷圆质量不高是产生错边的主要原因。在进行管道纵焊缝焊缝对接时,可以在管道上焊Г形铁或门形铁,打入斜锲强迫坡口对齐后点焊固定。铝制纵焊缝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见表2。

2.3.2 环向棱角。

因冷却过程中焊缝金属收缩不均匀而造成的局部形状变化,形成的外凸或者内凹,从而产生附加弯矩,出现圆筒体局部应力。焊接棱角值不应大于(δ/10+2)且不大于5mm(δ为板材厚度)。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可以对接头进行焊后校圆,校圆在卷板机上进行,反复弯曲变形,以达到尽量减少棱角的效果。

3 铝合金管道的焊接及缺陷应对

焊接方法应采用钨极氩弧焊以及通过试验可保证焊接质量的其他焊接方法。双面立焊提高了焊缝质量,增加了工作效率。

3.1 焊前准备

待加工板材焊接坡口及其两侧各50mm处和焊丝应用丙酮等有机溶剂去除油污及对焊接质量有害的物质,并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去除表面氧化膜,避免强制组焊,以免焊接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

3.2 焊接示意及特点

铝制压力管道的焊接采用手工双人双面钨极氩弧焊,2台焊机(性能相近,最好同型号,必须同相位)、2个焊工采用相近的焊接规范,在立焊位置,同时同步向上进行焊接。一般采用一个人加焊丝,一个人不加焊丝的方法(见图1)。

为了保证同步,焊工必须彼此看清对方的电弧移动。另外,为了加强电弧的清洁作用和加强气泡与氧化铝的上浮逸出,往往采用比较大的间隙,一般大于4mm。

由于正面加焊丝的原因,正面采用的焊接电流略大于背面的焊接电流,不同规格的铝合金管道焊接规范详见表3[3]。

双人双面立焊优点:(1)生产率高,板厚≤12mm的不开坡口、不清焊根,一次焊成;(2)对称焊接,工件变形小,焊缝质量较好,成形较好;(3)熔池表面积大,有利于气泡的逸出、氧化物夹杂等的上浮;(4)热利用率高,焊接热输入少;(5)电弧清洁作用加强。

3.3 铝制压力管道焊缝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铝制压力管道焊缝常出现气孔、未焊透、裂纹、夹钨等焊接缺陷。

3.3.1 气孔。

气孔是最常见的缺陷。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氩气不纯、母材与焊丝清除不彻底,焊接时氩气保护层被破坏等。防止措施可选择较纯的氩气,焊前仔细清理管道表面的油污、氧化膜等;焊接时选择适当的电弧长度,调整好焊速。

3.3.2 未焊透。

在焊缝中常出现未焊透缺陷,在底片上多位于焊缝中心,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小,焊接速度快,焊枪角度不正确,接头清理不良,两焊工配合不佳、不同步,或不加焊丝,焊工向上移动太快。防止措施可采用合适的焊接规范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焊工培训练习,使其配合默契。

3.3.3 裂纹。

裂纹的形成有纵向和横向,还有根部裂纹、弧坑裂纹等(见图2)。在焊缝中横向裂纹较多,对照实物可发现其多数为表面裂纹,且位于焊缝背面。产生原因是焊接时在此处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背面焊缝金属在凝固收缩时被拉裂。这种缺陷有时在焊缝中心,有时也出现在热影响区。在收弧处常常会呈现放射状分布的弧坑裂纹,主要是由于焊接结束或中断时收弧不当所致。防止措施为减小焊接电流或适当增加焊接速度;收弧操作技术要正确,加引出板或采用电流衰减装置,填满弧坑。

3.3.4 夹钨。

夹钨是由于钨极强烈发热,端部熔化、蒸发,或钨极与工件、焊丝接触碰撞,使钨极微粒混入焊缝中的现象。其产生原因多为焊接参数选择不合理,使端头烧损、填充丝与钨极发生接触,钨极伸出长度过长等。防止措施为操作时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勿使填充焊丝与钨极接触。

4 结语

通过制定采用较合理的制造工艺以及焊接方法和措施,从而控制成形及焊接中所产生的缺陷,控制缺陷的概率,有效地降低缺陷存在概率,提高管道的质量,提高管道制造的效率,减轻劳动量。

摘要:为满足铝管道的特殊使用要求,确保管道的制造质量。在制造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减少并控制铝管道制作的缺陷。基于此,阐述空分装置中关键部件铝合金制压力管道的成形和焊接中的缺陷,简述铝合金管道制造中缺陷的有效应对措施,保证焊缝质量,提高焊接效率。

厂内管理 篇8

关键词:供应链,厂内物流,配送

一、引言

1. 背景及研究意义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SGMW) 是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 (中国) 和柳州五菱汽车共同出资组建的大型中外合资公司, 目前拥有河西、柳东、青岛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重庆基地。河西基地始建于1958年, 由于历史原因, 河西基地存在场地规划不合理, 信息系统落后等问题。随着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产品系列的日益丰富, 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并逐渐成为制约公司物流业务发展的瓶颈。

本文针对河西基地存在的问题, 参考青岛、柳东基地以及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汽车公司内外部物流的运作模式, 结合河西工厂的实际情况, 给出几点优化建议。

2. 相关研究及现状综述

在供应链一体化的大发展趋势之下, 以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广汽丰田等为代表的国内整车制造企业早已经开始了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设计。基于看板系统的JIT厂内物流模式在国内各大汽车工厂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但作为厂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线配送, 一直没有太多的研究, 以往的车辆路径问题分析方法 (VRP) 大部分都只针对于入厂物流部分, 极少有涉及到厂内上线配送的研究。

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本文选取了西部总装车间B、C线2013年3月1日至14日每天三个班次的系统拉动数据, 结合配送各环节的时间测算以及料箱料笼等容器的测量统计, 进行分析和研究。部分理论数据已得到了验证, 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厂内物流配送

1. 厂内物流配送的定义

厂内物流配送是指采购过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经过入库、保管之后按照生产的车型及节拍需要将准确的零件以准确的数量在准确的时间送至准确的工位的过程。厂内物流配送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 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厂内物流配送在生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处于战略的高度。

厂内流水线配送具有以下特点:

a.单向性

b.连续高效性

c.专业性

d.平衡性

e.主导性

以上几个特点决定了厂内物流作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

2. SGMW的厂内物流配送现状

SGMW河西工厂分为东西部两处, 目前厂内零件的物流配送上线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供应商直供线旁:物料直接从供应商送到使用点 (采用VMI的管理模式) 如:门锁、座椅、车身内板等零件;

(2) 厂内排序上线:设计用于选装的非常规物料, 如:保险杠、封板、消声器等零部件;

(3) 看板拉动补料:绝大部分的小件零件;

(4) 空框拉动补料:既不能实施看板拉动也不能实施排序的大件物料, 如:前悬挂总成等零部件。

3.SGMW的小件上线配送模式

以西部总装车间B、C线为例, 分别有内饰、底盘、终线组成的S1~S9共9条细分线路, 配送工按照指定的线路, 分A、B两个时段进行配送。

由于生产计划的变更以及流水线员工的不规范投卡导致了以下问题:

(1) 线路配送负荷受上线车型的影响较大, 员工忙闲不均, 有的线路配送工很忙有的却很闲;

(2) 同一线路的配送载荷受物料需求波动的影响较大, 员工在不同的时段会出现忙闲不均, 有时很闲, 有时很忙甚至会无法完成配而送导致生产停线;

(3) 料笼装载率较低;

(4) 员工平均工作饱和度低;

(5) 受生产计划变化及车间工艺调整影响大, 潜在停线风险高。

三、模糊配送NRD

1. 模糊配送的定义

模糊配送NRD (Non-specified Route Distribution) 也称为非指定线路配送, 是指将生产线工艺线路模糊化, 配送工不再按照指定的工艺线路配送, 采用物料混装的形式, 只要物料到达满载批次就开始发运的一种物流上线配送模式。

2. 模糊配送原理

模糊配送方案参考了入厂物流的Milk Run配送模式, 是一种通过对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提高效率并节约成本的一种高效配送模式。

3.模糊线路配送的特点:

(1) 高度柔性化:生产车型变化, 物料地址变更等因素都不会对配送造成很大的影响, 原有的配送模式下, 每一次生产车型的变更都要考虑线路的重新调整, 工作量大, 响应不及时;

(2) 高满载率:原有的配送模式下, 不同线路的物料不能混装, 各线路无论忙闲都是单独配送, 由此产生了类似于外部物流的供应商自营配送模式的资源重复配置浪费。

4.模糊配送的运作流程:

5. 模糊配送的要求

(1) 人员

模糊配送模式, 对配送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送工必须要熟悉生产线的所有工位及物料的布置, 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

(2) 设备

模糊配送方案下,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配送车辆的投入, 但是由于车辆配送负荷及满载率都很高, 对车辆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考虑到特殊情况, 必须安排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车辆, 以便在车辆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响应。

(3) 员工绩效管理

模糊配送方案取消了原来定线路定责任区域的人员管理办法, 在模糊配送方案下, 要建立新的人员考核及激励机制, 避免出现相互推委的情形。

(4) 排单及发运管理

模糊配送方案取消了原有的固定线路, 但是并不等于各配送线路的物料可以交叉配送, 库房备料还是要遵循工位相邻及连续的原则, 以减少车辆行驶线路的交叉, 以免造成车间通道拥堵问题。

(5) 工艺变化的管理

采用模糊配送方案后, 车间工艺调整信息必须及时向物流部通报, 物流PFEP信息维护员及时更新零件的工位信息, 并在现场做好相应的目视化工作, 以避免出现送错料的质量事故。

(6) 流程标准的管理

四、两种配送模式的效率对比

以西部总装车间B、C线为研究对象, 从车辆、人员、配送效率等几个方面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

1.配送效率的计算:

配送效率=单位工作时间内员工的实际平均配送量÷单位工作时间内员工的理论配送量×100%

以下是根据2013年3月1日至14日拉动系统导出的数据计算所得结果:

(1) 通过表1的数据分析比较可知, 应用模糊配送方案后, B线可减少2名配送人员的投入, 效率可提升25.29%。

(2) 通过表2的数据分析比较可知, 应用模糊配送方案后, C线可减少4名配送人员的投入, 效率可提升36.33%。

(3) 通过表3的数据分析比较可知, 应用模糊配送方案后, 西部总装车间BC线一共可以减少6名人员投入, 效率总体可提升31.93%。

五、结束语

随着汽车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我公司生产的车型及配置日趋丰富, 生产线柔性化已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已成为企业生产制造的主流, 模糊配送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厂内物流配送效率及车辆满载率, 减少因生产计划变更导致的线路配送负荷不均衡从而降低停线风险;并可减少人员和设备的投入, 降低了企业的内部物流运作成本,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丘尔.流水线的物流配送矛盾与解决方案 (一) , 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第4期

[2].刘鹏涛.汽车装配线物流配送浅析, 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3].付梅成.精益生产在企业厂内物流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第11期 (上)

[4].洪旭东, 徐克林.基于看板的生产线物料循环配送方式, 工业工程, 2009年第8期

[5].曹振新, 朱云龙.混流轿车总装配线上物料配送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2月第12卷第2期

[6].尹东红.对供应链管理及汽车物流一体化的探讨, 上海汽车2004.02.

[7].翁卫兵, 杨广君.基于PFEP的发动机厂厂内物流规划, 物流科技2010年第10期。

[8].赵强.浅谈看板系统下的厂内物料配送,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9].宋莹, 乐德林, 谢琼.浅析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JIT配送系统, 物流技术2011年第30卷第7期 (总第238期)

[10].茹雯, 仰书纲.上海通用汽车的一体化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增刊

[11].贺盛瑜, 庞宇.通用汽车物流运作模式实证研究, 企业经济2006年第8期总第312期

水电厂厂内经济运行方案的分析 篇9

我国大型水电厂运行已步入智能化时代,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撑。智能信息化电厂, 以电站设备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中心, 准确进行电网负荷分配, 实现电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1,2]。

2 最优经济运行方式定义

在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条件下, 水电站运行使整个系统获得最大经济效果的运行方式及其控制策略, 称为水电站经济运行。这种水电站的运行方式, 称为水电站经济运行方式[3]。

水电厂经济运行的任务通常为, 在水电站负荷一定的条件下以水流耗量最小为优化准则, 或在引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发电量最大化为优化准则, 使工作机组台数、组合和机组间负荷达到最优分配, 即研究厂内最优运行方式。

3 水电厂厂内最优负荷分配方案分析

水电厂厂内经济运行的主要方法有:优先顺序法、拉格朗日松弛法、遗传算法、动态规划法、等耗量微增率算法、蚁群算法等。本文分析的方法有:等耗量微增率算法和蚁群算法[4,5]。

3.1 等耗量微增率算法

等耗量微增率算法原理是机组的等耗微增率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时候, 其负荷需要按照耗量微增率相同的原则实现最优分配。其本质, 使用了拉格朗日法来解决带有约束性质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水电站机组负荷的最优分配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各机组流量总耗量最小。

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 P为水电站总负荷功率, L为水电站机组消耗总流量, Pi为各个机组分担的负荷功率, Li为各个机组消耗的流量。且各机组消耗的流量均是其负荷的函数, 因此:Li () =Li (Pi)

根据拉格朗日法解该问题, 建立目标函数:

达到条件极值的条件为:

由于机组流量微增率的值随着机组出力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所以, 按等耗量微增率算法进行负荷分配的方案可以让水电厂机组总流量为最小。

3.2 蚁群算法

蚁群算法是一种源于自然现象的算法, 是一种和具体问题关系不大的优化算法。主要原理是:通过正反馈、分布式协作找寻最优路径。是一种基于种群寻优的启发式搜索算法。

蚁群算法的特点有: (1) 蚁群算法是一种自组织的算法; (2) 蚁群算法是一种本质上并行的算法; (3) 蚁群算法是一种正反馈的算法; (4) 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5) 蚁群算法可以分布式计算。

计算原理及方法如下:

在算法的初始时刻, 将m只蚂蚁随机放到n座城市, 然后蚂蚁同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诚市, 逐步完成搜索过程。设迭代次数为N, 则1 ≤ N ≤ Nmax。每次迭代时, 以t为时间, 0 ≤ t ≤ n, 根据概率转换原则选择下一城市, 从而生成一个有着n个城市组成的行动路线, 并伴有信息素的更新。

设共有m只蚂蚁, 第k只蚂蚁从城市i转移到j的概率为:

当j∈Jk (i) 时, 为, 否则为0。其中, 。

式中tabuk称为禁忌表, τij为城市i和j之间的连接上的信息素浓度, 其初始值为正常数c。α, β 分别为信息素浓度比重和期望因子比重。蚂蚁每移动到一个城市, 时间则增加一个单位。

信息素有增加和减少两方面, 挥发机制是为了避免残留信息素过多导致残留信息淹没启发信息。信息素更新为:

其中, 1-ρ 为信息的消逝程度。为时间t到t+n时第k只蚂蚁在路ij上的单位长度信息素。

若蚂蚁k在周游时经过边ij则, 否则为0。

其中, Q为常数, Lk为第k只蚂蚁走过的总距离。

(1) 对负荷排序, 选出最大和最小负荷, 对于N台机组, 将其组合成各种状态, 计算每个状态下机组最大和最小出力之和, 即有功上下限值。

(2) 设定初值x0

(3) 初始化蚁群算法

(4) 循环判断

(5) 形成tabu (k) 表, 将开停机水耗量作为路径长度, 计算各状态下各机组出力及耗水量。

(6) 记录本次循环最短路径。更新路径信息。

3.3 等耗量微增率算法和蚁群算法的比较

等耗量微增率算法原则应用于已确定的并联运行机组的机组间负荷的分配问题, 同时要求机组流量耗量特性成增加趋势, 但不能明确表明具体各个机组的承担负荷情况。蚁群算法的求解模式能将问题求解的快速性、全局优化特征以及有限时间内答案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其中, 寻优的快速性是通过正反馈式的信息传递来保证的。

4 结束语

上一篇:新版GSP下一篇:决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