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设置

2024-10-19

数学课程设置(共12篇)

数学课程设置 篇1

新课改明确要求在教学中需要摒弃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更加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数学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 通过从文字与图片等媒体中提取信息来获取知识。阅读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把看到的文字图片转化为脑海里的知识。而数学阅读又有着不同于一般阅读的两个特点。

1. 语言抽象, 内涵丰富

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需要阅读的文字不多, 但其中数学术语以及一些数学符号的含义则需要学生去推敲。尤其是数学阅读中的数学符号, 往往含义丰富且不同于常用的自然语言。学生在阅读中需要理解, 并用自然语言去转化, 使数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

2. 逻辑严谨, 思维清晰

数学阅读材料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材料, 一般的阅读材料多以文字描述为主, 修饰较多;而数学阅读材料主要通过归纳和演绎来呈现内容, 且其中穿插着数学公式符号等, 内容十分严谨。特别是一些数学定理和概念,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需要结合已学知识, 通过联想、分析、归纳等方式来理解。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和思想。

二高中数学阅读内容的选取

由于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数学阅读, 对于数学阅读内容的选取也该慎重。由于数学阅读的特性,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材料晦涩难懂, 甚至有些学生会排斥数学阅读。所以, 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取时应结合教学内容, 有目的性地选择。

1. 贴近生活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标, “用”则是用于生活中。选择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降低一部分阅读难度, 还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 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还能让学生感到亲切, 从而消除对数学阅读的排斥感。

2. 题材新颖

数学知识是严谨、固定的, 但数学阅读材料却是可以创新多变的。同一个数学定理, 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材料来呈现。正是由于这样, 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新闻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选取阅读材料。如说男生喜爱的篮球运动中就包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篮球比赛等新闻来选取阅读内容。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可以使阅读教学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三实际教学中的高中数学阅读

高中数学中的阅读教学十分重要, 故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对教学方式, 让数学阅读教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1. 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取阅读目标

每个学生的资质都不同, 阅读能力也不同。阅读能力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层次, 由理解记忆到阐释归纳最终到创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不可能越过前两层直接跳到创新这一层次。高中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 对阅读已经具有了记忆理解的能力, 教师应该着重与培养学生的归纳创新能力。但学生记忆理解的能力还会存在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内容。

2. 把握正确的阅读时机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固然重要, 但也不能喧宾夺主。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选择合适的时机来安排阅读教学。比如内容较浅显、语言相对较生动的阅读材料可以放在课程开始, 以阅读材料引入教学内容。而内容较深入、阅读难度较大的材料, 则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维。

3. 设置问题, 正确引导学生

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 阅读材料有一定难度。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出现抓不住重点、提炼不出有效信息的问题。作为老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以避免学生出现此类问题。那么, 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呢?针对阅读材料提出相应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带着问题去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 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 不单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抓住阅读的重点从而提炼出有效信息, 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都有所改进, 高中数学的数学阅读就是一项新的课程形式。在高中学习阶段, 数学阅读能力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想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教学就必不可少。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的课程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去不断探索。本文就新课程中高中数学阅读内容的设置进行了简单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阅读教学,新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郭敬莉.培养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7[2]史红燕.近十年来我国高中生数学阅读研究述评[J].数学教学研究, 2012 (11)

数学课程设置 篇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调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应有原则:

即: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什么样的数学是有价值的、必须的、促使发展的数学呢?我们觉得,数学学习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并且不是在数学学习中孤立的、机械的仅仅发展数理逻辑智能,而是要兼顾其他智能的发展,即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因而可以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重新审视学科价值

数学学习的学科价值过去偏重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忽视其他多种智能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其重新确定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突破“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智能发展因素,将主要智能发展目标和兼顾智能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教学环节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提供适宜的情景、适合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有多方面的成长。如在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通过将数学的规律、法则自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等等。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比划出“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大小,在地面上画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这些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技能,还活动了肢体,促进了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富有情趣。

二、重视智能挖掘、补偿

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个体性,新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个体弱势智能的挖掘和补偿,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课程目标。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智能发展状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他们的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能,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比如,同样是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有的学生善于从形象直观的学习材料中获得,有的同学喜欢从逻辑推理中得出;再如,对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有的同学善于和同学共同合作,相互探讨,而有的同学则不善于与同学交流,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智能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强求一律,但对于个别学生明显的智能发展不平衡也不能视而不见,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做好智能水平的“提优补差”工作,使学生能够有机会通过活动从整体上提高智能发展水平。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有利,更有利于今后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水平。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目标多元”指不能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数理逻辑能力的.测试,而要把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智能领域也纳入数学教学的评价视野之内,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效果。“方式多样”要求评价不能仅限于一张试卷、一个结果。提倡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尤其是自我评价,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智能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除了用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外,还针对学生的智能表现的特点,设计了师生单独口试、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撰写数学小论文、编写数学小报、生活数学调查等活动,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评价结论,也促使教师重视学生多种素质的共同培养。

四、整合课程资源

现行数学教材能够提供给学生开展活动的素材比较少,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身边的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搬进课堂;把数学学习与其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如国标实验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都强调和设计这样的活动:(1)走进生活――调查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2)分析交流:根据同学们喜欢吃的蔬菜统计图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从统计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分类教学;大学数学;公共课;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31-02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按照学校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大学数学公共课改革项目组成员开始了探索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道路,形成结构较为完善,理论与实践配套,更适应地方应用型、工程化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大学数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极为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它不仅对许多后继课程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与良好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程。

一、相关部门的学时建议

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建议:微积分一般不低于160学时(包含无穷级数与微分方程,但不包含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一般不低于48学时(其中空间解析几何不低于1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般不低于48学时。经济管理类本科数学基础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各部分的学时分别不低于144、36和54。

二、引入更加细致的分类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带来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素质的差异在扩大,由于当前的分类模式不够细致,导致一些矛盾出现:同样的教学内容,有些学生感到简单没有挑战,而有些学生感到困难跟不上。

以高等数学为例,我校除数理、信电学院之外的大多数学院选择的是高等数学B1和B2,这种比较单一的选择与学生各方面差异悬殊之间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另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数学的知识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我校现有的大学数学类公共课进行整合,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

三、整合后的课程设置情况

在调查走访一些兄弟院校的基础上,我们将对现有的主要公共课、涉及面广的公共课进行整合,重新分类。现在我们正在组织教师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是实现教学大纲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调整、改进。

(一)对教材进行分类

分类教学是因材施教的理论的具体体现,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我们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发展需求,以及不同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选择多样的教材以灵活的适应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后期计划将集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写适用于我们学校数学教学的教材。

(二)对教师进项分类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差别较大,对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的要求程度存在很多不同,很多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很多时候需要对学习内容量身定做。基于此,我们将对教师进行分类,固化班级的任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更好的研究专门适用于这些班级要求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在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中适当补充相关专业的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结合所学专业掌握数学知识,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优化组合,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广,最好是对任课专业的专业知识及相关课程有较为深刻的了解。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中青年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相对缺乏对工程实际和其产业的了解。学校可以借合作企业的东风建立教师的“工程化”培养基地,组织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鼓励教师自行联系其他企业或单位,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

(三)考核方式进行分类

考试考核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考试考核的改革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手段,以便于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因课程模块、教材的分类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所以在考核时也要分类进行考核,以检验其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对选择不同模块、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团队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核,启动试题库建设,逐步实行教考分离,统一流水阅卷,客观公正的评分。任课教师要对考核后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考核效果与提高考核水平。

(四)搭建网络平台,教学更具互动性

网络平台教育的各种资源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开放式教育。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这五个任何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学生能够自由的通过学习平台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性地学习。分类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文、理科学生的交流和互补,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网站和QQ群,这样有利于更加便捷的为学生答疑。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教研室为学生现场答疑。

同时学校要保障拥有先进的数学实验室,配备各种办公工具软件和常用的数学教学软件以及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为全面深化大学数学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作为我们教学的目标。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捷径可走。因此,要不畏艰辛、刻苦钻研,要保持这种模式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 参 考 文 献 ]

[1] 丁凌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21-223.

[2] 王元明,王旭.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84-185.

[3] 王文珍.长江大学《高等数学》分类分级教学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16-118.

[4] 闵兰,陈晓敏.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39-141.

[5] 董毅,程伟.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J].大学数学,2011(4):15-18.

数学课程设置 篇4

关键词:专业需求,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类型, 其主要为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第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 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就当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来看, 其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吸收不足, 课程设置的应用性不足,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数学教学质量, 甚至影响专业人才的综合发展。此种情况下, 积极面向专业需求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科学化设置, 对于专业人才培养以及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数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教学内容上沿用传统的知识体系, 是本、专科教材的“剪辑”。教学内容与市场、专业和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教材理论上严密、逻辑上严谨的要求更是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高职生源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这对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另外, 由于工作量增大,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教师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 无暇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学术研究, 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 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目标及原则

目标: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应用技能为目标, 构建适应专业需求的科学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体系。

原则:一是基础性原则。高等数学是文化基础课, 它的基本功能是为培养技能性专业人才准备必需的数学知识, 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二是适应性原则。对同一专业, 数学教学内容也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在教学方法上, 应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灵活选择。三是现代性原则。对数学的认识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结构和教材的编写形式应体现开放性;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四是互动性原则。高职的数学教学更应紧扣社会、市场需求, 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紧扣学生的差异性诉求。

3 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具体策略

为保证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应当准确把握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相关课程内容, 在广泛交流后, 准确把握各专业对高职数学课程的实际需求, 并结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不断优化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并将社会生活实际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调整数学课程内容, 以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专业知识作为高职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内容, 依据不同专业需求将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合理划分为诸多模块, 以提高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为满足高职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多元化需求, 高职院校应当在数学课程设置中采用分类教学法, 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化应用, 实现数学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和丰富化,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进而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参与到高职数学课程相关活动中, 在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更好的满足专业需求, 提高高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确保高职数学课程设置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基于专业需要, 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具体策略:

3.1 结合专业需求, 优化高职数学课程内容

在高职数学课程设置过程中, 为更好的满足专业需求, 应当积极优化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 积极构建高职院校数学专业的内容体系, 基于数学知识的相关性和专业扩展性入手, 进一步完善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多元化需求, 切实提高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在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当将大部分专业共同需要的知识归类于公共基础知识, 将专业所需知识归于应用类知识。在此基础上,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编写数学课程学习指导书, 并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构建网络教学框架, 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高职院校数学专业知识的时效性和应用性, 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 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 切实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优化教学方式, 提高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在专业需求下, 为保证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应当合理选取教学方式, 帮助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切实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高职数学课程设置中, 为更好的满足不同专业对数学人才的具体需求,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提高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为社会培养出更优质的数学人才。

一是结合专业讲清概念。高数教师要与专业教师经常交流, 深入专业了解情况, 结合专业实例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在课堂教学中, 不必要的、花时较多的理论推导、公式证明都可删减。三是创新教学模式。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多模式分层教学。可把高等数学课程分为三个模块, 即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四是提倡数学工具的应用。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言, 数学是他们从事专业工作的工具。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过去忽视各种数表、计算器等工具的应用做法, 改变数学考试时不允许将计算器带进考场的规定。五是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 能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形象、生动地显示出来, 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结束语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应当坚持以应用为目的, 面向专业需求, 对数学课程进行科学化设置, 对现代网络技术及数学工具进行合理应用, 将其融入搭配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中, 以促进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今后高职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而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牛立尚, 徐虹, 孙媛凤.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在信息技术专业的案例研究[J].中国市场, 2016 (23) .

[2]白秀琴, 杨宝玉.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优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6 (4) :169-171.

数学课程设置 篇5

一、引言

从2007年9月至11月,我们深入到我县30所中学进行调查,一路下来深感到农村数学教师对着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如何进行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能力较弱,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很好适应现代中学数学教学的新要求,造成数学课程教学的理念和目标就很难落实,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状况的话,农村数学教师将很难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不论是学科教学法的学习、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还是校本培训都应强化牧师作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提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这应成为目前我们农村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急待解决的课题。

二、数学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资源

(一)怎样理解课程、课程资源?

课程在传统看来就是教材、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课程资源就是教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就是订购教材、编写教材、编写教学指导书等。新课程改革使我们对此有了更广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这是一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其中包括课程日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包括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其中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其中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而课程资源广义的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也即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其中,既包括知识、技能、经验体验、教学活动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等课程要素,也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场所、教学媒体、仪器设备、实验室、图书馆、教学专家、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条件。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前提,课程资源只有经过选择加工并付诸实施才能真止进入课程;另一方面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运用水平。

(二)数学课程资源

对数学课程来说,凡是有利于数学课程目标实现,支持数学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如按功能特点,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如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1.校内资源

处于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称为校内课程资源,其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包括: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实验技能、生活的经验与体验、教学活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课程培养目标等,而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数学教科书、各种教学参考书、多媒体教室、数学仪器设备。数学实验室、校内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数学知识型课程开发与重组等。

2.校外资源

处于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称为校外课程资源,其包括的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为: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广播电视中的科技信息、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科技专家学者、科研与生产单位、学生家长等。

值得指出的是,数学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有其特定的内容,但两者并没有截然的界线,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课程的素材,也包含课程的条件;另外,校内外课程资源对数学课程实施至关重要,做为数学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助学生实现课程学习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三、关注数学课程目标与理念 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往往是课程的内容即知识与技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开创性的重人调整,其核心理念和总目标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并由此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的具体目标(“三维”目标)。这是数学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围绕着如何贯彻课程理念和实现课程目标来进行,使《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落实。

(一)课程资源开发要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身边的各种数学现象,让学生厂一泛的接触生活和社会,使学生在资源的利用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学习电能时,带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发电厂;学习噪音的防治时,带学生去调查社区噪音污染情况,分析产生污染原因,讨论减少污染的方案;学习电能时,让学生学读电表,计算电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讲座、科技小创造等活动;关注报刊、广播电视中有关科普知识、尖端技术、科学家的事迹、最新科技发展等信息。让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真正拓展到学生的生活。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关注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重视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自然界本来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知识本身也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数学学除了学科内各知识发生联系外,还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化学、大文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当我们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各种数学现象为懈决各种问题的时候,总是和其他学科知识发生联系,用到其他学科知识。因此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打破学科界限,跳出数学学框框,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如“声音的传播”,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欣赏《致爱丽丝》,请学生弹拉乐器,教师击鼓,让学生感受由于震动而发出声音,在美的感受中理解声音的产生。又如:调查并讨论手机的使用是否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数学学对大文与航大技术发展的贡献;空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课题的教学时,都可通过开发和利用多学科知识,协同解决问题,体现学科的融合性。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改变学生的原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比如在进行“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课题教学时,教师可根据需要准备各式各样导线,创设不同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然后在教师指导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白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记录和交流总结,最后得出影响金属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一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设计,开发与准备了相关的器材和材料,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着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数学教师与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数学教师不仅决定数学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性资源。因此,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保证。作为数学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关注如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师要使处理好教材,要吸取不同教材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开发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如研究性学习课程、STS课程等。

(二)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是实验室资源,对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在:注意更新和增加仪器设备,改变使用模式;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进行探究创设条件;利用实验室设备,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仪器与实验提供便利;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实验室的功能等。

(三)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课程教学中,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可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改变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等,使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如:开发有利于解决数学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的课们;利川多媒体技术,模拟复杂数学实验过程的环境,并对实验进行实时控制和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利用网络技术,指导学生网上搜索流览,组织网上交流;开发与建设中学数学网络课程等。

(四)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应对校内环境及社区资源都有所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丰富的资源有选择的筛选和指导,加以开发和利用。如:参观科技馆、展览馆、少年宫、科研单位;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各种报刊与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开发利用等。

(五)数学探究性实验的建设。数学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面对新的数学课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必须关注探究性实验的建设。如:对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挖掘它们的探究教学功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对现有仪器进行改造,设计和开发新的实验器材;随手取材自制教具和学具进行实验;开发多种形式实验资源,支持学生随堂实验探究和课外动手实验等。

(六)数学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刑、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向学生提供学习反馈信息,从中开发山各种生成性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教学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经验等素材性资源。

总之,如何进行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急迫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做为数学教师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课题,在对数学教师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数学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才能很好提高数学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资源的能力,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

数学教师与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寿县迎河中学

浅议高中数学课程的设置 篇6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适应个性选择,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们应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设置合理的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课堂,努力点燃学生的数学灵感,让他们去自由地呼吸数学之气息,感受数学之魅力.我认为数学课程的设置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习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体会和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感到离自己的生活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和习惯,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体会、感受数学的美妙与魅力.

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我们要认真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更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学好生活化数学,用好数学乐生活”.我们应该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有效资源,为学生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经常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紧密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尽情地去发挥、去创造、去感悟,充分地去享受数学世界的美妙与精彩.“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生活化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之魅力,感悟数学之精彩,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我们稍加用心,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就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绚丽多彩的数学境界,使学生更好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体验.

二、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与发展,任何一项创造、发明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独创性,对思维独创性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探索的焦点.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之中.这不是技艺和方法问题,而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尝试创新模式的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而不是模仿他人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创新需求,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宽松的环境,适当的课程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并且在智力、能力和身心素质上获得发展与提高.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给予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希望自我的生存价值得到他人的肯定,得到社会的承认,最直接地体现为渴望成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以前我们更多地是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而较多地给予学生挫折教育,殊不知屡遭失败会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否定,实践证明,只有坚信“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让学生在哪怕是一次微小的成功中体验到喜悦,树立起自信,才能迈向进一步的成功,心理因素才能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学生便会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理论分析,当我们的学生在“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这四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自然地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要想真正让自己的教学有更深远的意义,应该深入地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学生,他们目前最需要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什么,学生在不同阶段产生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教师能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上得到什么收获.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使更多的孩子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满足他们某一个,某一点“自我实现的需求”.

四、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正因为人各有其独特之处,才使人类千姿百态,世界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差异,开设多样性课程,创造适宜个性发展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差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认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差异,注重个性教育,制定适宜的教育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的数学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责任.所以数学教学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满足学生通过和外界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好的课程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和运用每个学生身上的各种长处,才能使客观世界中包含的丰富内容能为学生全面接受,同时各种特长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学生也只有在这一活动中才能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较多的只是依靠视听渠道来接受外界的信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外在行为与中枢的心理结构之间具有直接化的关系,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去亲身感受、思考,让学生有机会去讲,去议、去练,去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去体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就有利于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爱好去探索、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数学课程设置 篇7

关键词:地位与作用,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方法与策略,特色与创新

2015年6月, 湖北省教科院组织了“创新杯”中职数学“说课程”比赛。此次比赛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教育厅2015年工作要点”精神的有力举措, 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它将有力推动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和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工作。通过此次“说课程”活动, 以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例, 进一步厘清了数学在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了数学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设计的理念, 总结提升了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加强了课程的基础建设, 对本校中职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进一步厘清数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围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计划》, 在分析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读其专业课程标准、调研它所需数学知识方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数学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数学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知识课、文化素质课和专业工具课。其作用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 具备必需的基本运算能力、观察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力、作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器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提升审美能力、人文精神和数学素养,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

紧扣数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确立了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一是数学知识、方法与能力目标。二是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 具备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人文素养和数学素养,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应用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专业、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 了解数学与专业课程的关系, 了解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

三、全面设计课程

(一) 课程设计的理念

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 课程建设是课程教学的保障和前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导向, 以促进就业为宗旨, 注重“三重性”, 突出“三维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 进行本课程设计。

(二) 课程设计的依据

1. 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以教育部编制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和《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2. 教材、教参。

主要采用陈水林主编的《数学》教材,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需要, 主要参考孙福星编著的《建筑工程基础数学》, 其中数学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应用较多, 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三) 课程设计的载体———教学与教研

以教学与教研为载体, 加强课程建设, 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由五名数学教师组成课题组, 钻研“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该课题源自教学需要, 课题目标是编制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编写各单元教学设计和制作各单元课件, 为教学所用, 教学与教研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四) 课程建设的计划与目标———校本资源

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 通过在研课题, 用三年的时间分三步完成课程基本建设, 实现校本资源的共建共享。具体计划与目标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 完成制作数学课程教学设计, 编写公共单元教学设计;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 完成制作各公共单元PPT, 编写各专业必选单元设计;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 完成制作各专业必选单元PPT, 建设符合专业和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教学资源。

(五) 课程设计的落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公共内容和选修内容。其中公共内容是各专业必修内容, 包括衔接内容、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直线和圆的方程等九个教学章节;选修内容《立体几何》《复数》《概率与统计初步》《逻辑代数初步》中《立体几何》是建筑类专业必选内容, 《立体几何》《复数》《逻辑代数初步》是机电类专业必选内容, 其他专业也是根据需要而选择。

(六) 课程设计的核心———各章节教学设计

在各单元教学设计中, 有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灵活, 各单元均有课堂或课外作业。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虽无定法但要得法。针对数学课程的特点, 主要采用讲练法、分组学习讨论五步法, 遵循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原则, 注重归纳、对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一) 因材施教,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 把握学情, 对症下药,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将初中与中职的衔接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对上课睡觉、玩手机、讲话等非学习行为, 通过视线停顿、声音戛然而止、音量提高、语气加重、提问等方式及时纠偏;针对多数学生学习能力较差, 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对重点内容做标记、课堂归纳或补充内容记在教材空白处、章节小结和要求记在练习本上等, 教会学生学习。

(二) 培养学习能力, 增强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影响、引领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求知。采用“分组学习讨论五步法”:布置各小组任务、分小组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分小组汇报、教师点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通过水费、个人所得税等实例, 增强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 突出重点和难点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板书设计、提问、练习、检测、重复讲述、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技巧等, 突出重点。用迁移、类比、归纳、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突破难点。

(四) 激发兴趣有案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用经典案例、对称美、协调美、奇异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等比数列教学中, 引用了“丹麦国王奖赏臣子小麦”的典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发现问题, 适时补救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及提问、作业、检测、师生交流, 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适时调整进度和方法, 予以补救。

(六) 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融合

针对数学课程特点, 合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形成过程、重点内容、结论、查询网络资源等;主要采用“粉笔加黑板”完成推理、展现思维过程, 培养逻辑、计算等数学能力。

五、教学考核与评价

(一) 形成性与终结性并重, 评价学生学业成绩

学期课程成绩评定实行100分制, 课堂评价占10%, 平时作业占15%, 章节检测占20%, 小论文占5%, 期末考试占50%。

(二) 多元评教

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 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六、教学特色与创新

(一) “三重性”并重

数学教育的“三重性”即“基础性、素质性和应用性”。“三重性”充分反映了数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 “基础性”既指教学内容在建构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基础性作用, 又指数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还反映了数学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作用;“素质性”是指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审美能力、团队意识、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作用;“应用性”是指用数学解决生活和专业中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三维”目标也分别突显了“三重性”。

(二) 注重素质教育, 提升数学教育价值

有人问过教育家“教育是什么”。教育家说:当把什么都忘记了, 剩下来的就是教育。那么, 剩下来的是什么呢?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方法和技能, 是能力和素质。因此, 不仅重视能力也重视素质的培养, 因材施教, 注重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和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如每次课都设计了5—10分钟围绕一个主题的微课, 用经典数学案例、数字运算美、图形对称美、彩票的中奖率、优秀毕业生事迹启发学生,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数学教育价值。

总之, 把握职业教育特点,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服务发展为导向, 以促进就业为宗旨, 不断改善数学教育, 切实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 让师生品味数学教育的乐趣, 让数学教育更富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水林.数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数学课程设置 篇8

数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它作为一种普适性的技术和工具对于科技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专院校工科类专业中, 高等数学是主要的基础课程, 它对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的处理技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课程难度相对较大等使得一些学生惧怕该门课程或者完全放弃,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强调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但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却少之又少, 基本沿袭固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使得高等数学的教学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但是对于工科学生而言, 高等数学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数学基础过差直接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 这些枯燥和抽象的数学公式和计算之外蕴藏的技术魅力常常被学生们忽略。

任何事物的改革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就数学教学而言, 其教学目的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 而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积累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 养成较好的数学思维分析能力, 熟练运用各种数学计算和运算技能。工科类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将基本数学理论与实际的课题相结合, 并推动其向应用领域延伸。在工科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贯彻优化与积极性原则。优化原则由系统性、巩固性和应用性三个方面构成, 这三个方面保证学生在系统学习相关数学基础知识、注重课后巩固及课外的应用, 从而实现工科数学的基础性作用, 也就从整体上实现工科数学教学优化的目标。而积极性原则是保证数学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它具体体现为思维的科学组织和独立的创造性, 将这两者充分锻炼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保证数学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大专学校工科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大专院校中工科数学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该种模式的缺点逐渐显现, 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固化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与现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不断爆发也让我们看到了工科数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在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及其教师都过分强调和关注数学基础知识自身体现的完整性, 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相对轻视数学课程整体的优化;过分重视课程统一的要求而忽视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且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关系上重视基础而忽略实践应用。具体而言, 这些问题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就教学内容而言, 现行大专学校工科类数学教学内容庞杂但缺乏现代数学的思想、观念及其方法的融入。虽然数学教学随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有相应的改变, 但是课程设置的微小变动和内容方面的更新仍然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技术的需求。

其次, 就教材内容设置而言, 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这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程度与教师授课内容的脱节, 课上知识接受效果的不佳必然导致学生课下作业完成时的难度和数学知识运用于专业课程时所带来的诸种困难。该种课堂脱节现象的产生是师生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也是数学课程内容设置及其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工科类数学难度的正确把握和解释以及数学基础性作用的传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影响, 良好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利于降低高等数学等工科类数学学习的难度和提高学生的兴趣, 保证数学教学的效果和学习质量。

再次, 就学生整体构成而言, 学生整体质量对于数学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大专类院校接收的是专科线以下的高中毕业生, 随着高考不断扩招和各地生源情况的变换, 呈现一种参差不齐的状态。扩招带来录取分数线降低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这一结论可以从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其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得到验证。学习能力教学、主动性缺乏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欠缺都会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成绩带来不好的结果。从整体上而言, 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主性、积极性的差别表现为成绩好坏的同时也体现为一种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学生构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给数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基础相对较好、主动性较强的学生还要照顾相对较差的学生, 实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课程设计和改革时所用充分考虑的问题。

最后,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同样作为基础课程的专业课与数学课程的安排顺序存在一定的不当。在一些大专院校, 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基础课教学顺序安排的问题, 这种顺序安排的不当直接导致数学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高等数学一般被安排在第一学期先于专业基础课程或者与其同时开设, 这使得有些数学知识无法深入展开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使得工科类数学教学成了一种使用主义的观念和理论, 降低了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影响了学生们对排序在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从而影响学生整体数学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进而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工科类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的措施

基于上述我们看到了工科类数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良影响, 为了实现数学教学在整体学科建设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便要探索相关的课程改革措施。在理工类数学改革中, 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基础知识和素养在一个专业人才的知识构架和能力构成中的基础作用, 还要关注数学在工科类专业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于数学基础知识中相关的概念、方法和思想的教学, 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具体而言,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完善工科类数学课程设置改革。

第一, 数学课程设置的改革要从整体上改革课程设置的格局, 针对工科各专业的特点适当调整数学教学内容。这种调整是基于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调整, 删减的内容不会影响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 这项工作的完成是教师针对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及其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的。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后还应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授课方式,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保证有重要的作用, 在工科类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便于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实时的联系和协调使用。另外,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能够根据本班内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面和计划,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从而增强工科类数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通过课堂基础知识及理论的讲解辅之以课堂互动中的实际运用及课后作业的完成,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

第二, 工科类数学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变化和调整。针对大专院校学生整体构成特点而言, 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全部的数学知识并熟练运用有一定的困难, 在数学课程设置上可以通过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搭配来增强课程体系本身的灵活性, 从而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条件。除此之外, 还可以讲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计算机、实验等课程相结合, 增强数学教学和学习的应用性, 从而提高学生使用具体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终实现工科类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第三, 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的内容, 优化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课程设置的体系和具体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之后还应该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程设置的实质性改革。通过完善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 改变之前枯燥的基础知识中概念、规律等的讲解,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等, 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改善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旧有印象, 为数学教学增添新的生命力和色彩。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内的难易度以及学生整体的接受程度增加或者删减相关内容, 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而能够从整体上实现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晏忠红, 肖冠云.工科数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探讨[J].井冈山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2005 (8)

[2]程黄金.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9)

[3]高春霞, 王培光, 娄建忠.关于工科数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 (12)

[4]庄学政.略论工科类大专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改革[J].内江科技, 2012 (09)

数学课程设置 篇9

一、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思路

数学实验是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领会数学的本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数学建模则强调能动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它更强烈地表现为对所学知识的创造性构造、想用、能用、会用这样一种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对于不少职高学生来说是一门最头痛、最枯燥、最抽象、最想逃避的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打破了传统“一粉笔、一黑板、动嘴巴”的教学模式和“一支笔、一张纸、动脑筋”的学习模式。整合的整体思路有: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根据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的特点,调整课程结构模式、课程评价模式、课程教学设计等,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奥妙。

二、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1. 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消除认知障碍

学生在初中所学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明了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处理一些比较直观的问题,涉及的抽象知识也只是皮毛。而职高数学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学生的思维形式处于一种机械呆板的状态,他们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习惯了用“由因至果”的模式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只会正用,不会逆用,更不善于变用,不会变换角度和思维方式去多角度、多方面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中结合数学实验,可以使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用一种让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根据认知规律,学生更容易接受“听数学、玩数学、悟数学”的学习方式。数学实验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实现数学学习的趣味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动力。

2. 数学建模有助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数学建模与课程教学整合,这对教师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利用数学建模创设问题情境,对实际问题进行分层分析、反复探索,逐步完善,并能引导学生的数学化思维,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这对教师的综合知识素养、分析整合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实现数学建模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三、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与课程整合的改革实施

1. 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

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首要以弹性教学计划为支撑。为满足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需求,职高数学课程应引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同时开展必修加选修的课程结构模式。根据职高数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能简单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的应用能力侧重方向略有不同,选修课可以使数学课程目标培养具体化,也可以满足学生个体培养多样化。

2. 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

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融入课程教学,使中职数学从双基教学逐步转变为三基教学,为此,课程评价模式不能单单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真正建立“重能力、重实践、重创新”的课程评价模式。单一的课程评价模式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可以让学生收集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指导学生做数学模型和数学课件,更可以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引导调研,帮助学生写小论文等,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做数学”的兴趣,玩中悟数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问题一:某公司生产A, B产品,两种产品都需要相同的两道工序。生产100件A产品,第一道工序需要3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4小时;生产100件B产品,第一道工序需要5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2小时。第一道工序启用总时间不超过24小时,第二道工序启用总时间不超过16小时。生产100件A产品可获利7万元,生产100件B产品可获利14万元。问如何安排产品生产计划可使公司获利最大?

建模:决策变量:生产A的产品数(以百件计)x

生产B的产品数(以百件计)y

约束条件:第一道工序启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3x+5y≤24

第二道工序启用时间不超过16小时:4x+2y≤16

所有决策变量显然非负:x≥0, y≥0

目标函数:利润最大:Pmax (x, y) =7x+14y

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利润函数Pmax (x, y) =7x+14y

实验:采用图解法,可以在满足约束条件的x, y中求出x0, y0,使x=x0, y=y0时,利润函数达到最大值。本题的最优解在凸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0, 0) , (4, 0) , (0, ) ,()上。求出四个顶点上函数P (x, y)的值,可求出Pmax ()=64。

问题二:在每月交费200元,至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约定下,某男子若25岁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2282元;若35岁起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1056元;若45岁起投保,届时月领养老金420元。以下考察这三种情况所交保险费获得的利率。

建模:投保后第i个月所交保险费及利息的累计总额(单位:元)Fi

60岁前所交月保险费(单位:元)p

60岁起所领月养老金(单位:元)q

所交保险金获得的月利率j

投保起至停保时间 (单位:月) m

停领月养老金时间 (单位:月) n

问题的模型:

实验:若该公司养老金计划所在男性寿命的统计平均值75岁,以25岁起投保为例,p=200, q=2282, m=420, n=600,选择合理的初始值F0,就可以求出j=0.00485。

参考文献

[1]周义仓, 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2]赵静, 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数学课程设置 篇10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 创新能力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工科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影响到后续的科研过程中能否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该说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 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是:

1. 数学系列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差、灵活性不够

目前, 多数工科院校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了《数理统计》、《泛函分析》、《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图论》、《模糊数学》、《数学物理方程》、《随机过程》等课程, 其中只有1门或者2门为必修课程, 其余为选修课程, 学时为30~40学时不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后续学习储备了知识。但是, 由于设置的课程稳定、研究生专业的限制、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又单一, 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知识的先进性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 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和共性, 又由于教师的知识限制, 难以在有限学时内讲出学科的共性问题, 必然影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

2. 知识性课程类型偏多, 实践性课程类型偏少

创新型社会要求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需逐步提高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目前研究生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理论上过于追求严密, 忽视了工科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数学作为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本质;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 特别是有真实案例的、符合相关专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问题, 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 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学习的知识与专业实际联系太少, 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因此, 这就要求大力提高数学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 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教学方法单一, 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 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生数学教学中, 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即教师全程讲授, 学生被动地听记, 毫无思考余地, 课堂讲授时间多, 讨论交流少;重知识传授, 忽视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为主体,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接受知识的系统性来讲, 这种授课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 由于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 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积极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惰性、依赖性、追随书本的习惯性思维难以改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讲, 这种授课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

针对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 我院从1995年以来, 对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如通过调查问卷, 了解研究生的需求, 增加了研究生需要而又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 如《数据融合》、《小波分析》;对管理学的研究生减少了重理论的课程, 增加了《系统建模方法与数学模型》课程;增加了前沿性的讲座式课程, 如《复杂网络》等。又如, 针对部分研究生课程, 提出了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 基于研讨题目实践背景和应用背景, 提出问题,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答辩及讲评,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 从而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问题, 并提出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达到不但要学好数学, 更要学会用好数学的目的。另外, 通过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后续问题的研讨, 增强了研究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其综合素质, 为后续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使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成为研究生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实践。

二构建合理的基础数学课程体系, 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体系, 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 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创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 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关键。

1. 优化基础课程设置, 拓宽基础理论

数学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应多强调其应用前景, 实现理论的拓宽和加深, 加强对研究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增设反映当代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适应学科交叉的高水平课程。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 力求使数学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 如增设场论、积分变换等工科常用的数学工具;优化课程设置, 合并同一学科相近的课程, 优化教学计划, 拓宽学生知识面, 如将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中部分重叠内容进行整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 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

2. 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 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

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 应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 给研究生以更大的选择余地, 鼓励研究生多选课但不一定都要考试。事实上, 许多课程都是互为补充的, 知识是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个性发展, 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其潜能和探索欲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动, 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 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选修课应结合研究方向设置, 内容要涉及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 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动态。

3. 加强数学建模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新产生的知识和科技成果总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在这个变化趋势中,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科数学化。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数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建模是各学科之间的交汇点, 各学科要促进自身的发展, 要解决本学科大量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本学科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都不开数学模型, 即使从人才培养角度看, 尽管不同学科对数学建模的需求迫切程度有差异, 但数学建模在各学科的需求都是巨大的, 数学建模素质是各学科对人才的共同要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数学建模技术成了广大研究生提高其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另外, 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与研究生的数学建模技术有很大的联系。在如今科学需要量化和向各学科交叉发展的阶段, 数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工具, 而且还是一门技术, 掌握好这把钥匙, 可以开启其他领域的智慧之门。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生数学建模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其学位论文的“瓶颈”。

三改进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1. 推行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 要求课程教学要从传统的获取知识转变到培养能力, 即加强对研究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以及提出、分析、解决、评价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如讲解与研讨相结合、专题研讨、学生主讲、学生查阅资料, 完成小论文等, 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 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 在相互启发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倡导研讨式、参与式教学, 由教师先给出讨论题目, 研究生在课前查阅资料, 在课堂上由研究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该教学方式下, 每个人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互补, 知识面得到了充分的拓宽, 研究生在大量了解最新前沿知识的同时, 大大锻炼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选取因人而易, 因课程而易, 灵活多样。

2. 增加专题讲座类课程, 拓宽研究生视野

对部分新兴出现的交叉学科, 也可采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讲座类课程是由本学科教师及邀请的本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任课教师, 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任课教师将自己、课题组或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系列问题提出, 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 使研究生通过专题讲座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激发研究兴趣, 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复杂网络等课程。

3. 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考核

研究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 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独立探求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研究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考核重点应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决定了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 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 强化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可以是针对若干讨论题, 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后,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课程论文, 并在课堂上作读书报告, 教师点评, 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学科前沿, 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研总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柱、周国标.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5)

[2]赵刚、阎大桂、刘志毅等.关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6 (2) :44~47

[3]冯良贵、杨文强.关于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若干探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1) :72~74

[4]胡越、孙建设, 工科研究生的数学教育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 2006 (S5) :182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置数学练习 篇11

一、练习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的能力与思维方法得到改善,同时要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得到健康的发展。”其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与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的必要准备,所以练习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我创设了逛商场购物的情境。

师:今天,带你们去数学乐园的商店逛一逛,好吗?(进入情境)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1:我想知道一支圆珠笔多少钱?我想买两支。

生2:怎么没有营业员呢?

生3:我想当这里的老板,这全是我的。(学生大笑)

……

(师请四名学生做营业员)

师:现在每人有10元的购物卷,去买你们想要的东西吧。同时,要注意我们的数学问题。

(学生开展活动,并用数学算式反馈结果)

生4:我用6.5元买了一个笔盒,还剩3.5元,算式是10-6.5=3.5(元)。

生5:我买了两枝铅笔,每枝0.30元,还买了一盒水彩笔,花了4.80元,一共用了5.40元,算式是0.30+0.30+

4.8=5.40(元)。

生6:我买了一支1.50元的笔和3本练习本,每本0.60元,一共用了3.30元,算式是0.60+0.60+0.60+1.50= 3.30(元)。

……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基础知识与购物的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练习设置要有丰富的趣味性

根据小学生喜爱趣味性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数学课堂上可让学生开展游戏、竞赛等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创设了“警察与盗窃”的问题情境。

师:最近派出所抓住了三个盗窃嫌疑人,警察对他们进行了审问。

[多媒体出示:甲嫌疑人说:“2006年2月28日到3月1日这4天去了广州。”乙嫌疑人说:“那天晚上我在家看电视,电视的内容说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丙嫌疑人说:“我出生在1982年9月31日。”]

师:请你帮助警察,从他们说的话中,判断出谁在说谎。(经过片刻的讨论后)

生1:甲说谎,2006年2月28日到3月1日总共才2天,不是4天。

生2:丙也说谎,9月份没有31日。

生3:乙说得是真的,2008年奥运会是在中国北京举行。

……

这样,将三道简单的判断题与警察审案联系起来,使问题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中初步了解到处理日常生活事件有时要从数学角度作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三、练习设置要有适度的层次性

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有差别的,练习太容易,优秀生“吃不饱”;练习太难,学困生“吃不了”。因此,练习设置要体现因材施教,即要有适度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可以设置从“基础——拓展——综合”的练习,也可以设置有多种答案或解题策略多样性的开放型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所长,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练习:如下图,求∠1、∠2、∠3的度数。

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获得了多种解答方法。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未知的角”的方法,而且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练习设置要体现师生互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高高在上的教官,教师说一,学生不敢说二,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为了得到一个概率数据,我设置了在一个装有30个红球与10个白球的袋子里任意抽出10个球的活动,让学生和听课老师一起参与抽取,从而得到了多次的抽取结果。

师生之间的互动,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亲切,更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总之,数学练习设置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学习活动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内容的变化 篇12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数学内容,变化

目前, 我区正处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下文简称《标准》) 的实施阶段, 笔者在总结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就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 新课程标准中数学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数与代数

大纲中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有关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的运算, 《标准》对此做了改革。

1.重视数与符号意义及对数的感受, 体会数字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境发展运算的含义, 在进行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 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 加强估算, 引进计算器, 鼓励算法多样化。

2.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 (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 ;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 (信息多余、信息不足……) ;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用于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问题, 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 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

4.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 有效地表示、处理、交流、传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 是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 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 重视对简单现实问题的建模过程, 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 重视近似解法, 特别是图像解法。

二、图形与空间

大纲中对这部分内容, 小学主要侧重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 初中主要是运用逻辑证明和扩大公理化的方法呈现有关平面图形的性质。这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的几何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也没有体现现代几何的发展, 造成不少学生因此对几何、乃至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此, 《标准》在重新审视几何数学目标的基础上, 提出几何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 形成空间观念, 并对传统几何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1.设置了“空间与图形”领域, 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 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 从第一学段开始让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2.通过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3.突出用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推理等多种方式了解现实空间和处理几何问题。

《标准》指出, 逻辑证明的要求并不局限于几何内容, 而应该体现在数学学习各个领域, 包括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等;对于几何证明的教学来说, 它的目的不应当是追求证明的技巧、证明的速度和题目的难度, 而应使学生形成“说明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质疑的习惯, 形成证明的意识, 理解证明的必要和意义, 体会证明的思想, 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 等等。《标准》在强调探索图形性质的基础之上, 要求证明基本图形 (三角形、四边形) 的基本性质, 降低了对论证过程形式化和证明技巧的要求, 删去了繁难的几何证明题, 旨在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逻辑证明的意义、过程, 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 同时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使学生体会它们对于人类历史和思想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统计与概率

大纲中只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三代数中设立一章介绍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 没有涉及概率内容, 同时仍然采取“定义—公式—例题—习题”的体系呈现统计初步知识, 使得学生很难体会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统计与概率对决策的作用。《标准》中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在三个学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内容, 结合实际问题, 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

1.反映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

2.体会随机观念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初步思想, 将概率统计方法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手段。

3.根据数据作出推理和合理得论证, 并初步学会用概率统计语言进行交流。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

《标准》增设“联系与综合”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 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以及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同时, 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逐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指出新技术对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数学学习的内容, 以及学习的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 《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 并鼓励把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有力的工具。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 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

上一篇:联合西格列汀下一篇:电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