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灌洗治疗

2024-09-27

肺泡灌洗治疗(共8篇)

肺泡灌洗治疗 篇1

吸入性肺炎 ( aspiration pneumonia, AP) 是指酸性物质、食物、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容物等其他刺激性液体被患者吸入下呼吸道后引起的肺部炎症, 可引起患者肺泡通气功能不足, 严重时可导致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我科室近年来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吸入性肺炎,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于我院治疗入院的吸入性肺炎患者110 例, 其中男性62 例、女48 例, 年龄23 ~ 82 岁、平均年龄63. 3 岁; 患者均有明确的误吸史, 于误吸后0 ~ 3 h内出现咳嗽、咯痰、呼吸加快、困难、脸色紫绀、心率增快、发热、肺部湿性啰音、哮鸣音等临床表现和体征, 所有病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胸部摄x线片示肺部炎性阴影。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5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 P > 0. 05) 。

1.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祛痰、氧疗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为操作前患者禁食6 h以上, 术前0. 5 h雾化吸入2 % 利多卡因2 m L, 患者去枕平卧, 置入支气管镜至气管隆突后经活检孔再次注入2 % 利多卡因2 m L, 待麻醉起效后缓慢进镜, 边进入边负压抽吸气道内的分泌物, 固体食物残渣用活检钳取出, 用37 ℃ 的0. 9 % 氯化钠注射液依次对左右各叶、段支气管进行灌洗, 每次10 ~ 20 m L, 调节负压吸引装置负压为30 ~ 80 mm Hg对灌洗液进行抽吸, 可反复多次灌洗, 每次灌洗回吸液量超过40 % , 尽量避免无效的负压吸引, 灌洗量在100 ~150 m L / d, 连续2 ~ 4 d。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每日动态监测氧合指数, 治疗前后进行胸部X线摄片, 了解肺部阴影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氧合指数、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的差异。疗效评价: 治愈:患者发热、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均消失,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 胸片示病灶完全吸收; 显效: 患者发热、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 胸片示病灶大部分被吸收; 有效: 患者咳嗽减轻、痰量减少、体温恢复正常, 白细胞总数下降, 胸片示病灶有所吸收; 无效: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胸片表现未达上述标准者[2]。总有效率= [ ( 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患者例数]× 100 % 。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 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和 χ2检验, 以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见表1。

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2 对两组治疗后效果对比分析可见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观察组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 P < 0. 05) 。见表2。

a为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为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c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一方面是由于咽部功能障碍, 进食导致食物误入气管, 另一方面则由于意识障碍呕吐时胃内容物等误入气管引起, 两种情况有可能同时发生, 吸入胃内容物中的胃酸可迅速引起气道及肺部灼伤[3], 吸入食物或异物中带有的细菌可导致继发细菌感染, 刺激支气管导致气管壁强烈痉挛, 随后产生支气管上皮的急性炎性反应和支气管周围炎性侵润。迅速扩散至肺泡组织, 1 起肺泡上皮细胞破坏、变形, 并累及毛细血管壁组织,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液体渗出, 最终导致水肿及出血性肺炎。

临床上应用的传统吸痰管吸痰, 只能吸引气管内部的异物或痰液, 深度不够, 吸引效果较差, 分泌物抽吸不干净,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疗效不佳。纤维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则可直视4 级以上支气管病变部位, 准确清除支气管内用传统方法难以清除的分泌物及被吸入的异物, 可尽早清除误吸物, 解除气道阻塞, 保持气道通畅, 减轻气道粘膜和肺组织的损伤, 抑制细菌繁殖; 生理盐水反复灌洗, 可以刺激局部支气管粘膜, 增强患者的咳嗽反射, 有利于小支气管道内的痰液排出。还可稀释刺激性较强的胃酸, 减轻其对粘膜和肺组织的损害[4]。

本研究观察组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 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表明纤维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用于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参考文献

[1]毛忠文, 钮晋红, 李党育, 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3, 34 (5) :819-820.

[2]邵伯云, 朱伯金, 王娟.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人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11) :1617-1619.

[3]邓长阳.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9) :133-133.

[4]李炬带, 刘力新.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配合纤支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并误吸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14) :1718-1719.

肺泡灌洗治疗 篇2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66-01

小儿重症肺部感染时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痰液浓稠、气道受阻、肺部啰音显著,如无及时对症治疗,可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危及患儿生命[1]。笔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儿科收治的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所选患儿均符合有关文献[2]所述的诊断标准。实验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个月至7岁,平均(35±12)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个月至6岁,平均(34±13)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气喘、痰液粘稠、呼吸困难等。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抗感染、祛痰药物,经鼻或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镜为OlympusBF-P40纤维支气管镜及相应导管,术前给予氯胺酮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1%利多卡因经患者鼻咽部雾化吸入局部麻醉。纤维支气管镜前端进入患儿后气道时滴1%利多卡因1ml局部麻醉。术中注意患儿心电检测、血氧指标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不得低于90%、心率不得高于140次/min,超过上述指标需要停止灌洗,吸氧以纠正血氧指标[2]。纤维支气管镜到达肺部病变所在支气管管腔时,应用37℃无菌生理盐水配以05%甲硝锉溶液灌洗,将浓稠痰液分泌物稀释,单次灌洗液注入量2ml,对病变支气管灌洗3~4次,灌洗完毕后应用负压抽吸至无菌痰液收集容器中。灌洗时间每次5~8min,每周2~3次。术毕患儿需侧卧静息8~15min,需尽量克制咳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3]。

14疗效判定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痊愈:患儿体温达到正常水平,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肺部无啰音,白细胞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病灶消失;有效:患儿体温降低,咳嗽、气喘等症状减轻,肺部无啰音,白细胞指标降低,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病灶被吸收;无效:患儿体温仍较高,咳嗽、气喘等症状持续,肺部啰音清晰,白细胞水平较高,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病灶未缩小或增大。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患者总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有研究显示[4],重症肺部感染患儿,其支气管组织受到病灶纤维化影响,加之肺内痰液浓稠等因素,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痰液浓稠不易排出,发生痰栓集聚在支气管中引发肺不张,患儿肺通气能力减弱,出现喘憋等现象,由于呼吸道阻力过高引发呼吸肌疲劳,需要长期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另临床注射或口服药物均无法直达病灶,致使肺部感染区域药物浓度低水平,其药物浓度仅为血液中浓度的25%~33%,常规给药治疗临床有效率低[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小儿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治疗中,其具疗效显著,见效快的特点[5]。首先患儿治疗过程中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可清晰了解肺部病灶位置,病情进展情况,特别是对于痰栓的清除,通过支气管镜吸痰,直视条件下目标明确,基本无损伤,较以往吸痰管吸痰方法,效率更高,损伤更小。通过支气管镜直接给药,药物直达肺泡毛细管网,通过淋巴引流,轻松通过肺毛细血管屏障,流入淋巴静脉血液中,快速到达病灶位置,药物浓度更高,有效增强抑菌与杀菌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家华,舒成.重症肺部感染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99-200.

[2]高天敏,余小容,戴廷涛,等.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182-1183.

[3]宋晓聪,胡丹,齐兆鹏,等.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急性期ARDS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0):1926-1928.

[4]刘凤鸣,谢逢春,吕玉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11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8):1442-1444..

[5]王莹,黄英,李渠北,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迁延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18-121.

[6]周本昊,杜成,王研,等.肺泡灌洗术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1991-1992.

肺泡灌洗治疗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8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中度及以上咳血者;伴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系统疾病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 年龄 (44.22±5.16) 岁, 体重指数为 (24.98±4.10) kg/m2, 病程为 (3.11±0.67) 个月。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解痉、止咳、雾化、平喘或人工气道通气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采用日本Olympus BF-P260电子支气管镜, 取平卧位, 经鼻插入支气管镜, 观察支气管情况。对患者健侧和患侧进行检查, 采用5~10 m L灭菌生理盐水进行反复灌洗, 速度应均匀, 以免引起患者咳嗽;反复灌洗多次后, 直至抽出液体由浑浊转清, 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推注。

1.3 评价指标

治愈:临床症状恢复正常, 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症消失, 肺部罗音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胸部X线显示炎症未完全消失, 肺部罗音消失;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4]。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肺功能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的测定, 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 (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经过测定,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值均高于治疗前,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疗效对比

经过评定,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5%,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 是指一支或多支近端支气管和中等大小支气管管壁组织破坏造成不可逆性扩张而引起的肺部疾病。近年来, 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与病原体变迁等原因, 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增加。预防感染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重要措施, 早期多采用药物口服与静脉注射治疗, 但是很多患者年老体弱、咳嗽无力、肺功能较差, 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肺泡灌洗不仅可有效控制感染, 还可迅速清除局部病灶[5]。

肺功能是评价支气管扩张分期和严重程度的指征之一, 当前应用较多。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值都高于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原因主要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在直视下准确清除支气管内炎性分泌物, 可以直接将抗生素注入到感染部位, 从而有利于消除气道阻塞, 尽早改善症状。

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是一种微创性治疗肺部炎症的方法, 灌洗后局部注入抗生素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6]。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总之,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能有效改善肺功能, 从而提高疗效, 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择支气管扩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值为 (91.34±5.74) L和 (86.42±6.13) L, 均高于治疗前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FEV1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5%,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能有效改善肺功能, 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扩张,肺功能

参考文献

[1]吴琳玲.肺泡灌洗术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2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7 (12) :95-96.

[2]Navasa N, Martín I, Iglesias-Pedraz JM, et al.Regul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methylation-controlled J protein controls macrophage responses to inflammatory insults[J].J Infect Dis, 2015, 211 (1) :135-145.

[3]杨朝阳.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 2016, 12 (2) :128.

[4]陈畅, 侯冬青.长期吸入噻托溴铵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 (6) :808-810.

[5]张连国.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 (5) :138-139.

肺泡灌洗治疗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5例患者中, 男13例, 女12例;ASA Ⅱ~Ⅳ级, 年龄28~59 (31.64±8.3) 岁, 体重43~75 (54.35±8.17) kg, 病程2个月~3年。所有患者均经支气管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PAS染色阳性确诊, 确诊前病史在半年以上。动脉血气分析均为中、重度低氧血症, PaO2为 (50±14) mmHg (1mmHg=0.133kPa) , 肺功能显示为中、重度弥散功能障碍。1例患者多方求医误诊重症肺炎、肺结核等, 术前PaO2为40mmHg, SpO264%, 严重肺弥散功能障碍。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阿托品0.4mg。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麻醉前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5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0.2mg/kg行麻醉诱导, 充分给氧去氮后插入左侧Roberson双腔气管导管, 型号为男性37~39F, 女性35~37F。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成功后行纯氧机械通气, 潮气量8~10ml/kg, 呼吸频率14~16次/min。听诊呼吸音确定导管位置并以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定位以经右侧管能看到隆突及左侧管套囊的少许边缘为佳。灌洗前再次静注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mg/kg, 继以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4~10mg/ (kg·h) , 必要时间断静注芬太尼0.05~0.1mg、维库溴铵3~6mg, 术中根据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等指标调节以上用药量及用药速度。

1.3 术中监测

多功能监测仪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 (BP)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分别于患者入室前 (基础值) 、灌洗结束拔管前行动脉血气分析;灌洗前、后双肺气道压;同时记录灌洗液的出入量及尿量。

1.4 灌洗方法

灌洗时患者取平卧, 患侧稍低, 将三通管一端连于灌洗侧肺, 一端连于引流瓶, 另一端连于灌洗瓶, 灌洗瓶离床缘高度在50~70cm, 灌洗前测量双肺气道压。首先灌洗侧肺, 将37℃生理盐水缓慢灌入肺中, 每次灌洗量在500~1 000ml之间, 保持约1min后利用虹吸作用将灌洗液引流至引流瓶, 灌洗液一进一出为一回, 分别于第3、6、9、12、15、18回进行灌洗侧与通气侧同步加压通气。观察回收液颜色, 反复灌洗直至回收液由”淘米水”样逐渐变清亮, 记录回收量。灌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尽可能缩短引流时间, 如果SpO2仍低于术前水平, 则暂停灌洗, 并行灌洗侧同步加压通气, 待SpO2改善后, 再继续。25例次患者灌洗量均在8 000~15 000ml, 术后均常规静注地塞米松10mg、速尿20mg、钾2g。灌洗结束后, 接呼吸机行双肺通气, 加3~5cm H2O PEEP维持5~15min后去除, 继续以呼吸机维持1~2h后至灌洗侧啰音基本消失, 气道压恢复到术前或略低于术前水平, 脱氧观察SpO2维持或略高于术前水平时, 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

1周后复查动脉血气, 观察灌洗效果, 然后同法行另一侧肺灌洗。全肺灌洗3d后复查动脉血气、胸片, 观察灌洗疗效。

2结果

1例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面罩吸氧, SpO2由64%只能上升至80%左右, 由熟练麻醉医生给予快速插管, 并以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SpO2一度降至60%左右, 予以双肺通气将SpO2维持在80%左右, 紧接着在灌洗左肺时, 右单肺通气SpO2只能维持在75%左右, 给予每灌洗一次引流结束即行灌洗肺正压通气将SpO2维持在80%左右直至灌洗结束;有2例灌洗患者出现通气侧灌洗液渗漏, 予以暂停灌洗, 吸尽灌洗液后经纤维支气管镜重新定位后继续灌洗;1例出现灌洗过程中右肺气道压急剧上升, 立即暂停灌洗, 吸尽灌洗液后行左肺正压通气, 以纤维支气管镜从右侧管检查发现为左侧套囊突入右侧形成套囊疝, 形成右主支气管不全阻塞, 予以调整导管位置, 左侧套囊适度充气后继续完成灌洗。其余病例均无特殊按正常进行。

3讨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 (PAP)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肺部罕见疾病, 在1958年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被首次报道。该疾病可分为特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三类。特发性PAP最为常见, 好发于中青年, PAP迄今尚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 全肺大容量灌洗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良好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是保证全肺灌洗成功的重要环节。由于PAP患者双侧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而手术中需单肺通气行大容量全肺灌洗, 对麻醉医师来说如何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又能很好地完成灌洗的全过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本组25例次PAP全肺大容量灌洗术的麻醉处理, 笔者认为该类手术麻醉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完善的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动脉血气、肺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 对患者通气功能与换气功能以及心功能有一个充分的评估。一般首先灌洗肺功能受损较严重的一侧, 而用肺功能较好的一侧通气以保证氧合;若两侧肺功能受损相似, 则首先灌洗左侧, 因为右侧容积较大, 可提供相对较好的氧合[3]。

3.2 麻醉选择

PAP患者肺弥散功能障碍, 肺泡膜对吸入麻醉药的通透性明显降低, 所以应首选静脉麻醉, 最好不采用吸入麻醉。麻醉深度宜深, 镇静、肌松剂用量一定要足, 以保证术中患者不发生呛咳、气道痉挛, 从而使双腔管不发生移位, 顺利完成灌洗。

3.3 插管的注意事项

插管不能太深, 也不能太浅, 太深容易阻塞左上支气管开口, 太浅易致导管脱出发生渗漏, 其中2例出现渗漏就属于太浅所致;此外左侧管气囊不宜打得太足, 打气太足致气囊压力较大, 加上左主支气管呈漏斗形结构, 易致套囊外移, 此外在加压时加压力量掌握不好, 力量太小气体给不进去, 太大容易将气囊往外顶出, 从而出现套囊疝, 本组1例套囊疝就属于这种情况。

3. 4 低SpO2的处理

PAP患者氧储备较少, 麻醉诱导前应充分给氧去氮。因该类患者充分给氧可明显提高体内氧储备, 减少气管插管时缺氧的危险, 特别是插管就位不好需要经纤支镜重新就位的因费时较多易致缺氧;此外充分去除灌洗肺内的惰性气体氮气, 使肺泡内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在灌洗时这些气体可以被吸收, 这样灌洗液与肺泡表面能充分接触, 若肺泡内残余氮气过多, 则影响灌洗效果。低氧血症多出现在每次灌洗后对灌洗液的引流过程中, 通气侧肺血液向灌洗侧分流, 进而血红蛋白氧合减少出现低氧血症, 随着灌洗液的灌入, 血液分流减少, 低氧血症往往有所纠正, 25例患者在灌洗过程中均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发生, 最低的SpO2降至50% (此例患者术前SpO2为64%) , 笔者采用缩短灌洗液引流时间以及灌洗侧肺每次引流结束即行同步加压通气, 这样可明显提高术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3.5 麻醉期间的监测

麻醉中应常规行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考虑到患者行大容量全肺灌洗过程中SpO2经常出现明显下降, 因此灌洗中及时行动脉血气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灌洗量达上万毫升生理盐水, 患者往往存在钾的丢失, 故术中常规静脉补充钾, 以避免低钾血症的发生。

3.6 术后恢复

肺泡蛋白沉积症灌洗结束后往往有200~500ml不等的灌洗液残留, 灌洗侧同步加压振荡打开小的气道, 同时辅以吸引器吸引, 这样可减少残留量。引流结束后接呼吸机双肺通气加3~5cm H2O PEEP,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速尿20mg, 可加快残留液的吸收, 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全肺大容量灌洗,肺泡蛋白沉积症,麻醉

参考文献

[1]Wang BM, Stem EJ, Schmidt RA, et al.Diagnosing pulmonaryalveolar proteinosis.A review and an update (J) .Chest, 1997, 111 (2) :460-466.

[2]朱元珏, 陈文彬.呼吸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01, 1106.

肺泡灌洗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7例病例中, 男3例, 女4例, 年龄22~45岁, 平均年龄34岁, 病程为3个月~6年。

1.2 治疗

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采用双腔气管内导管进行全肺灌洗措施。一般灌洗时首先选择患者发生病变较为严重的侧肺进行, 若无明显差异首选左侧。完成插管后, 通过套囊的充气膨胀完全封闭气道隔开左右两侧, 保持一侧肺通气, 同时灌洗另一侧。为将患者肺内氮气冲洗完全, 并提高其氧储备, 在冲洗前20min保持纯氧通气。再将患者保持灌洗肺在下通气肺在上的侧卧位, 后用停止灌洗肺通气, 单一观测通气肺情况, 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使血氧饱和度 (Sp O2) 稳定语90%以上。在保持通气肺纯氧通气的情况下, 将三通管的一端与灌洗通路相连接, 另一端连接回收通路的引流瓶, 最后一端与双腔气管插管的灌洗肺接口相连接。开通灌洗通路向肺内灌注500~1000m L37℃的生理盐水, 速度为100m L/min, 保持1min左右, 后通过虹吸作用将灌洗液引流出, 应尽量回吸收灌洗液, 记录回吸收量, 观察回吸收液的颜色, 反复灌洗直至灌洗液由浑浊液体变为清亮为止, 一般每侧肺应灌洗10000~15000m L左右方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术中可静脉应用速尿20mg, 以减少肺水肿的发生。同时灌洗过程中保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 如血压和心电图等。若发现通气肺的Sp O2<90%或出现湿啰音, 须马上停止灌洗, 改行双肺通气, 因此情况提示气管套囊很可能存在渗漏, 须待患者情况稳定无湿啰音出现后再行灌洗。灌洗结束后不应马上拔除双腔管, 而需保持1h的机械通气。间隔1周后, 采用同法对另一侧肺进行灌洗。所有患者在灌洗3d后复查胸片、肺功能、血气分析, 评价疗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结果行χ2检验, P<0.05表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组的7例患者在肺泡灌洗后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减轻, 灌洗后活动耐力增强, 其中灌洗前发绀3例患者, 在灌洗后发绀消失。灌洗后复查X线胸片或CT显示双肺病灶明显吸收好转, 这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一致。灌洗后血气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灌洗后肺功能检查显示: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等多项指标均有改善, 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

3 讨论

PA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可能的机制有: (1) 患者体内肺泡巨噬细胞出现异常肥大现象导致功能缺陷, 使患者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发生利用障碍; (2) 患者体内上皮细胞因机体产生了GM-GSF抗体或患者本身存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GSF) 基因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作, 致使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无法被有效清除;生成过多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或清除减少; (3)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GSF) 基因缺陷或机体产生GM-GSF抗体, 继之引起I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活性缺乏, 不能有效地清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4) 患者体内出现奴卡菌、卡氏肺孢子虫、结核分支杆菌以及真菌等感染现象; (5) 患者体内患有免疫缺陷; (6) 吸入硅、铝等无机粉尘。

PAP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病因不明的称原发性。伴发于其他疾病时 (如矽肺、免疫缺陷或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 , 则称为继发性。继发性PAP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 肺部感染; (2) 影响患者免疫状态的疾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3) 患者误吸某些化学物质或无机矿物质。

肺泡蛋白沉积症发病较为隐匿,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进行活动后出现咳嗽、气短、胸痛、咳白粘痰等现象, 偶有咯血发生, 且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常伴有体质下降、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往往临床并无明显肺内体征表现, 若患者发生严重缺氧情况, 常同时伴有杵状指、视网膜斑点状出血或发绀等症状。呼吸音常正常, 主要是由于蛋白样物质填充周边含气肺组织, 往往因气流而无法移动, 故而患者在呼吸过程中不会出现湿啰音。而若患者出现发热, 或患者肺内湿啰音清晰可闻, 则提示患者可能为继发肺内感染。支气管充气征和两侧肺门向外放散的弥漫细小的结节状或羽毛状浸润影是其典型胸部线表现以肺基底部表现为着。肺门周围可表现为“蝶形”状阴影, 酷似肺水肿的表现。临床应用胸部高分辨率CT医学影像技术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具有利用价值, 肺泡蛋白沉积症在胸部高分辨率CT医学影像技术检查下主要表现为患者两肺出现边缘锐利清晰的“地图状”, 并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完全不同的致密影, 并可观察到支气管的气影征。有时则出现小叶间隙和间隔不规则增厚的毛玻璃样改变, 表现是多角形态的“铺路石”征。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肺功能表现为患者肺活量与肺总量下降, 且发生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一秒率正常, DLCO降低, 经过血气分析则表现为PaO2和SaO2下降。经肺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所获得的灌洗液通常呈“牛奶”状。PAP的确诊有赖于肺组织活检或BALF组份PAS染色检查。

肺泡灌洗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该院住院的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共200例, 病例纳入标准:均符合2002年英国胸科学会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BTS) 对重症肺炎患儿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排除肺结核及异物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每组100例。其中, 观察组男62例, 女38例, 年龄6个月~14岁, 平均年龄为 (11±1.9) 岁。对照组男59例, 女41例, 年龄 (6个月~14) 岁, 平均年龄为 (10.9±1.7) 岁。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 在观察组中有6例合并心力衰竭;25例合并呼吸衰竭, 18例合并胸腔积液;治疗组中有7例合并心力衰竭;27例合并呼吸衰竭, 18例合并胸腔积液, 所有患儿均行CT、痰培养、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检查患儿均做肺泡灌洗液培养、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PCR, CT结果显示均被单侧或双侧大片状密度增高影。所有患儿均在家属知情, 并签署同意书的基础上开展该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查, 如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且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如:营养支持、止咳化痰以及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 具体步骤:患儿术前要求禁食水4 h, 麻醉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0.2~0.3 mg/kg, 鼻腔及咽部辅以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肺泡灌洗时辅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治疗。术中以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及经皮氧饱和度, 患儿体位采用仰卧位, 患儿若行机械通气, 直接采取经气管套管, 若患儿未行机械通气, 则采取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 均有37%生理盐水灌洗, 局部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共灌洗1~2次, 首次灌洗均留取肺泡灌洗液送检, 行肺泡灌洗液培养及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PCR。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分为3个级别, 即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患儿经治疗后体温正常超过48 h, 咳嗽及肺部体征消失;复查胸部CT示肺部炎症吸收。有效:经治疗后无发热, 咳嗽减轻, 肺部炎症吸收好转。无效:患儿治疗后仍反复发热, 仍咳嗽, 复查CT示肺部炎症未见明显好转, 或有进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并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原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肺泡灌洗液培养检测率65%, 而对照组痰培养检测率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9, P<0.05) ;观察组支原体PCR阳性率42%, 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3, P<0.05) 。

2.2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66 P=0.000 14)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1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但观察组中, 19例患儿有血氧下降, 10例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2例有寒战、发热。经过暂停灌洗或停止灌洗后逐渐恢复正常。

3 讨论

重症肺炎治疗在临床上较棘手, 目前研究认为, 重症肺炎之所以难治, 与传统的痰培养及血清病原检测率偏低, 影响敏感抗生素的选择有关[3];与患侧支气管分泌物多、引流不畅有较大关系[4]。所以, 进一步提升对病原的检测率, 并积极清除患儿呼吸道过多分泌物, 这些有助于保持患儿呼吸通畅, 确保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 在临床上应用上意义重大。

目前, 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更多的以抗生素治疗,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治疗并发症也比较多。近年来, 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广为使用,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该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66 P=0.000 14) ,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目前的医学报导认为, 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局部较大的优势:有效清除分泌物, 改善通气功能, 局部应用布地奈德可以更好地减轻粘膜水肿及充血。这些优势均与该研究的结论相符合[5]。同时, 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重症肺炎早期治疗效果, 加快病情的控制, 能够缩短患者治疗病程, 最终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 由于重症肺炎病情比较股咋, 病情患者治疗时病情严重程度不尽相同患者采用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治疗。在该研究中, 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也给患儿带来了轻微不良反应, 如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肺泡灌洗为“外源刺激”有关[6], 这要求术前应充分与家长进行沟通, 以避免纠纷而影响医患关系。该研究中,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但观察组中, 19例患儿有血氧下降, 10例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2例有寒战、发热,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7]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 儿童重症肺炎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治疗, 与常规治疗手段比较, 能够提高病原检出率及临床治疗效果[8],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尽量减少或避免因治疗而引起的轻微不良反应, 临床可积极推广, 以更好提高治愈率, 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9]。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该院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病原检测方法及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进行肺泡灌洗液收集及灌洗治疗, 比较两组病原检出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以评价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肺泡灌洗液培养检测率65%, 而对照组痰培养检测率52%;观察组支原体PCR阳性率42%, 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31%,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9% (99/100) ,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 (82/100) , 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虽然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容易引起轻微的不良反应, 但是相比于常规的痰培养或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肺泡灌洗液培养、肺泡灌洗液PCR检测率明显增高, 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故根据患儿体质、病情等情况,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重症肺炎,病原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孙军锋, 王伟, 安淑华, 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 2013 (7) :14-15.

[2]杨玉霞, 杨铁柱, 焦瑞娜, 等.氨溴索+地塞米松肺泡灌洗治疗颈髓损伤术后肺不张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33) :51.

[3]田利远, 王亚坤, 李金英, 等.安淑华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肺不张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 2013 (17) :2648.

[4]徐家禄, 刘德群, 陈建勇, 等.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12) :158-160.

[5]任立歆, 郭伟, 董汉权, 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4) :258.

[6]史霞, 李颖.全麻下经硬支气管镜取植物性异物同时行支气管灌洗治疗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14) :1115.

[7]叶春幸, 卓宋明, 马真, 等.重症肺部感染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7) :40-41, 44.

[8]Restrepo MI, Jorgensen JH, Mortensen EM, et al.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urrent outcomes,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therapy[J].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14 (6) :703-709.

肺泡灌洗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均为住院患者;胸片提示片状或斑片状浸润性阴影病变;年龄20-80岁,男女不限;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合并肺结核、肺水肿、肺不张、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等其它疾病;近期面部、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手术。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6.33±4.19)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6.33±4.19)岁。两组一般资料较均衡(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吸氧、平喘、解痉、化痰、控制肺部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接口鼻面罩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S/T模式,备用支持呼吸频率15次/min,根据治疗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氧流量,间断时间小于20 min。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口咽部鼻腔喷洒2%利多卡因液,用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麻醉,行气管内分泌物吸引,将气管镜顶端严密楔入病变部位,然后将37℃生理盐水100 ml从活检孔分2次注入,负压吸引回收液体,将脓性或黏性痰液最大程度吸出。根据痰菌药敏实验注入敏感抗生素或注入生理盐水10 ml加阿米卡星0.2g。治疗疗程为7天。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有效:意识状态和气促改善,呼吸频率趋于正常。无效:意识状态仍无改善,呼吸困难无缓解,改为有创通气。同时观察两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数据组间对比采用x2分析,P<0.05代表拆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则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治疗期间的胃肠胀气、低氧血症、窦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本地区的重症肺炎患者越来越多,预后不良。现代研究显示肺炎由于血一支气管屏障、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及炎症引起的支气管粘膜充血、痰液引流不畅、水肿等因素,常造成全身用药不佳,为此对于治疗的要求比较高[2]。

在无创通气中,其可以辅助患者自主呼吸,可克服肺炎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减少气体陷闭,使通气和氧合得以有效改善,避免呼吸生理功能减退,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无创通气治疗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痰液堵塞,其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3]。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提高气道粘膜局部的抗生素的浓度,可达到直接杀菌消炎的效果。同时采用针对性用药,减少了耐药菌的产生;并且应用比较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4]。本文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的胃肠胀气、低氧血症、窦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症状,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沙丹.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6(6):209-210.

[2]章九红,李文泉,张曙,等.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候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特征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4,4(12):37-39.

[3]汤卫红,何善亮,江雪娟,等.儿童难治性肺炎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分布及药敏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10-112.

肺泡灌洗治疗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8~55岁,平均40.5岁。矿井下煤尘爆炸伤26例,火焰烟雾伤8例,水泥炉坍塌伤6例。烧伤总面积46%~92%,入院后均明确诊断为重度吸入性损伤,并立即行气管切开。尽量做痰培养及血气分析。

1.2 BAL时机的选择在建立人工气道6~48 h后仍有支气管通气不畅、不能解释的PaO2降低、顽固性低氧血症(SaO2低于80%),患者翻身后突发呼吸困难疑有气道梗阻或X线胸片提示肺段或肺叶不张者进行BAL。之前必须全面分析病情,判断心、肺功能,严格掌握纤支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同时纠正血容量不足,维持循环功能相对稳定,检查凝血功能,防止术中大出血造成窒息。

1.3方法采用小液量选择性肺叶灌洗,操作过程中严密监测SaO2、PaO2、心律、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术前按纤支镜检查常规准备,阿托品0.5 mg肌注,经气管切开口缓慢滴入2%利多卡因5 ml或局部喷雾进行黏膜浸润麻醉,显效后操作纤支镜,应用OLMYPUS、P-20型纤支镜进行常规检查,先借助纤支镜毛刷、活检钳,尽可能的清除气管、支气管内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组织、结痂、伪膜及段支气管内的痰栓、血栓,再按先健侧,后患侧;先轻侧,后重侧进行检查和治疗。术中若患者不配合,每逢频繁咳嗽时,可经纤支镜活检孔注入2%利多卡因1~2 ml(总量控制在10~20 ml),最后将纤支镜顶端插入感染重、分泌物较多的病变部位的肺叶或肺段开口处,先尽可能吸净支气管腔中损伤的黏膜组织及分泌物,如黏稠不容易吸出可经纤支镜活检孔注入5%碳酸氢钠5~10 ml,以稀释碱化痰液后再吸出,然后经活检孔向支气管内缓慢注入事先配制好的含抗生素的灌洗液,灌洗液为生理盐水(100~150 ml)+地塞米松(10~20 mg)+α糜蛋白酶(5 mg)+抗生素,冬季适当加温,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根据痰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来选择,如无药敏结果,一般选用临床上正在使用的有效抗生素,约1 min后以26.66~40.00 kPa(200~300 mm Hg)的负压,将灌洗液回吸,反复进行至冲洗干净为止,每个病变肺段支气管灌洗约2~3次,每次注入灌洗液10~20 ml,总灌洗量为(100±50) ml,回收总量为(60±20) ml(含有气道分泌物在内,回收率60%),病变范围广泛者分次灌洗或重复灌洗,间隔2~5 d进行1次。40例患者总灌洗次数104次。

2结果

2.1纤支镜检查所见40例患者中吸入性损伤深度大多在段支气管以上,黏膜损伤程度为重度,具体表现为黏膜出现局灶性坏死溃疡或黏膜广泛坏死剥脱。气管、支气管软组织高度水肿、管腔狭窄,气管环消失,正常血管纹理消失,伪膜形成,气管隆突充血、水肿,基底变宽,隆突嵴变宽而钝,1~3级支气管腔因肿胀而变窄,严重者双肺支气管坏死黏膜剥脱后形成大量胶冻状黏稠分泌物,致气道阻塞、肺叶不张。

2.2有效标准为痰量较灌洗前明显减少,一般每24 h少于15 ml,为黏液性或淡黄色痰,发热得到控制,支气管腔中的痰痂、痰栓及脱落的黏膜坏死组织全部清洗干净,不张的肺叶复张,SaO2达96%以上,呼吸平稳R<20次/min。达此标准即停止灌洗治疗。本组40例中,灌洗1次者12例,2次者14例,3次者6例,4次者4例,5次以上者4例。可以看出大部分病例(32例,占80%)灌洗1~3次即有效。多数病例每灌洗1次可维持24~48 h基本无咳嗽,痰量较少,感觉良好,SaO2上升(15±7)%,本组病例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

3讨论

3.1吸入性损伤是烧伤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吸入性损伤主要表现为黏膜的充血和水肿,损伤较严重者黏膜出血糜烂,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吸入火焰者,黏膜全部坏死脱落,溃疡形成。轻度表现为黏膜上皮萎缩变性,杯状细胞增生活跃;中度一般有局限性坏死、溃疡形成;重度则有黏膜广泛坏死剥脱[2]。急性变化期一般在伤后6~48 h,气道、肺泡的病理改变和肺功能变化显著,大气道会发生坏死性假膜炎症变化,伴有继发的黏膜脱落而发生阻塞,脱屑性支气管炎会造成小气道阻塞,进行性小气道阻塞可引起肺泡气肿或肺泡性肺不张,此期若不及时处理,则坏死性假膜脱落,气道内黏液分泌增多,“袖口”状坏死黏膜和干稠的分泌物将阻塞支气管腔引起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3.2正确掌握好时机行BAL治疗是抢救重度呼吸道烧伤成败的关键。笔者选择的时机多在气管切开后6~48 h应用纤支镜吸除气管内分泌物和坏死脱落组织,对吸入性损伤后气道阻塞和肺不张、肺部感染有着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纤支镜的吸引管径粗,直视下可直接进入气道阻塞的特定部位,疗效自然优于盲吸,同时反复行BAL治疗,将抗生素灌洗到患病的支气管及肺泡内,提高局部药物的有效杀菌浓度。通过灌洗液的冲洗将潴留在支气管腔和肺泡内的炎性有毒物质和致病菌引流出来,多能迅速控制支气管、肺部感染,有助于损伤气道的修复,并且能阻止肺间质中纤维细胞合成分泌胶原基质,减轻肺间质纤维化[3]。

3.3经纤支镜用保护性毛刷取样作涂片培养和无菌瓶收集分泌物培养,大部分病例可确定病原学诊断,指导了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把敏感的抗生素加到生理盐水中行BAL,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组患者在纤支镜行BAL术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3.4结论纤支镜介入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烧伤是一种积极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对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只要严格掌握好纤支镜下治疗的时机和适应证,认真检查、合理用药、措施得当,重度呼吸道烧伤的救治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纤支镜下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996年1月以来40例不同原因造成的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进行纤支镜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就治疗时机、检查方法、纤支镜下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40例患者全部达到有效治疗标准,大部分病例(占80%)灌洗1~3次即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纤支镜介入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烧伤是一种积极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对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只要严格掌握好纤支镜下治疗的时机和适应证,认真检查,合理用药,措施得当,重度呼吸道烧伤的救治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纤支镜,呼吸道烧伤,肺泡灌洗

参考文献

[1]全军烧伤整形专业组.64320例烧伤患者分析.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5,20:3-6.

[2]李保锴,古春伟.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16例.中华烧伤杂志,2002,6(3):144.

上一篇:美术基础课下一篇:中学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