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髓样癌

2024-08-05

甲状腺髓样癌(精选6篇)

甲状腺髓样癌 篇1

甲状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癌[1], 约占全身肿瘤的1%[2],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 其病理分型大多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而髓样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少见的一种, 常有家族史。髓样癌恶性程度中等, 较早出现淋巴转移, 故及早采用手术切除或同时清除颈部淋巴结, 对患者预后较好。本文报道1例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42岁。因颈前肿物半年, 于2001年8月9日入院。该患者世代居住在甲状腺肿高发区, 兄妹2人, 其兄于5年前因甲状腺髓样癌在上海手术, 其母8年前死于甲状腺癌。查体:P 88次/分;BP 14/9kPa, 一般情况好, 面部潮红, 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右侧甲状腺可触及一枚直径3cm质硬结节, 左侧未及。颈部X线检查气管无受压, 胸透及腹部B超、心电图均正常。实验室检查:血钙2.6mmol/L, 血磷1.52mmol/L, 血钾 4.5mmol/L, T3 1.9ng/mL, T4 96ng/mL。甲状腺扫描:提示甲状轻度肿大, 右叶“凉结节”。

手术探查所见:于2001年8月15日在颈丛麻醉下手术, 术中见右叶内有一个3cm×2.5cm×2.5cm硬结, 左叶内也可及一个0.5cm×0.3cm×0.3cm硬结, 界限欠清, 气管旁有2枚淋巴结, 术中怀疑甲状腺癌, 遂切除部分组织行快速病检, 证实双侧甲状腺癌。即改全麻, 行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和颈淋巴结清扫, 左腺叶只留少许背面腺体组织和被膜。手术后病理标本结果回报:双侧甲状腺髓样癌周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未见癌转移;右侧有一甲状腺腺瘤。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15日后痊愈出院。该患术后随访3年仍健在, 未见癌转移。

2 讨论

甲状腺髓样癌的主要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是发生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少见, 国内平均约占甲状腺癌的3%~10%[3]。发病主要为散发性, 少数为家族性。属中度恶性肿瘤, 较早出现淋巴转移且可血行转移至肺。当人体内在活动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引起TSH长期分泌过量, 刺激甲状腺腺体, 引起细胞核和DNA质变, 这可能是甲状腺髓样癌的主要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家族性髓样癌多为双侧发病, 结节可有轻度压痛, 一般发展较慢, 少数也可发展急速短期内死亡。肿瘤可侵及周围组织, 发生相应的压迫和阻塞症状, 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

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为特殊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内分泌综合征, 属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与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 (family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FMTC) 有关的基因已被确定位于10号染色体, 涉及到ret癌基因突变[4]。李树玲[5]指出:髓样癌有家族史者占10%~20%。早已报道的MEAⅠ型指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肺、肠类癌与甲状腺髓样癌并存。MEAⅡ型指甲状腺髓样癌与嗜铬细胞瘤并存, 有时伴发神经纤维瘤等, 上述综合征皆有家族史。先天性的代谢方面的缺陷, 也可能是甲状腺髓样癌遗传因素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裘法祖, 孟承伟.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298.

[2]孙启龙, 蔡毅然, 刘伟.原发性甲状腺磷癌1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5, 8 (1) :62-64.

[3]屠规益.现代头颈肿瘤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660.

[4]Hofstra RMW.A mutation of RET protooncogene associatedwith MEN2b and sporadic medullary carcinoma[J].Nature, 1994, 367:375-376.

[5]李树玲.甲状腺髓样癌[J].普外临床, 1989, 4 (1) :52-55.

甲状腺髓样癌的B型超声表现 篇2

1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 并在外院行手术病理证实MTC共20例患者。其中男6例, 女14例, 女性多发, 男女比为3:7。年龄21~65岁, 平均43.6岁。

B型超声检查采用GE公司LOGIQP6及GE公司LLOGIQ9彩色超声诊断仪, 线阵式探头, 频率7.5~10MHz, 应用仪器设置的甲状腺条件。患者采取仰卧位, 垫高肩部, 头尽量后仰, 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记录病变位置、大小、回声、形态、边缘、钙化、颈部淋巴结。

2结果

20例患者共有个24病灶, 其中双侧有病灶4例, 单侧有病灶16例, 有4例累及峡部者, 有14个病灶为单纯型髓样癌, 另外有6例为合并其他病变, 包括合并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合并1例甲状旁腺增生, 合并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 肿瘤最大径为0.3~7 cm。病灶位于甲状腺上2/3者17例。回声减低者18例。回声均匀者16例;回声不均匀者8例, 其中5例伴有程度不同的囊性变。边界不清者18例。病灶内伴有钙化者18例, 其中粗大钙化 (直径≥1 mm) 者12例, 细小钙化 (直径<1 mm) 者6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共8例, 直径最大径0.3~4 cm, 6例为低回声表现, 2例为等回声表现, 6例见钙化 (4例为粗大钙化、2例为微小钙化) , 另2例未见钙化。

3讨论

在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中MTC不多见, 却是一个独立临床病理的类型, 在1959年被Hazard首先提出, 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5%~10%, 甲状腺髓样癌能分泌降钙素 (CT) 、癌胚抗原 (CEA) 其他多肽类激素, 由此MTC被病理学家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 又称为APUD肿瘤。MTC在临床上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类[1], MTC中散发型占大部分 (80%) , 发病年龄一般以中老年为主, 其中45~50岁为高发年龄段, 病灶以单发结节为主。本组平均年龄43.6岁, 单发结节为14例 (58%) , 与文献[2]报道接近。

本组24例MTC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为多侵及一叶者16例 (16/24) , 低回声团块18例 (18/24) , 内回声基本均匀者16例 (16/24) , 边界不清18例 (18/24) , 内部可见钙化者18例 (18/24) 。文献[3]报道MTC镜下表现肿瘤间质内见大量胶原纤维组织, 基质较少, 内部血管异常丰富。而肿瘤内部不易发生坏死与异常丰富的血供有关, 这是导致肿瘤内部回声大都均匀的因素之一。本组18例MTC声像图表现为边界不清者光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 被膜广泛浸润。另外有6例患者的声像图上可发现有包膜, 文献[4]认为正是因为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受到MTC肿瘤组织压迫推挤形成的假包膜所致。本组MTC病灶内伴有钙化18例, 其中粗大钙化12例 (12/18) , 这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伴钙化有所不同, PTC的钙化较MTC更细小和疏松, 根据病理检查PTC的钙化主要由砂粒体所致, 而MTC钙化由局部钙盐被淀粉样物质包绕沉积逐渐形成。砂粒体在镜下一般为圆形或同心圆状钙化体, 直径较小为10~100μm。文献[3]报道砂粒体通常是由于乳头尖端发生进行性的局灶性梗死, 引起死亡细胞钙盐的沉积形成。部分MTC与腺瘤表现相似, 多为单发类圆形病灶。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MTC多位于腺体中上部, 钙化发生率较高;MTC多无包膜, 腺瘤包膜完整;MTC声晕厚薄不一, 不完整, 腺瘤声晕均匀完整;MTC血供丰富、血管走形杂乱, 腺瘤多为环状血流, 血管走形规则。

MTC一般生长缓慢, 但淋巴结转移却可能在早期出现, 有50%以上的患者发现MTC时已出现颈部的淋巴结转移[5]。本组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直径最大0.3~4 cm, 共8例 (8/20) , 比文献报道偏低。这可能与MTC经常转移至前纵隔淋巴结有关, 而超声检查通常无法显示此处转移淋巴结。本组6例 (6/8) 转移的淋巴结的内部回声减低, 淋巴门消失, 皮髓质分界不清与原发的MTC病灶的声像图相似, 呈现“子母瘤”样改变。文献[6]报道50%~60%的MTC转移淋巴结中可见钙化, 本组病例也观察到类似结果, 18例 (75%) 转移淋巴结内有钙化。另外转移淋巴结内发生钙化的情况也与原发灶内类似, MTC转移淋巴结内粗大钙化4例 (4/6) , 这与PTC转移淋巴结的微小钙化有所区别。

综上所述, 甲状腺髓样癌B型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甲状腺髓样癌多位于腺体中上部, 呈圆形或类圆形均匀低回声肿块;钙化发生率较高, 以粗大钙化为主;边界不清楚;多发生于甲状腺一叶, 常伴有转移淋巴结为特点, B型超声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徕, 赵玉沛, 王维斌, 等.遗传性和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 34 (4) :401-404.

[2]Frank-Raue K, Machens A, Leidig-Bruckner G, et al.Prevalence and clinical spectrum of nonsecretory medullarythyroid carcinoma in a series of 839 patients with sporadic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J].Thyroid: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2013, 23 (3) :294-300.

[3]Zhang Y, Xia D, Lin P, et al.Sonographic findings of the 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0, 29 (8) :1223-1226.

[4]Briese J, Cheng S, Ezzat S, et al.Osteopontin (OPN) expression in thyroid carcinoma[J].Anticancer Research, 2010, 30 (5) :1681-1688.

[5]Godballe C, Jorgensen G, Gerdes AM, et al.Medullary thyroid cancer:RET testing of an archival material[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010, 267 (4) :613-617.

甲状腺髓样癌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3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病理证实为MTC患者15例,其中女9例,男6例,年龄34~68岁,平均(45.43±21.27)岁。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肿物,均无颈部淋巴结肿大。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AN作为对照。本研究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行超声检查诊断为AN、在我院手术、病理结果为MTC的患者。②在我院行超声检查诊断为AN、在我院手术、病理结果为AN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无我院超声检查结果或病理手术结果。②术前超声正确诊断的MTC。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g 9、Esaote Mylab、Philips i U 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2 MHz宽频探头,选用甲状腺预设置。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连续横切及纵切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测量并记录甲状腺肿物的大小、形态、边界、声晕、周边环绕血流、内部回声及内部血流等征象。

1.3 图像分析

由2位不知病理诊断的超声主治医师独立完成对预存图像分析,如果结果不一致,则请第3位超声医师(副主任医师)协助分析。超声图像分析包括甲状腺肿物的纵横比、边界(清晰、不清晰)、声晕(无、有)、内部回声(无回声、低回声、极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钙化(粗钙化、微钙化)、周边环绕血流信号(有、无)及内部彩色血流(丰富、不丰富、无)。回声的判断:回声低于颈部肌肉为极低回声,低于甲状腺回声为低回声,与之相等为等回声,高于甲状腺回声则为高回声,液性为无回声。钙化长径≤1 mm为微钙化,大于此值为粗钙化。纵横比测量:在甲状腺横切面上测量肿物的前后径与左右径,再从者之比为纵横比。内部血流信号比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多为血流信号丰富,反之为不丰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TC组肿物周边无完整声晕,AN组周边有声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93,P<0.05);MTC组肿物周边有无环绕血流信号,AN组周边有环绕血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15,P<0.05);MTC组内部回声以低回声、极低回声为主,AN组内部可有高回声,两组回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4,P<0.05)。MTC组与AN组在肿物边界、纵横比、内部钙化及内部血流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4。MTC与AN超声图像特点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典型MTC超声的恶性特点不典型,但甲状腺肿物周边的声晕、环绕血流及内部回声有助于区分不典型MTC与AN:AN周边多有完整的声晕及环绕血流信号,内部可呈高回声;而不典型MTC周边多无完整的声晕及环绕血流,内部多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

注:#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的病例统一归到内部血流分布规则中

AN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包膜完整,具有滤泡分化,无脉管浸润,其组织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滤泡,内含胶冻样物。由于胶质与滤泡上皮声阻抗相差较大,形成多界面反射,故其内部回声特点为分布较均匀的低回声、等回声至高回声,而MTC起源于分泌降钙素的滤泡旁细胞,癌细胞大而重叠,分化程度低,组织学上常表现为肿瘤细胞较均匀一致,呈片巢状、束带状或弥漫排列。由于肿瘤的透声性好,声像图上不会形成强烈反射界面,故呈现低回声,Woliński等报道MTC可呈极低回声。本研究中无一例MTC呈高回声,故内部回声在MTC与AN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在边界、形态等其他超声特点相同的情况下,内部等回声、高回声的肿物为AN的可能性大,内部为低回声甚至是极低回声时一定要慎重,要仔细观察其他超声特点,综合多种超声特点注意有无MTC的可能。

图1女,57岁,MTC。A示肿物呈椭圆形,似腺瘤,但回声极低;B示内部血流信号丰富且不规则,与腺瘤不同

图2男,42岁,MTC。A示肿物呈椭圆形,内呈不均质等回声,形态及内部等回声似腺瘤;B示肿物周边无完整的声晕及环绕血流,与腺瘤明显不同

图4男,56岁,MTC。A示肿物形态呈椭圆形,似腺瘤,但周边血流信号断续、无环绕血流信号,与腺瘤不同;病理示癌细胞呈梭形、小圆形,呈腺泡样排列,可见淀粉样物(HE,×400,B)

AN周边包膜完整,包膜处除有丰富的微小血管外,包膜处甲状腺组织受压萎缩、周围组织的炎性渗出、间质水肿、黏液性变、包膜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的粘连及包膜本身等病变均可导致晕环产生,与之相对应,AN的超声特点为边界清,周边伴有比较完整的声晕及血流环绕。梁笑等报道AN血流分布以外周为主,走行自然、规律,瘤体血流灌注呈球形网状结构。MTC癌巢周边含有少量结缔组织,内含毛细血管及血窦,这可能是超声声像图中部分晕环的病理基础。由于病理基础不同,即使周边均有晕环及血流信号,但AN周边声晕及环状血流信号相对完整,而MTC周边声晕相对不完整,周边血流信号呈断续样,无环绕趋势。

甲状腺结节内微钙化是甲状腺癌尤其是PTC的特征性超声表现,肿物内粗糙蛋壳样钙化有恶性的可能,MTC内常伴有粗糙钙化,且粗钙化分散分布,无呈簇状分布者。既往研究将MTC分成规则型与不规则型,规则型MTC与AN相似,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钙化灶[11,12]。本研究中有肿物形态及内部回声均似AN,故诊断为腺瘤,但结节内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钙化(微钙化及粗钙化)且周边无完整的声晕及血流环绕,故粗钙化并非是良性肿物特有的超声表现,只有结合声晕、周边环绕血流等多种超声特点才能做出正确诊断。本研究中MTC组与AN组在钙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待于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

分析上述病例的误诊原因,多数是因为肿物形态规整呈椭圆形、内部呈低回声或等回声、周边有声晕等特点而诊断为AN,未进一步观察声晕的完整性、周边环绕血流的完整性及内部钙化等细节超声特点,故认真分析图像特点,并结合各项超声特点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总之,不典型MTC的误诊原因是超声恶性特点不典型,但周边声晕、环绕血流及内部回声有助于MTC诊断,能提高术前超声诊断率。

摘要:目的 分析不典型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超声特点,寻找误诊原因,提高超声术前诊断率。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AN)的15例MTC患者,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AN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特点。结果 MTC组肿物周边多无完整声晕及完整的环绕血流,AN组肿物周边多有完整声晕及环绕血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93,P<0.05;χ2=18.715,P<0.05);MTC组肿物内部回声以低回声、极低回声为主,AN组肿物内部可有高回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4,P<0.05)。MTC组与AN组肿物在纵横比、边界、内部血流及钙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典型MTC的误诊原因是其超声恶性特点不典型,但是仔细分析肿物的声晕、周边环绕血流及内部回声有助于MTC诊断,能提高术前超声诊断率。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癌,髓样,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误诊

参考文献

[1]岳林先.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7-194.

[2]Woliński K,Rewaj-Łosyk M,Ruchała M.Sonographic features of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ndokrynol Pol,2014,65(4):314-318.

[3]Lee S,Shin JH,Han BK,et al.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comparison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nd application of current sonographic criteria.Am J Roentgenol,2010,194(4):1090-1094.

[4]Kim SH,Kim BS,Jung SL,et al.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of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a comparison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Korean J Radiol,2009,10(2):101-105.

[5]李泉水,姜健,张家庭,等.超声显像与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及良恶性结节并存的鉴别诊断.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6(4):44-48.

[6]郭慧菲,薛恩生,林礼务,等.甲状腺滤泡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状腺瘤超声表现与鉴别.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2):106-109.

[7]梁笑,刘慧临,侯剑华.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9):700-702.

[8]王满立,李妙珊,冯占武,等.甲状腺髓样癌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5,31(5):799-801.

[9]王建伟,陈瑶,韩峰,等.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病灶伴蛋壳样钙化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3):358-361.

[10]Yoon DY,Lee JW,Chang SK,et al.Peripheral calcification in thyroid nodules: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prediction of malignancy.J Ultrasound Med,2007,26(10):1349-1355.

[11]邬宏恂,张冰洁,戴军,等.甲状腺髓样癌超声征象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0):868-871.

甲状腺髓样癌 篇4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手术治疗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较少见的病理类型,占甲状腺癌的3%~5%,其来源于分泌降钙素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为家庭型和散发型两大类,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本病发病率低,术前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9例MTC病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9例,男4例,女5例,男女比例4∶5。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6.6岁。病程最短3d,最长4年,病程平均7.3个月。本组9例中,因甲状腺髓样癌术后就诊1例,其余均以颈部肿物就诊,其中合并有颜面潮红、声音嘶哑者2例。9例患者均无明确的MTC家族史。单侧甲状腺肿物6例,双侧甲状腺肿物3例。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

1.2 方法

(1)实验室检查:术前查血清降钙素7例,均明显升高,为60.5~67.4 pmol/L(正常值4.56~35.56 pmol/L)。(2)影像学检查:术前甲状腺B超检查示6例单侧甲状腺实质性肿物,3例双侧甲状腺可见多发实质性肿物。(3)手术治疗:本组9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7例行全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全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及右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1例二次手术,行患侧腺叶+中央区及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2 结果

9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原发灶大小平均2.4cm(1.5~4.1cm),单发右侧2例,单发左侧4例,双侧甲状腺肿块3例。临床上可扪及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转移癌;无颈淋巴结肿大7例中,有2例中央区有隐性淋巴结转移。

本组9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2例,均为单颈复发,均未见肺、肝、骨等远处转移。复发时间均为术后3个月左右。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1~7年,门诊监测血清降钙素,2例患者血清降钙素间断性升高发现局部转移行二次手术,余7例患者均未查出明显血清降钙素升高。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极为常见,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10%,但甲状腺结节中仅10%为恶性,甲状腺髓样癌(MTC)占甲状腺恶性肿瘤5%~10%[1]。1959年Hazard等首先提出将MTC作为一个独立临床病理类型(其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即C细胞),在此之前MTC常被诊断为未分化癌[2]。

MTC有散发型和遗传型两类,以散发型居多[3]。Corsella[4]等报道遗传型仅占20%,国内则更少见。临床上几乎都是以甲状腺肿块或颈部肿大淋巴结就诊,16.9%~30患者伴有水样腹泻、颜面潮红等症状[5]。本组均为散发性,均以颈部肿块就诊,22.22%(2/9)伴有颜面潮红,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目前,MTC临床最具特征的是血清学检查,降钙素与CEA呈明显升高。降钙素异常升高是MTC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肿瘤标志物[6],但要注意儿童、妊娠妇女、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降钙素也可异常升高。Costante等研究显示以血清降钙素>100pg/m L作为诊断标准,阳性预测值可达100%。本组7例患者术前血清降钙素检查均见明显升高。有部分MTC患者术前降钙素水平可能不高,联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除了血清学检查外,B超等影像学检查虽然不能准确鉴别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但MTC还是有其独特的声像图表现。Saller等报道MTC结节的声像图多为低回声、有结节内钙化并且无周边声晕。CT、MRI等对发现颈、胸、腹部的转移病灶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放疗、化疗均不能有效控制肿瘤,手术切除仍是MTC的首选根治方式。对已经发病的MTC患者,对于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国内外有分歧。国外多数学者认为MTC有很高的双颈淋巴结转移率,应一律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而国内多数学者强调手术范围应包括全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同的患者再根据肿物的大小、病变一侧还是双侧、突变位点的不同等决定是否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主张对侧预防性颈清术,采用术后密切随访,发现病变再手术治疗。Dralle H证实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助明显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本组8例患者直接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局部复发一例;1例患者二次手术,行残余甲状腺切除+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本组病例复发转移较少,考虑以下3点原因:(1)手术切除范围足够,最易转移的中央区淋巴结行清扫术;(2)发现较早,无晚期远处转移患者;(3)本组病例较少,无临床大样本实验。术后均需定期监测降钙素水平,如果术后降钙素降至正常后又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参考文献

[1]Roman S,Mehta P,Sosa JA.Medullary thyroid cancer:early detectionand novel treatments[J].Curr 0pin Oncol,2009,21(1):5-l0.

[2]Cohen MS,Moley JF.Surgical treatment of medullary thyroidcarcinoma[J].J Intern Med,2003,253(6):616-626.

[3]刘运江,吴祥德.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3):131-132.

[4]Corsella SM,Lovicu RM,Migneco MG,et al.Diagnostic approach,genetic screening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medullary thyroidcarcinoma[J].Rays,2002,25(2):257-266.

[5]李小蓉,陈道瑾,吴唯,等.甲状腺髓样癌2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5,9(4):262-264.

甲状腺髓样癌 篇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 47岁, 因发现颈部肿块3年于2011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十余年前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CEA增高, 其后7年中曾2次在上级医院就诊, 均显示CEA增高但未发现明显病灶。3年前患者在当地医院体检彩超发现甲状腺左叶肿块, 当时未予特殊治疗。3年来肿块无明显增大, 今日前患者再于当地医院复查彩超示:甲状腺左叶低回声包块伴淋巴结肿大, 考虑为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 36.8℃, P 77次/min, R 16次/min, BP130/80mmHg (1mmHg=0.133kPa) 。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左叶Ⅱ°肿大, 甲状腺左叶中上极可及一肿块突起, 大小约3cm×3cm×2cm,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 随吞咽上下移动。查CT示:甲状腺左叶见直径约2cm类圆形低密度影, 密度不均, 内见钙化影。查血癌胚抗原 (CEA) 163.17ng/ml, 降钙素原0.826ng/ml, 降钙素 (CT) 188.00ng/L。于2011年11月22日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甲状腺左叶中上极前方可触及一约4cm×3.5cm×3cm大小肿块, 质地硬, 表面不光滑, 无明显包膜。肿块切除后送快速病理示: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 髓样癌待排除。遂行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全部切除术+左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显微镜下观察:低倍镜下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细胞片状排列, 可见带状分布的淀粉样物, 高倍下见细胞形态不一, 呈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淋巴结内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示:CA199 (-) , CK19 (-) , 降钙素 (+) , NSE (++) , CKpan (-) 。病理诊断:甲状腺髓样癌伴左颈部淋巴结转移。

2 讨论

甲状腺髓样癌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 是一类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约占甲状腺癌的5%~10%, 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C细胞) , 属神经内分泌 (APUD) 系统肿瘤[2]。C细胞可以合成分泌降钙素、组织胺、血管活性肽、癌胚抗原等生物活性物质[3]。笔者遇到的该例, 10年前发现CEA升高, 3年前发现甲状腺肿块, 手术前多次就诊均未能将CEA升高与甲状腺髓样癌联系起来, 患者手术治疗时已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为肿瘤晚期, 实属遗憾。

降钙素与MTC有着联系密切, 临床上, 患者血清降钙素浓度>10ng/L时, 应该考虑甲状腺髓样癌的可能, 当降钙素浓度≥100ng/L时, 预测值几乎是100%[4]。本例术前检测降钙素原0.826ng/ml, 降钙素CT188.00ng/L, 与文献一致。确诊本瘤需病理学检查。MTC的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形态多样, 主要由梭形及多边形细胞组成, 呈巢状、片状排列, 间质中见淀粉样物质沉积;免疫组化染色降钙素 (CT) 、癌胚抗原 (CEA) 和嗜铬素A (CgA) 呈阳性表达[5]。需要与玻璃样变性梁状腺瘤、甲状腺低分化滤泡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副节瘤等肿瘤鉴别。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 (MTC) 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CEA增高为首发表现并长期漏诊的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 采用免疫组化、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病理形态特点, 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患者男性, 47岁, 因发现颈部肿块3年入院。患者十余年前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CEA增高。手术后病理诊断示甲状腺髓样癌伴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MTC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 临床癌胚抗原升高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免疫组化,癌胚抗原

参考文献

[1]王利, 刘文玉, 周桂芝.癌胚抗原在诊断肠癌及其他肿瘤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7, 5 (2) :115-116.

[2]王化修, 伍石华, 蒙松年, 等.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7, 12 (4) :282-284.

[3]屈志钢, 左艳红, 罗政权.甲状腺髓样癌15例诊治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 2009, 17 (6) :400-401.

[4]巫泓生, 张帅, 古维立.有关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22) :3900-3901.

甲状腺髓样癌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髓样癌患者, 共计1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 经病理研究证实确诊疾病, 其中乳腺纤维腺瘤患者81例, 乳腺髓样癌患者72例, 年龄27~56岁, 平均年龄 (43.7±8.3) 岁。纳入及排除标准: (1)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示同意并坚持完成研究过程; (2) 排除患有严重心肺、肾脏、肝脏疾病患者; (3) 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患者; (4) 排除患有其它部位肿瘤患者[2]。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以及遗传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超声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E8型彩色超声仪, 设备探头设置频率为10 MHz。检查过程采用患者直接接触的方法:患者检查时采用平躺仰卧姿势, 充分暴露乳房部位, 双臂采用垂直上抬姿势;扫描从乳腺结构边缘部位开始, 由外至内, 方向为由上至下, 将患者乳房分为四个象限进行横切、纵切、斜切, 最后进行放射状的连续扫描检查, 充分检查乳腺各层的结构。发现肿块后, 对患者肿块径线进行测量。观察患者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界、横纵比、有无包膜等情况, 尝试加压探头以观察其变化情况。启动彩色多普勒显示, 观察有无血流及分布情况, 如有血流显示, 测量收缩期流速峰值 (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 、搏动指数 (pulsatility index, PI) 及阻力指数 (resistive index, RI) 。常规扫查腋窝淋巴结[3]。

1.3 观察指标

肿块内部血流分辨情况按Adler等半定量法将乳腺肿块内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分为4级: (1) 0级: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 (2) 1级:少量血流信号, 可见1~2处点状血流, 管径<1 mm; (3) 2级:中量血流, 可见1条主要血管, 其长度超过肿块的半径或同时见2~3条小血管; (4) 3级:丰富血流, 可见4条以上血管, 或血管相连通交织成网状。医护人员对患者PSV、PI及RI测量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81例, 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73例, 符合率90.1%;乳腺髓样癌患者72例, 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69例, 符合率95.8%。见表1。

2.2 两种肿瘤患者彩色血流表现情况

经检测, 乳腺髓样癌患者1~3级血流检出率为90.3% (65/72) , 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53例, 占73.6%;乳腺纤维腺瘤1~3级血流检出率为53.1% (43/81) , 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为21例, 占25.9%。两种疾病类型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种肿瘤患者PSV、PI、RI数值比较

两种疾病类型PSV、PI、RI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

注:与乳腺纤维腺瘤比较, P<0.05

注:与乳腺纤维腺瘤比较, 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 人体内恶性肿瘤生长时通过释放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刺激局部生成血管产生血流供应, 进而导致肿块无限制的生长。一般来说, 肿块的新生血管数目较多, 聚集在肿瘤生长的边缘, 血管管壁较薄, 且缺乏基层和基底膜, 粗细不一、走向杂乱, 通常可看到动静脉瘘、血管环等, 这些特点均为多普勒彩色血流成像、超声诊断等提供病理生理学基础[4,5]。

本组资料中, 乳腺纤维腺瘤81例, 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73例, 符合率90.1%;乳腺髓样癌患者72例, 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69例, 符合率95.8%。说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中, 识别率高, 误诊情况极少, 准确度较高, 是临床较为有效的诊断手段, 对上述两种病症的早期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对血流情况以及PSV、PI、RI等数值进行记录和比较。对比可发现乳腺髓样癌患者1~3级血流检出率为90.3% (65/72) , 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53例, 占73.6%;乳腺纤维腺瘤1~3级血流检出率为53.1% (43/81) , 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为21例, 占25.9%。上述数据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乳腺髓样癌较乳腺纤维腺瘤血流更为丰富, 是分析和确诊上述两种病症的可依赖的手段。同时, 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腺瘤PSV、RI、PI值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乳腺髓样癌的PSV>20 cm/s, PI≥1.1, RI≥0.7, 说明该肿块可能为恶性肿瘤, 亦可作为乳腺髓样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诊断条件之一[6]。

综上所述,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准确性高、区分效果好, 对人体基本无害的检测技术。该技术重复性较高, 可综合彩色图像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 提高诊断效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髓样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153例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乳腺纤维腺瘤 (81例) 与乳腺髓样癌患者 (72例) 。对比上述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 , 总结两种病症的确诊条件和方法。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符合率90.1%;乳腺髓样癌符合率95.8%。乳腺髓样癌患者13级血流检出率为90.3% (65/72) , 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53例, 占73.6%;乳腺纤维腺瘤13级血流检出率为53.1% (43/81) , 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为21例, 占25.9%。两种疾病类型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腺瘤PSV、RI、PI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准确性高、区分效果好, 对人体基本无害的检测技术。该技术重复性较高, 可综合彩色图像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 提高诊断效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纤维腺瘤,乳腺髓样癌,诊断

参考文献

[1]杨铎.乳腺癌6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7) :130.

[2]吴丽足, 林礼务, 何以敉, 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腺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9, 25 (8) :738-741.

[3]张颖, 贺照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髓样癌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吉林医学, 2014, 35 (28) :6341-6342.

[4]雷祖国.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 (18) :46-48.

[5]陈九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34) :45-47.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下一篇:营销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