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性知识

2024-09-27

道德理性知识(精选3篇)

道德理性知识 篇1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中职生“赢得他人尊重, 受到企业接纳, 获得人生幸福, 成就一番事业”必备的基础条件。然而, 社会上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杂的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 学校应结合学生实际, 实施感悟式道德教育, 以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提高他们的道德辨别能力, 促使学生理性成长。

一、解读道德教育内涵, 确立道德教育主题

1. 分析学情, 研究道德教育方向。

学校德育是让教育者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而道德行为规范离不开理性思维的指引, 更离不开道德情感的推动。如何帮助“爱逆反, 易冲动, 缺自信, 无意志”的中职生梳理道德情感, 感悟做人的道理, 理性地抉择价值冲突, 避免走入人格缺陷的泥滩, 成为我校德育的研究方向。

2. 总结经验, 明确道德教育思路。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 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也就是说, 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于是, 我校通过“道德讲堂、主题班会、早升旗、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五条渠道, 让学生在沐浴亲情、友情和博爱之情中感悟人间的真爱;在社会实践中, 感悟知难而进, 不畏艰辛获取成功的快乐;在探究活动中, 感悟求真务实、勤奋进取才是人生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凝炼学生价值观, 确定道德教育主题。

学校的共同价值观是“责任·奉献”。学生价值观是“感恩, 文明, 博爱;诚信, 自律, 爱校;自信, 乐观, 宽容;崇尚劳动, 乐于助人;学有所长, 回报社会”, 涵盖了家庭、职业、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的道德规范。学校根据上述价值取向, 将道德教育主题确定为“归属与爱、和谐、成就、超越”四个主题。归属与爱, 培养人文素质, 包括“孝心无价、感恩的心、爱与责任、爱心奉献”四个课题;和谐, 提升公民道德水平, 包括“宽容待人、团结友善、诚实守信、文明修身、保护环境”五个课题;成就, 提高职业素养, 包括“勤奋进取、敬业爱岗、廉洁自律、勤俭节约”四个课题;超越, 升华学生品质, 包括“相信自己、自强不息、乐于求知、追求卓越”四个课题, 共计十五个课题的教育。

二、确立情感教育主线, 实施感悟式道德教育

感悟式道德教育是让学生在道德的力量下感悟和反思自我, 提高道德素养,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德育方法。教育过程由德育教师组织实施, 以道德讲堂为基本形式, 采用看、写、讲、评四步教学法, 分两节课完成, 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将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思维尽情释放,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思维尽情交融, 转变道德观念。

1. 从感受到感想, 激发学生情感

“看”即观看典型道德素材, 体验道德。这是师生共同体味情感的触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和深远的, 榜样人物就像一根根擎天大柱, 支撑着人们的思维空间, 展现出一个民族厚重的内在品质和孜孜不倦的奋发追求。

“写”即写出个人感想, 倾诉心灵感悟。教师应根据视频中的道德动情点和价值导向, 精心设计“思考导航”, 引导学生写出感受, 表明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种典型榜样引领、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做法, 达到了让学生释放思维的目的。

2. 从感动到感悟, 改变道德观念

“讲”即讨论交流, 进行心灵启迪和道德认知的碰撞。“讲”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表自己的观点, 阐述自己对未来的态度。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才能触景生情, 因此, 在讲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运用感官的图片、恰当的音乐、精致的课件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感染情景, 让学生被浓浓的情感包围着, 心灵受到震颤。在这种氛围下, 学生激烈讨论、踊跃发言, 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付诸于语言, 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染了其他学生, 思维和态度在生生、师生互动共议后, 产生道德新体验和新感受。

“评”即评说人生感悟, 提升道德素养。通过课堂气氛渲染和情感宣泄, 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

感悟式道德教育达到了教师引导、典型事例佐证、洗礼和震颤学生心灵的目的, 学生能深入思考和感悟, 有较强的情感体验。

三、完善德育保障体系, 彰显道德感悟效果

1. 研发校本教材, 提供“触景生情”的素材。

学校把百家讲坛、中国骄傲、感动中国人物、中国道德模范、永远的丰碑、身边的感动等中的人物事迹纳入校本教材, 自编了教育读本和教育参考书,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保证。

2. 组织体验活动, 保证“以德导行”的实效。

道德感悟的巩固与升华, 需要经受生活实践的长期磨练。为此, 每一个道德教育主题, 学校都会设计相对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爱心奉献”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园, 去发现、去感受人间真情。当学生在为他人服务时, 所获得的赞扬和精神的快慰, 净化了学生的灵魂。“高一观摩, 高二见习, 高三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学生走入企业体验“赚钱不容易”, 知道工作的辛苦, 从而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懂得孝老爱亲。“校园十星”评选, 让学生体会到受人尊重、彰显个人风采的成就感;采访优秀毕业生, 调研企业用工需求, 让学生明确了热爱、责任、诚信、奉献对职业发展的意义。

3. 实施目标管理, 搭建“理性成长”的平台。

道德品质是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 其形成离不开道德教育, 更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学校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模式“五步训练法”养成好习惯的研究》, 提出“修身一天, 坚持一周, 巩固一百天”的行为要求, 以“修身日志”“行为习惯跟踪表”为载体, 实施行为养成目标管理, 达到“自我剖析、自定目标、自寻策略、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激励”的目的, 这既是道德感悟的延伸与深化, 也是学生理性成长的归宿。

道德感悟不仅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还发挥了强大的推动力, 将德育工作推向全国前列。于2010年6月, 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德育表彰大会上, 学校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 被教育部授予第一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道德理性知识 篇2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科学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决定了非理性因素的内在属性。

非理性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 非理性因素主要指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并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构成因素, 但它们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进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认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示下, 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例如, 几千年前, 在人类科学及认识水平较低的条件下, 中国人以其特有的智慧, 形成了对至今仍未弄清的人体经络、穴位现象的认识和利用, 不能不说是借助了直觉、灵感等形式实现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中, 也存在着大量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事例。如化学家凯库勒为求解苯的结构苦苦思索了12年而仍旧没有结果, 但有一天咬着自己尾巴的环形蛇的梦使他顿悟, 凭着梦的感觉, 凯库勒把脑子里的环形蛇与碳原子结构组成一种联想的直觉, 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苯环结构。门捷列夫凭着坚毅的意志经过20多年的思考终于找到元素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些事例说明非理性因素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认识的成败,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实践的成败。

(二) 非理性因素是高等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 高等教育学的主题是高等教育, 而非理性因素是高等教育的实际导向。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纳德·巴尼特认为, “高等教育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由观, 抑或按我们今天的说法, 就是体现为一种解放的教育观”。进而言之, 高等教育就是一种自由式的教育, 而自由教育就是解放教育, 即通过教育把人从形形色色的愚昧、无知、庸俗、偏见、谬误、固执和各种贪婪中解放出来, 从而能够自由地思想, 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与判断能力, 进而成为自身命运的主人。最终, 高等教育把受教育对象从狭小的思维空间里解放出来, 从而形成了表征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和以非逻辑形式为内容的非理性因素。其次, 高等教育促逼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众所周知, 高等教育是要培养出具有理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个性突出的高级综合性人才。在不断地认知和经验作用下, 每一个人都能领悟到, 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性思维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数事例告诉我们, 单向度的思维使人们失去自由和创造力, 最终会阻碍高等教育文明的进程。

(三) 心理学研究非理性因素的变化、发展。

首先, 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认为非理性因素决定了其存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那里, 人的自我实现活动降低为动物的本能的生存活动。人们对更高价值的追求无论是高是低, 还是超越性动机, 都是根源于人的生物本性, 作为潜在的力量, 又都是无意识的, 即他们把心理潜能和高级价值融入到无意识中, 把真善美和公正的价值追求也包括在人的潜能中。非理性因素的主导性充分表征了人的主导性和自身价值———一切以人为本。其次, 后现代心理学把人的非理性因素予以绝对化和本体化。在后现代的心理学家眼中, 世界的无规则、无规律性导致世界的不可认识, 人只能依靠自身的冥思和神秘体验去理解世界。这就着重强调了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必要, 换句话说, 没有非理性因素, 人就像是一辆失去操控的汽车, 虽然行驶在路途, 但却无方向性。

二、审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存在意义及必要性

网络异化、制造传播病毒、信息污染、网络涉黄、网络犯罪等问题的出现, 使高校逐渐重视起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然而, 网络道德问题的广延性、纵深度、隐蔽性制约我们制定出解决针对大学生主体的网络规范。但是, 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 结合高等教育学理念, 窥探大学生主体的认知心理, 一定可以把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到新的层级。

(一) 非理性因素是触发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内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实际上,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主要是非理性因素中情感、欲望、动机、信仰、习惯问题。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实质上是对大学生内在的情感、动机、信仰等问题进行的教育。从这个角度说, 大学生个体的情感、动机、信仰是内因, 外部环境则提供了发生道德问题的平台, 内因即产生问题的根源, 就这里而言, 根源在于大学生主体的内在出现了与外在非和谐的状况。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 我们需要对大学生个体和总体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找出发生问题的关键, 挖掘出个性和共性, 并绘制出衍生问题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图。非理性因素所具有的不自觉性、突发性、瞬时性和非逻辑性特征, 要求我们在实际教育中把其列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事态的发展方向, 并且能够决定事物的最终结果。非理性因素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来说就是主要矛盾, 也就是说, 只要把握好非理性中的情感、动机、习惯等问题, 我们就能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二) 非理性因素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起着推动作用。

一方面, 现代高等教育学把受教对象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内容。就大学生而言, 他们的综合素质主要由德育素养和智育能力构成。而支撑德育素养和智育水平的根本在于其意志、欲望、信仰、习惯等非理性因素。从科学史上无数著名科学家的成功事例来看, 信仰、意志、习惯是决定其做出重大成就的根本性因素, 而这些因素恰恰就是非理性因素。拥有坚定的信仰, 坚韧不拔的意志, 良好的个人习惯, 才能步步为营, 实现理想。高等教育之所以“高等”, 就体现在它的培养目标和使命上, 那就是要让每个受教主体都具备严谨的作风, 大胆的创新和多样的个性, 而这些, 都是非理性因素的外在表现形式。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对非理性因素的纠正有助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高等教育并不是一次性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继承性可以扩展教育行为的效果。也就是说, 通过不断的基础教育, 可以对网络道德教育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大学的教育有很多方式, 虽然时间、地点不同, 但最终的目标却殊途同归, 那就是, 不断增加受教者的教育频率, 以达到培养目标。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所养成的陋习在不断的教育中多次调整, 最终形成了一套有机规范, 能够应对突发状况和日常问题。在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时, 原有的教育基础就会发挥作用, 成为铺垫。也就是说, 过去做过的对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修正能够促进吸收新的教育内容, 也包括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三) 非理性因素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 把握这种认知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一是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建立在弘扬自我价值的基础上, 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要把大学生主体的价值摆在首位。如果说, 为了实施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而损害了受教主体的利益, 忽视了主体的价值, 这反而会使教育陷入停滞。我们要想做好网络道德教育, 必须充分考虑到受教主体的切身感受, 把其放在第一位, 以此作为突破点, 深入浅出, 把教育工作做到最实处。二是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与认知心理的相互作用是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心。非理性因素所体现的这种认知心理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如政治意识薄弱, 思想开放, 责任意识不强, 强烈个人英雄主义等都是由于其动机、习惯和本能多因素决定的。而他们的这些特点也反作用于不断变化的认知, 于是, 这种动态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多维循环形态, 这种形态必须要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心, 甚至是高等教育的中心。

三、借助非理性因素, 建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路径

(一) 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 这是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端。

非理性因素中情感、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外化, 充分体现了其认知和实践。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是非理性因素形成的土壤。先天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品质、意志力和行为习惯。统计好、分析好、记录好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有助于找出大学生教育的突破口。而进行具体的网络道德教育, 则是以此为依据, 一个人的行为对网络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就应该针对其社会生活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二) 收集大学生的在校情况, 运用抽样、分层等数学方法, 构建在校生的图表模型。

高等教育分为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无论何种教育, 必须要掌握受教育者的知行意图及实际样态。这样有助于建立详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从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三) 转变教育方式, 重塑价值观。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充分考虑其人本主义世界观, 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价值观, 制定出网络道德教育中能体现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确保受教者能接受和认同。

(四) 外部环境是非理性因素变化发展的次要矛盾。

大学生的道德、意志、情感、觉悟等无意识的形式深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 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 引导和教育是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出路。因此, 针对现今出现的网络犯罪 (网络黑客、网络诈骗、散播网络谣言、传播网络色情、侵犯他人隐私) 行为, 我们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基础上, 还要不断完善网络法制, 升级网络管理技术, 建立健全立法制度, 做到从严要求自己, 从严要求朋友, 从严要求家人, 积极打击举报网络违法行为, 为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整体氛围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陶德麟, 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 .龚玉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案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论个体理性与道德责任平衡 篇3

在作者看来, 种族主义并非是群体之间的各种憎恨与偏见倾向的总称, 而是指当人们遭遇到他们境遇中“人的因素”, 就会正常体验到的强烈不舒适、不自在或焦虑。它通过一个既包含了种族主义又使其得以合理化的实践活动而与其他类型的焦虑、反感或憎恨情绪区别开来, 这种实践活动将建筑、园艺策略与医学策略有机结合, 通过切除既不适合想象中的完美现实、也无法被改造以适合这种完美现实的当前社会因素, 来改造人为的社会秩序。 (《现代性与大屠杀》86、87页) 作者认为, 那些把大屠杀与历史上的种族主义与宗教仇视导致的冲突看成仅仅是程度上不同但具有相同本质的历史事件的看法, 从根本上抹杀了大屠杀的独特性, 是不科学的:首先, 历史研究表明在纳粹掌权之前以及他们的统治得以巩固很久以后, 德国民众的反犹主义比起相当多的欧洲其他国家对犹太人的敌视来说要逊色得多。其次, 反犹主义2000年来在西方一直是个普遍现象, 但是大屠杀却找不到先例, 也就是说反犹主义的普遍存在性无法解释大屠杀的独特性。因而, 要使大屠杀的观念成为可能, 反犹主义必须与一些不同的因素相融合。 (《现代性、大屠杀与道德。——读 (〈现代性与大屠杀〉) 有感》) 。陈献光, 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可惜的是, 半个多世纪以来, 人们并没有对大屠杀那种残酷的“集体根绝”进行更深刻的剖析, 而往往倾向于将其简单的视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次偶然性灾难、社会的痼疾和病态。这种推断其实很容易便被事实推翻, 首先大屠杀中的刽子手在当时是受过教育的正常人, 同时, 如此宏大的社会工程并非是无数个由愤怒与狂暴导致的“碎玻璃之夜”所能造就的, 其执行范围之广、效率之高、高度严格的组织化与全社会营造的“道德无视”效果远非依靠小规模群众暴力所能达成。那种彻底的、全面的、无遗漏的屠杀必须依赖高度现代化的官僚机构以及全社会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可以说, “现代性不是大屠杀的充分条件, 但绝对是必要条件”。 (《“人的自我中心”与“理性”——兼评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 若没有现代文明为其计划的实施提供高度先进的技术资源与现代社会规范与制度, 即倘若没有现代官僚制度体系, 大屠杀也就不可能顺利产生并完成。现代官僚体系实施严密的劳动等级分工, 这些分工往往注重形成实践和精神与最终产品的尽量大的距离, 以达到避免任务执行时直接而亲身的体验, 进而最大限度的形成“道德盲视”。同时, 在任务执行中, 技术责任对道德责任的取代更加剧了道德的漠视, 它使行动的外部联系从执行者视线里被有效消除, 之前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行为也被顺理成章的“合理化”而得以有效执行。在执行者看来, 行动是否依照当时最好的技术知识以及行动是否高效才是最重要的。

2诱使受害者合作

大屠杀这个程序复杂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犹太精英及时便捷且较广范围内的合作, 这才使它免于遭受严重的管理、技术与资金方面的问题。纳粹的目的并非奴役犹太人, 而是对其进行一种彻底清洗, 在达到“最终解决”的途径上, 纳粹可谓“用心良苦”——他们通过选举、任命等多种方式将犹太精英仍置于权威地位, 并冠之以“犹太委员”之名, 对待这些委员, 纳粹既给予他们安排和管理本区宗教团体事务等诸多内部事务的权力, 又强制其必须无条件听命于一个脱离正式权力结构的德国机构, 通过这样一种安排, 一方面使犹太领导精英获得了更加明显而强大的慑服力, 让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更加愿意服从上级机构, 另一方面, 这又从实质上造就了犹太人“无行为能力”的局面。由此可见, 纳粹恰恰是通过强化犹太社区结构及犹太精英扮演的凝聚性角色, 达到了使受害者向其征服者意志的彻底屈服。

另外, 在诱使犹太精英与纳粹合作计划达成后, 纳粹又精心设计出了“拯救你所能拯救者”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参与者被不可避免地给予生与死的选择, 在此情况下, 理性主义考虑理所当然的催促犹太人争取逃生机会的增加或死亡范围的减小。在屠杀的每一阶段, 受害者在不能从好与坏的境况中做出选择时, 必然考虑两害相权取其轻。而这种游戏的主导者从一开始便误导被迫加入游戏的犹太人, 他们宣称犹太人是享有获得特殊待遇或赦免权的人, 即他们拥有用以实现拯救的东西存在。在这种假设前提下, 犹太人们纷纷寻求着使自己获得特殊权利的各种条件和机会, 用以抵制歧视和迫害。于是出现了一些犹太成员消极充当残害同胞之刽子手的情形, 例如供职于特别指挥部的毒气室和火葬场的犹太人, 并不告诉新来者那从月台上看到的建筑其实是其死亡之地, 因为告知他们前方的危险并不能拯救他们的性命, 相反, 还得赔上自己的命。与此同时, 犹太领袖更是自欺欺人的以为, 犹太成员们只有为了更高的价值保持镇定与克制, 不去反抗, 才能拯救更多的同胞。

可以说, 大屠杀凭借其高超的技术与蛊惑手段, 极度残忍的屠杀方式以及相应的严重社会后果而成为极权主义的典型代表。它时时不忘制造全社会的紧张、受威胁的气氛;为所谓的救世主——纳粹的产生创造社会条件;它不遗余力的制造个人崇拜, 使人在希特勒的蛊惑下逐渐丧失自我判断、评价意识与能力;它扼杀人们的思想, 摧残文化, 迫害知识分子, 使全社会受其舆论愚弄, 对纳粹俯首帖耳;它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划出社会上严密的等级。致使其互相残杀;另外, 对现代性背景下的高科技与军事武器和设备的应用也为屠杀的实施提供外在条件;最后, 纳粹还不忘给自己的暴行贴金, 他们炫耀武力并且美化战争, 制造出了历史上残绝人寰的大屠杀。

大屠杀既是独特的, 又具有普遍因素。说它是独特的, 是指造成大屠杀的那些因素能够遭遇在一起, 这是罕见的;说它是普遍的, 是指这些因素在现代社会相当普遍存在, 而且表现得相当“正常”。于是鲍曼得出结论:大屠杀是现代性的。 (《评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 黄忠晶) 当然, 这并不是说现代性就是大屠杀, 但在现代性中确实包含着发生大屠杀的可能。现代社会趋向于一个设计完美、可以完全控制的世界, 一旦它失去控制, 像野马脱缰一样, 就会产生大屠杀这样的副产品。如果现代性的理性化和工程化趋势不被控制, 社会力量的多元化被这种趋势所销蚀, 政治民主的社会基础被削弱, 那么随着现代性继续下去, 我们离类似大屠杀的社会灾难就会越来越近。作者认为, 拯救的办法是使在任何情况下, 个人都无条件的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当然, 在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 当理性趋势成为不可阻挡之潮流时, 如何寻求个体理性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平衡也许是我们应该努力探讨的问题。另外, 如何实现个体主观意志上的理性与实际行动理性之结合, 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综述之, 大屠杀敲响了现代性现实意义的警钟, 催促人们在享受由现代性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率、技术进步与生活便利的同时, 也看到其带来的理性之后的非理性、道德自抑功能的衰退、医疗教育事业的消极动因等巨大社会问题。只有以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现代性的现实意义, 才可能避免人类历史上已有惨剧的重新上演。

摘要:《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是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齐格蒙.鲍曼的一部不朽之作, 是人类透析大屠杀背后最鲜为人知的驱力与动因的极富挑战性创举意识的精品, 书中将大屠杀与现代文明各要素之间最深刻却往往被掩盖、遮蔽的微妙联系展露得淋漓尽致, 为学术界解读大屠杀提供了更加客观而深刻的全新研究视角。

关键词:种族主义,现代性,大屠杀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分娩情况下一篇:教学过程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