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

2024-10-02

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共5篇)

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 篇1

1. 前言

传统运动养生是在中国古代养生学说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健身方法,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但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它渗透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之中, 与哲学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相互影响。

哲学的产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那么, 哲学是如何把人类和动物区别开的呢?其实哲学的根本在于思考和总结。动物和人都是劳动的本体, 但是人才是哲学的本体, 而动物则无法和人类对比。所以人类如果想进步, 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原则永远是不能抛弃的。

太极拳, 一个建立在哲学理论基础上的传统运动养生术。太极拳的太极两个字本身就是哲学概念。太极拳本身就是对技击以及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太极拳过去又称长拳, 因其拳势川流不息、延绵不断, 故名。后世之所以称为“太极”, 源于其拳理采用阴阳辩证学说。阴阳辩证学说是我国古代的朴素哲学思想, 是易经体系的核心内容。太极拳的文化结合了我国传统道家与儒家的思想。行拳时要求身体中正自然, 尚意不尚力;身备五弓, 支撑八面;拳势连接圆转自如, 无有间断;势中套势, 生生不已。用之于攻防, 不主搏人, 以静制动;舍己从人, 随势而动;外示安逸, 谦和柔弱, 实则棉里藏针, 以柔克刚;正符合了道家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宗旨。也深合儒家中庸谦和, 不卑不亢的准则。

太极拳跟道家文化有密切关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 依道而行;追求内心的虚静,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在技击中太极拳习惯于后发制人, 做到沉着应对, 顺着敌人的来势, 放大敌人的破绽轻松取胜。与老子中的“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的中心思想有相通之处。太极拳是一个注重思考, 而且让人思考的运动。并且太极拳不仅仅是思考技击本身, 思考的还包括更多。哲学是太极拳的基础, 所以, 我们会首先从哲学基础讲解太极拳。

2. 太极拳的整体观

太极拳以中国古典天人合一的人体生命整体观为基础, 以内向性运用意识为特征, 研究人的生命运动规律, 以及人的生命运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 进而运用这些规律, 强化意识对于生命过程动态变化的控制, 自觉地使生命处于一种高度的有序状态, 求得身心健全, 内外和谐, 并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体生命整体观是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 是中华古老文明朴素的系统思想。只有正确而全面地理解人体生命整体观, 才能科学地把握太极拳健身的本质特征, 了解太极拳健身的丰富内涵, 从而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太极拳健身的方法, 促进现代社会生活的完善, 提高现代人的健康水平。

2.1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脏腑、组织和器官等所组成的, 它们结构不同, 功能各异, 而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就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决定了它们彼此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太极拳在练习时强调“以意导功”、“内外兼修”等是整体观在运动中的具体运用。

2.2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 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 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这是一年四季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在四季气候的规律性影响下, 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人体功能随着昼夜的寒温变化也出现节律性的改变。昼夜晨昏的变化, 同样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一些疾病多在清晨、上午比较轻微, 从下午起逐渐加重, 特别是夜晚更甚。这是由于昼夜阴阳之变化, 人体正气也有消长的缘故。因地区气候的差异, 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这些来源与自然界并对人体影响的因素为太极拳养生确立了基本原则, 即《黄帝内经》中的“顺应自热”。采取积极的运动锻炼, 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

3.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经络学说

3.1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是古人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3.1.1阴阳学说认为, 人体发生的疾病是因为人体自身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阴阳平衡被打破, 而自身又不能及时恢复平衡所致, 就出现了阴阳失调的状态。太极拳运动充分体现了阴阳学说的思想, “太极”出至《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 太极图表示宇宙及万事万物都是有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太极拳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 讲求动静、阴阳, 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形动于外, 则分虚实, 运阴阳, 拳路以浑圆为本, 讲究以动为主, 动中求静, 静中寓动, 用意识引导气血行于周身, 周而复始, 如环无端。

3.1.2五行学说不仅将事物归属于五行, 而且进一步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统一性和事物正常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 用相乘、相侮来解释事物间平衡失调的机制。在太极拳法中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门进、退、顾、盼、定五步也是按五行区分和掌握生克变化规强调要不断地用动作导引调整阴阳关系和五行生克乘侮关系从而达到体内环境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2经络学说的形成, 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 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 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 逐步上升为理论的, 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的基本功能是运行气血, 协调阴阳。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遍布全身, 内属脏腑, 外张枝节, 沟通表里, 贯穿上下, 从而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传统运动养生学认为通过传统体育运动方式, 如太极拳运动进行锻炼, 循经导引的意念活动, 可以到达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 从而实现增强体质, 益寿延年的目的。

4. 练习太极拳的几点建议:

4.1动与静是相对的, 动与静所形成的动态平衡关系着人体阴与阳的动态平衡。我们强调“生命在与运动”, 同时也强调静养的作用。即在运动时, 一切顺其自然, 进行自然调息、调心, 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 外练形体, 使内外和谐, 体现“由动入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

4.2形体强健, 精神必然饱满, 生理功能正常。形是机体的外在表现, 神是精神意识思维及生命活动的外藏表现, 是功能作用。太极拳运动中, 要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紧密配合。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 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

4.3顺应自然, 人体的阴阳之气, 在一日中变化表现为生长收藏。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 也正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对于运动时间, 一般说早上最好。如果在饭前锻炼, 至少要休息半小时后用餐, 饭后一小时以上才能锻炼, 为了不影响睡眠, 在睡前2小时结束锻炼。

4.4 在运用太极拳锻炼进行康复时, 应注意辩证施功, 才能有利于通调经络, 协调阴阳。

5. 总结

太极拳无处不体现着阴阳变化这一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 如虚实, 动静, 开合, 刚柔, 这些都是阴阳的范畴, 都在无穷的变化之中。“开中有合, 合中有开;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动静循环”, “刚柔相济”, 这都是太极阴阳的对立统一。总而言之, 无极而太极, 太极分阴阳, 阴阳可以互化, 这就是太极拳的对立统一观, 也是太极拳的哲学基础, 把握到这一点, 才是把握到太极拳的精髓和实质。

参考文献

[1]邬建卫.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学[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张肇平.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人民体育出版社.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 篇2

试析自由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自由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就必须不断地寻找和巩固自己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由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中个人主义、不可知论和非决定论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来加深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作 者:杨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3(1) 分类号:B1 关键词: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  

体悟太极拳的养生哲学(五) 篇3

陈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人称“牌位先生”的泰斗陈长兴在其《太极拳十大要论》的第一论“理”中论及“静与动”的辩证拳理时这样论述道:“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著名太极拳理论家陈鑫在《太极拳推原解》中论及太极拳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时说:“行同乎水流,止伴乎山立。”还有王宗岳、孙禄堂、杨澄甫等诸多宗师级的前辈或在经典著述中,或在口传身授时,都不约而同地以水为喻,深刻形象地阐明太极拳的运动机理,给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启迪,其中的奥义值得所有太极拳习练者深思。

管子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水是生命三要素之一,是人类乃至所有生命赖以生存而不可或缺的物质,与阳光、空气一起被称为“生命三要素”。虽然三者都是生命要素,但水的形态却不同于阳光和空气,它是有形的,是人的五官可以感触体验的,也因此给予了大师们从水的自然属性而感悟出太极拳深奥哲理的依据。无须赘述,让人习练太极拳时像阳光或者像空气那样体察身体的感觉只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和无所措手足,而以水况之则有难以言表的妙处。正如前文摘引的大师提点的那样,静与动这对矛盾体在水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不仅如此,凡涉及太极拳阴阳理论的虚实、开合、刚柔、蓄发、吞吐、进退、顾盼、黏离、上下、左右、内外等概念无一不能在水这里找到对应的印证。因此,练拳时像水那样去练,时时体悟水的特性,把拳练到了水那样的性征,就无限地接近了太极拳的本义,就离功夫大成和健康长寿相去不远了。

水是人体血液的载体,是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成分,人体体重的70%是血液和体液,血液的90%是水分,是人体关节和肌肉的润滑剂,是身体所需的所有营养转运输送的载体,人体内产生的所有毒素的分解、转运和排泄都有赖于水的承载运化,并且这种承载运化完全是自然态的,无需也无从经由人的意识控制。大自然在创造人的元始之际就已经把水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定格在了人生命中。水的特性之一是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老子《道德经·七十八章》),世间万事万物没有比水再柔的东西了,而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正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练拳时如行云流水,如水之载物,如舟行于水,心如水之静,体如水之动,内外合一,内外一体。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外在的“水式”潜移默化地强化着体内之水的承载运化功能,非身强体健而所得者何?

水还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特性,就是它总是极其自如地处理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用“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勉强可以解释这种关系。当你在水中处于静态的时候,水紧紧地包裹着你,一动不动,几乎感觉不到受迫和压力,而当你在水中移动的时候,身旁的水被推开流走,却又有新的水流涌入你刚离开之处,仍然紧密地把你包裹起来,须臾不曾离你而去,尤其是你越快速移动就受阻越大,因为要包裹你的水流速度也越快,永远都是你不动它不动、你先动它随你而动,永远都与你亲密无间密不可分。你可以随意地进入水中和离开水面,它让你感觉受阻,但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正是人行走于天地之间与自然和社会相处所追求和遵循的最高境界。太极拳的“沾、连、黏、随、不丢、不顶”的法旨正是契合了水的这种特性,从而成就了太极拳精妙无比、出神入化的功夫境界,并给习练者的身体带来得之天成的改善。太极拳的习练和体用都要求绝不使用丝毫拙力,其要求做到的“柔和、圆润、连贯、流畅、舒缓、绵密”等要领最符合水的上善之德,依此德而日日勤习,身体无时无刻不受到水德滋润,脏腑每时每刻都不受拙力侵袭,不会出现因重力打人而被反作用力反伤的现象,日久天长,习练者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疾患远遁、精神矍铄、身轻如燕、如得仙体的奇妙境界,这是太极拳问世以来被无数勤习而得道者验证过的事实,毋庸置疑。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乎自然,人在向天地万物学习模仿的过程中看到了水的奥妙,圣贤和大师们总结了水的特性并运用于指引生活和创造拳种,使我们在生命延展时不至于漫无边际茫然无措,在习练太极拳时不至于瞎子摸象莽撞蛮干而走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接近)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用鞭辟入里的圣言立起了一座闪亮的灯塔,指引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于误入歧途。太极拳的老师们异口同声地教导每一个习练者要“舍己从人”,这正是遵从了道德先人老子的教导。每一个习练者都要走正道学拳,并且在学拳的同时学会走正道做人,像水那样,以“不争”的“上善水德”平稳前行在“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生坦途上。

(版权所有,非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编辑/张震)

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 篇4

目前我国的医学界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三个学科已经形成,但其发展极不平衡,从理论发展、学科地位、发展规模看西医学科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代表;中医学科作为传统医学在解放后获得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政府管理机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医疗机构、学术发展等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与地位无法和西医学科相提并论;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已经得到了体制的认同,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并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独立发展的趋势还没有形成,仍然处于脱胎于中医又依附于中医的阶段。造成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直到目前仍没有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创新的医学哲学观和创新的基础理论。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 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

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 西医学理论的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 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 中医学理论的不足

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 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痤疮有着复杂的病因病机,我们曾经以“元衡论”对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痤疮的发病是由于三个层次的内在平衡失调共同作用产生的,性腺雄激素循环为第一层次,皮脂腺皮脂循环为第二层次,微生态循环为第三级,当他们的循环保持平衡时,人体不会发病,当第一个循环被打破,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第二层次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皮脂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第三级循环的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痤疮。这三个循环由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分别由雄激素、皮脂参与介导,构成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的病理过程[9]。我们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针对皮肤微生态、皮脂腺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等进行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同样的道理,遇有复杂难愈的疾病,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元衡论”思维进行临床研究,例如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顽固的、反复不愈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医学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医学上一般认为静脉性溃疡的病因是静脉曲张后静脉机能不全,静脉长期淤血,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最后因轻微外伤或感染形成溃疡[10]。但通过我们的一组研究可知,以上情况只反映了病因的一个方面,静脉性溃疡除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外,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与下肢淤积性皮炎、足癣、甲癣、反复发作的丹毒、甲沟炎、心衰、糖尿病等均有一定关系[11]。从“元衡论”观点看包括三个层次的失调:①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②慢性足部真菌感染—反复引起丹毒—淋巴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③淤积性皮炎—外伤感染—微生态失调—皮肤溃疡。可见静脉性溃疡的发生是有多层次病因导致的,其反复不愈、顽固难治是由该病病因的多样性和病情的复杂性决定的。通过给以相应的针对各层次的综合治疗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幅提高疗效,并且可以有针对性防治复发[12]。

4小结

中西医结合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远不能满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理论研究。理论的突破靠单纯的技术路线进行中医与西医的结合是局限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西医学理论倾向于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还原论观点,中医学理论倾向于自然辩证法世界观和系统论观点。但是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辩证法;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局限性。都无法单独担当起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发展的重任,只有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医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可以肩负起历史责任,引领医学科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元衡论”的观点来自于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起源探索,包涵平衡观、结构观、层次观、整体观、联系观等丰富的内涵。既融入中医理论的平衡观、整体观、联系观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又融入了西医理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既有西医单元结构观的还原论哲学思想、又有中医机体与环境、机体与社会、机体内部脏器间相互协调的系统论整体观的哲学思想。可以认为“元衡论”既包含着自然辩证法与机械唯物主义相统一;又包含着还原论与系统论的统一,是一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以“元衡论”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突破点,可以更好地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为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创造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贡献于全世界”的目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径,有利于临床医学理论早日形成技术性与思想性并重,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兼融的中西医结合新医学。

参考文献

[1]陈竺.健康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8.

[2]况立洪.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科学模式的转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24):13-14.

[3]卢雯静.基础医学研究进展的还原论与系统论[J].医学与哲学,2005,12(26):12-14.

[4]王小英.系统论的科学模式转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5):13-1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82.

[6]常虹,赵青树.从中西医的优势和差异探索中西医的发展方向[J].内蒙古中医药,2003,2(3):77-79.

[7]李梢,王永炎.医学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5(28):91.

[8]李衍达.以信息系统的观点了解基因组[J].电子学报,2001,29(增刊):1731-1734.

[9]周勇,戴仕冕,彭峥嵘.用“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病因及治疗的分析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7,28(8),69-70.

[10]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901.

[11]周勇,戴士冕,彭峥嵘.下肢静脉曲张向下肢溃疡演变过程中相关因素研究[J].医学信息,2007,20(4):656-657.

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 篇5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就本意来说, 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统一物质分为两个部分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全面的深刻的, 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把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种点与面的结合, 是互相推进的。

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还存在于事物的外部,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 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内部各方面、各因素保持辩证统一。统筹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因地制宜, 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两个归结”, 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动因, 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经济基础) , 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从而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正如胡锦涛所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可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人类社会最终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奠定必需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 强调“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而不是当作由别的东西来“鼓励”的被动的客体。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就是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以及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词均是由“社会的” (social) 这一形容词衍生出来的, 而它的出现是与“个人的”相对而言的,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强烈的否定性的批判精神来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个体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理论中的统治阶级实行的个人权利[4]。所谓以人为本, 从一般意义上说, 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有原则的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西方人道主义产生于14—16世纪, 人道主义者反对经院哲学和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 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提倡关怀人, 尊重人,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博爱的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普遍的人性, 而这种普遍人性其实是以资产者为模板描绘出来的, 只不过被解释为一切人共有的人性而已。作为马克思主义命题的以人为本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并不否认个人主义, 核心是要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 它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 是以确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 是“现实的人”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飞跃。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不能把它理解为以个人为本, 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当然要落实到个人, 人是相对于物来说的, 不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 所以, 这个“人”不是一个人, 而是许多人, 甚至是每一个人, 即全人类。如果把这个“人”理解为一个人, 即我自己, 那么, 人本主义便成了个人本位主义, 即个人中心主义或个人主义, 从而与社会本位主义或社会中心主义对立起来了, 甚至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 主体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 就是根本, 即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按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发展, 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 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 关注社会和谐, 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全力降低发展成本, 以人民的幸福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均GDP将在近期突破三千美元, 依据世界性发展经验, 该阶段将是一个矛盾高发期, 而目前我国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大量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较为集中而突出的问题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在居民中不同部分的人群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若不及时扭转这一趋势, 就会使我们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并直接损害公平原则, 甚至威胁社会稳定。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观也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中仍存在着单位产出能耗和材耗较多, 这既制约着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也包含着代内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分配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这一总体思路, 来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 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说“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穷落后的实际, 提出的一种促进社会发展调节人们利益的基本原则, 而当它发挥自己的历史性作用, 在经济发展达到目前这种状况, 则应该将执政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转向社会公平问题, 按照“注重公平, 促进效益”的原则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雪灾、5·12汶川地震等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 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 1962:278-407.

[3]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情景中的语法教学下一篇: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