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ma钉治疗

2024-10-13

Gamma钉治疗(通用8篇)

Gamma钉治疗 篇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 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治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骨折本身, 传统的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 一个髋部骨折常常敲响了其生命的丧钟, 病死率有报道高达35%[1], 可见其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危害程度。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但DHS、L型钢板等内固定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 对于一个高龄患者来说, 危险程度不言而喻。2000年1月起

我科采用Gamma钉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例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28例, 男51例, 女77例, 年龄70~104岁, 平均88岁。Evens分型见表1。大多患者术前就伴有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 甚至还有过中风史, 术前日常生活均能自理。

1.2 方法

(1) 手术方法:入院后行胫骨结节骨牵引, 鼓励患者坐起, 完善术前准备, 包括3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出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及胸片等, 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 如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手术在外伤后3~5d后即行。使用stryker公司生产的Gamma钉, 患者置于骨科专用牵引床上, 透视下骨折复位, 保持牵引状态下内收患肢, 维持颈干角, 进针点位于大粗隆顶点偏前方, 开口后不扩髓, 直接插入Gamma钉, 最后利用瞄准器沿股骨颈方向打入髋螺钉, 再于Gamma钉的远端近侧打入交锁钉。 (2) 术后处理:伤口加压包扎, 抬高患肢, 屈曲膝关节, 术后第2天即鼓励患者坐起, 患肢自主功能锻炼,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如情况允许, 3~4d后即鼓励患者坐于背椅上, 1周后搀扶下拐杖不负重行走, 8~10周后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考虑渐弃拐负重, 伴有骨质疏松者根据不同情况负重时间适当延长。

2 结果

128例均得到随访, 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摄片及随访摄片等, 主要观察颈干角恢复情况, 骨折愈合时间, 有无内固定切割、移位等。随访时间3~29个月, 平均18个月, 手术平均时间30min, 出血30~50mL, 没有1例因手术出血过多而需要输血。平均住院时间17.5d (其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2d) , 所有患者伤口Ⅰ/甲愈合, 骨折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 颈干角无丢失, 内固定无松动、移位和切割,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9~14周, 平均12.8周, 根据Harris评分, 优良率95% (表1) 。无1例围手术期内发生卧床并发症, 未发生髋内翻等畸型愈合 (颈干角丢失<5°) , 术后全身情况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生活水平, 术后随访2年未发生因骨折并发症而死亡的病例。内固定无松动, 无移位, 未发现内固定物切割股骨头。

4 讨论

对于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 过去考虑到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性较差, 多采用保守治疗, 这些患者往往由于长期卧床、牵引时间不足等原因, 导致髋内翻畸形及各类卧床并发症发生, 恶性循环, 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 随着现代外科技术发展, 内固定器械的改进, 手术趋向于安全化, 内固定趋向于微创化, 使这类患者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争取以最小的风险, 获得最大的收益。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稳定髋关节, 减少髋内翻及卧床并发症发生, 减少病死率, 提高晚年生活质量[2,3]。手术方法选择除了要注意内固定维持时间及强度、关节是否达到稳定外, 更多还要考虑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对患者的影响。力争以最小的创伤恢复患者髋关节的稳定结构, 从而能在早期恢复关节功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内固定及关节置换, 内固定包括髓外固定及髓内固定, 前者有DHS、L型钢板等, 后着目前应用的最广泛的是Gamma钉, 无论在适应症、手术创伤、出血量、固定可靠程度等方面, Gamma钉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特别对于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伴有骨质疏松, 骨折又多为不稳定型, 髓内固定是较好的选择。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 由于术后患者可早期负重, 减少卧床时间, 还能避免内固定不良造成的骨不连及髋内翻畸形[4], 特别是对于具有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骨折, 且原已伴有严重骨关节炎的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但仍需慎重。

4.1 术前处理

需采取积极而又认真的态度。入院后常规行胫骨结节骨牵引, 早期牵引不仅能减轻患者疼痛、便于护理, 还有骨折复位作用, 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创伤。高龄患者多伴有多种内科疾病, 涉及心血管、神经、呼吸等多个系统, 术前必须对全身状况做正确的评估, 如患者能耐受手术, 强调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年轻人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 早期手术风险较大。而高龄患者往往外伤暴力不甚剧烈, 但全身病情复杂, 往往1~2周的卧床, 骨折断端不稳引发的疼痛, 患者恐惧心理, 食欲及睡眠质量下降等, 均可导致全身情况恶化。当然, 与家属的沟通显得十分重要, 除了要向他们了解患者受伤前的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等等, 对其一般情况有一个简要的评估;还要让家属知道手术的风险性以及保守治疗的危害性, 积极的手术治疗反而能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对患者以诚相待, 征得他们的信任。加强与麻醉科和内科医师的联系, 积极治疗各类内科疾病, 加强支持治疗, 提高手术耐受力。充分估计手术创伤的大小, 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 将手术风险降致最低。注意了解患者外伤原因, 排除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摔伤。同时还需注意致伤暴力大小, 认真读片, 排除肿瘤转移引起的病理性骨折。

高龄患者往往伴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外伤后应激情况下血糖水平进一步上升 (应激性糖尿病) , 而且糖代谢在不同应激阶段反映不同, 这种血糖控制常常十分困难, 即使正规胰岛素使用, 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 患者血糖水平仍较难控制, 这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 本组患者, 一般空腹血糖在11.1mmol/L以下时既可安排手术。往往术后, 骨折得到固定, 患者疼痛减轻, 心理状态趋于平稳, 血糖反而会易于控制。创伤后常导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容易受到继发感染, 围手术期更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创伤后全身系统处于高凝状态, 加之需卧床, 活动量减少, 更容易发生栓塞等意外。

4.2 术中处理

之所以高龄患者都选择Gamma钉固定, 是由于Gamma钉有以下特点: (1) 闭合复位, 半闭合穿钉, 微创技术, 不影响骨折端血供, 利于骨折愈合; (2) 所提供的是中轴固定, 应力分享, 因力臂短, 更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3) 手术标准化, 便于掌握,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创伤小; (4) 远近端交锁, 固定稳定, 早期可行功能锻炼; (5) 允许骨折断端滑动嵌插, 增加稳定性; (6) 适合于顺粗隆及反粗隆骨折, 适应范围更广, 特别是不稳定性骨折。因此, Gamma钉对高龄患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但Gamma钉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是术中患髋在内收情况下维持颈干角较困难, 手术要求有良好的牵引床, 外展位时牵引固定后, 在保持牵引状态下患肢内收, 同时患侧胸部安放支托支撑, 维持上半身向健侧倾斜, 从而更好的暴露进针点。术中良好的复位、正确的体位往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主钉插入时, 注意进针点的正确选择, 必要时可用咬骨钳开口定位, 可防止进针点偏移, 否则, 钉道与髓腔方向不一致, 不但会造成插钉困难, 还会引起骨质劈裂、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Gamma钉由于设计上的原因, 对于某些体形较小的患者, 往往觉得针尾突出很大, 操作时应注意保持正常颈干角, 颈干角过小除引起患肢短缩以外, 还会引起Gamma钉插入髓腔内距离相对短缩, 加剧了针尾突出。主钉插入深度也很重要, 要使髋螺钉轴延长线在股骨颈中下方, 确保髋螺钉旋入时紧贴股骨内侧皮质, 该处位于张力小梁与压力小梁交叉的下方, 骨质致密, 髋螺钉置于此不仅可以减少针尾的突出, 也减少了髋螺钉切出股骨头及松动的可能。还有利于内侧支持结构的重建, 加强股骨距的支撑作用, 减少髋内翻的发生, 促进骨折愈合。还需注意髋螺钉长度应位于股骨头关节面下方5~12mm处, 不能切入股骨头内上象限“危险区”, 否则会加剧内固定物切割股骨头, 甚至会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对于高龄患者, Gamma钉置入时, 不需扩髓, 在确保进针点准确的前提下, 主钉适度用力插入即可, 既减少创伤, 减少出血, 同时, 骨小梁被动压缩, 也增加了内固定强度, 还可避免术中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样, 髋螺钉旋入时也不需攻丝, 直接拧入即可, 这几点对骨质疏松患者很重要。术中侧位的观察也很重要, 注意前倾角对置钉的影响, 防止髋螺钉过度偏斜甚至穿出股骨头。

4.3 术后处理

对于高龄患者, 手术的主要目得是在于患者无痛情况下能早期活动, 避免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积极鼓励患者早期坐起, 下肢积极功能锻炼, 不仅能预防深部静脉栓塞形成, 利于髋、膝关节及肌肉功能恢复和骨折的愈合, 还有助于建立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该类患者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故强调晚负重, 特别是对于不稳定骨折, 过早负重易引起颈干角丢失、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本组病例完全负重均在12周后, 均无上述并发症发生。还要注意对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 包括药物、合理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等。对促进骨折愈合, 减少再骨折发生, 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 应采用全面、积极、有效的治疗, 而手术采用Gamma钉内固定, 操作简单、可靠, 创伤小, 适应范围广,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Koval KJ, Aharonoff GB, Rosenberg AD, et al.Hip fracture in the elderly:the effect of anesthetic technique[J].Orthopedics, 1999, 22 (1) :31-34.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66.

[3]Galanakis IA, Steriopoulos KA, Dretakis EK.Correct placement of the screw or nail in trochanteric fractures[J].Clin Orthop, 1995, 313:206-213.

[4]Chan KC, Gill GS.Cemented hemiarthroplastie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Clin Orthop, 2000, 371:206-215.

Gamma钉治疗 篇2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股骨髁上、髁间骨折以及多段股骨骨折60例,采取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41例,采取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15例,由于骨质粉碎严重且合并髁间骨折采取胫骨结节牵引治疗4例。结果效果不一,但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最好。结论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治疗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骨折固定术股骨逆行髓内钉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femur with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Methods femoral supracondylar intercondylar fracture, and femoral fracture in 60 cases, take the femoral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41 cases of distal femur, the support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15 cases of comminuted bone, due to serious with intercondylar fracture of tibial tubercle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4 cases take. Resultsthe effect is not one, but the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treatment had the best effect.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femoral fracture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reliable fixation of femoral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racture healing faster, less complications, is an ideal treatment method.

Key words:Femo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of femoral fracture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87-01 股骨髁上骨折为发生在股骨内外髁上5cm以内的骨折,一般为囊外骨折,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致伤。发病机制:股骨髁上骨折分伸展型和屈曲型,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伸展型骨折为膝关节伸展位受伤所致,骨折线由前下至后上斜行,屈曲位受伤时,可形成由前上到后下的斜行骨折,直接暴力作用下,也可发生横型或粉碎型骨折。常为粉碎型髁上骨折或经髁间粉碎型骨折。

1临床资料

近5年来我科收治该类患者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33例男性患者均为高坠伤、车祸、重物砸伤等高能量损伤,年龄在27-51岁青壮年。27例女性患者中仅有9例为车祸、重物砸伤等致伤,其余1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8-71岁老年患者,均为跌伤、滑倒所致,采取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例41,采取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15例,由于骨质粉碎严重且合并髁间骨折采取胫骨结节牵引治疗4例。

2治疗方法及效果比较

近年来,我科多使用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有部分患者采用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均采取大腿下段前外侧绕髌切口,两者相比较,前者须暴露股骨髁间窝,对膝关节囊损伤大,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后者差。

现将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综合比较如下:

疗效比较逆行带锁髓内钉股骨远端支撑钢板平均手术时间40—60分钟90—120分钟平均术中出血300—400ml500—700ml复位情况满意满意术中骨膜剥离较少较多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14个月

达骨性愈合最长术后24个月

达骨性愈合后期内固定松动无3例出现远端

松质骨螺钉松动膝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满意满意度较前者稍高内固定取出时的损伤轻微严重3讨论

基层医院治疗该类骨质曾经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块骨牵引、下肢石膏固定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位不佳、软组织嵌顿、对位未达功能要求、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长期卧床致褥疮、肺部感染等全身并发症等。后来开展了L型钢板、Ender钉或其他内固定物,然后外加石膏托保护,一般预后良好,亦有部分患者由于内固定不牢固,出现骨不连接和畸形愈合,导致患肢功能障碍。综上所述,采取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的患者,由于术中术野范围宽,暴露多,骨膜剥离多,导致骨折端血供受到影响,不同程度出现骨折愈合障该术碍,延长了骨折愈合时间,但由于该术式不打开膝关节囊,对后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而采取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患者,虽然由于膝关节囊开放,患者后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限制,但该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于老年患者及自身体质条件差,基础疾病多,麻醉风险大的患者,不失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何善海,陈剑明,郭斌.股骨逆行交锁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07,19.

[2]汤同军,杜小春,郑威伟.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海南医学,2007,18.

[3]何飞,黄河,王永年,吴迪,李世和,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23.

Gamma钉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a) 80 岁以下患者;b) 无明显骨质疏松;c) 伤前肢体髋关节活动能力正常;d) 单侧转子间骨折。

排除标准:a) 病理骨折;b) 受伤前无法行走或者活动能力差;c) 合并骨盆骨折及下肢其他部位的骨折;d) 患者存在严重内科基础疾病等手术禁忌证。

动力髋治疗组30 例, 男20 例, 女10 例;平均年龄 (75±2.6) 岁。Ⅰ型8 例, Ⅱ型7 例, Ⅲ型8 例, Ⅳ型7 例。摔伤16 例, 车祸12 例, 坠落伤2 例。左侧转子间骨折18 例, 右侧转子间骨折12 例;Gamma钉治疗组30 例, 男18 例, 女12 例;平均年龄 (74±3.2) 岁。Ⅰ型6 例, Ⅱ型9 例, Ⅲ型8 例, Ⅳ型5 例, Ⅴ型2 例。摔伤15 例, 车祸7 例, 坠落伤8 例。左侧转子间骨折20 例, 右侧转子间骨折10 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方面条件基本一致,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手术人员为我院创伤骨科20年临床经验的教授。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将患者仰卧位置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 术前需在骨科牵引床上复位, 对患肢伸直牵引, 轻度内收、内旋, 在C型臂透视下见位置满意后 (闭合复位时间不记录) 常规消毒铺单。手术采用股外侧大转子做长8~10 cm的直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阔筋膜, 分离股外侧肌。动力髋治疗组:用135°导向器引导下由股骨外侧向股骨头颈方向钻入克氏针, 正位位于股骨头中下1/3, 侧位位于股骨颈中央, 深度位于股骨头软骨下1 cm。打入克氏针时注意股骨颈的前倾角, 测量长度后选择合适的拉力螺钉, 沿导针用DHS钻孔扩大孔道, 丝攻后拧入长度合适的拉力螺钉, 钉尾与股骨外侧齐平。选择长度合适带套筒的接骨板固定股骨, 放松患肢牵引, 上尾钉使骨折断端加压;Gamma钉治疗组:用开口器于股骨大转子顶部稍偏前、偏内开孔, 插入导针, 越过骨折线进入骨折远端髓腔。经透视证实导针位于髓腔后扩髓, 选择适当型号的Gamma钉用手推入髓腔。在近端引导器引导下, 向股骨颈方向钻入导针, 要求导针正位在股骨距上方、侧位在股骨颈中央。选择长度合适的拉力螺钉置入, 钉尖距股骨头软骨面1 cm左右, 在定位装置引导下安放远端锁钉。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治疗, 所有患者手术前0.5 h开始应用抗生素至术后5~7 d。手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利伐沙班,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部感染, 手术切口常规引流1~2 d, 根据引流量小于50 mL拔除引流管, 术后14 d拆线。术后1周后可坐起活动, 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3周后患肢行CPM功能锻炼, 逐步进行髋关节主动伸屈活动;12周内不负重活动关节, 12周后根据髋关节X线片所示骨折部位的骨痂生长情况决定是否完全负重。

1.4 临床随访及疗效判定标准

随访方法:所有患者随访时采用门诊预约来院摄片和临床检查的形式, 并结合电话随访和问卷调查随访时间设为术后12个月, 以术后髋关节正侧位片等影像资料判断骨折愈合时间, 平均3个月的骨折愈合时间作为参考, 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患肢功能评价较好来证明此研究的目的。

主要观察指标:a)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b) 术后髋关节功能。

评估标准:髋关节活动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关节评分, 包括疼痛 (44分) 、功能 (47分) 、下肢畸形 (4分) 、髋关节活动范围 (5分) 等四项。满分100分, 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 低于70分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记录全部患者的手术时间 (平均手术时间从切开皮肤至关闭伤口计算, 闭合复位透视时间次数均不纳入统计) 及术中失血量, 随访术后12个月记录, 所有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两组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手术, 手术过程顺利, 所有患者术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记录、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复查髋关节正侧位X线。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采用门诊预约来院摄片和临床检查的形式, 并结合电话随访和问卷调查进行随访。60 例患者术后均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 无一例失访。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并发髋内翻2 例, 伤肢短缩1 例;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无并发症。两组均未出现感染、医源性骨折、髓内钉及锁钉断裂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端全部骨性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12±3.52) 周。术后12个月做门诊体格检查记录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见图1~4) 。

动力髋组和Gamma钉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的统计学分析, 动力髋组30 例, 手术时间 (86.87±7.79) min, 出血量 (295.13±19.62) mL;Gamma钉组30 例, 手术时间 (76.87±6.63) min, 出血量 (130.00±17.53) mL。两组在手术期间结果显示t=-3.874, P=0.001, 出血量结果显示t=-24.308, P=0.000, 说明两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统计结果显示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统计学分析显示, 动力髋组30 例, Harris评分 (82.47±3.83) 分;Gamma钉组30 例, Harris评分 (84.33±3.35) 分。根据Harris评分统计学分析显示t=1.420, P=0.167, 说明所有患者术后12个门诊体格检查记录的髋关节功能按Harris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差异 (P>0.05) 。

3 讨 论

3.1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

动力髋螺钉有静力和动力性加压作用, 是滑移式钉板固定装置与加压内固定装置的结合。加压螺纹可在骨折端加压, 由侧板和螺钉固定股骨干, 载荷由钉板传至股骨干, 有利于减少骨折处的剪力, 促进骨折愈合。术中螺钉置入位置是预防股骨头切割的主要因素, 我们术中尽量将螺钉置于正位股骨颈中下1/3交界处, 侧位位于股骨颈中轴上, 顶端位于软骨下1 cm, 这样螺钉沿着股骨距方向, 螺钉头部压力小, 可减少股骨头切割发生[2]。然而如果内侧骨皮质缺损, 则有可能导致应力集中, 内侧骨皮质压缩, 螺钉切割股骨头, 螺钉松动, 甚至钢板断裂极易导致髋内翻, 故应注意恢复内侧皮质的连续性。反转子间骨折的骨折线恰好位于进针点位置且螺钉于骨折线方向平行, 这类骨折则不适用于动力髋钢板, 选择髓内固定器械效果更好[3]。

3.2 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

Gamma钉作为髓内固定装置, 承力点为股骨干中轴, 无需重建内侧皮质的连续性, 缩短了力臂, 减少了弯矩, 能有效均匀传递负荷对抗缩短和旋转。用2枚股骨颈拉力钉承载, 分散了对股骨头的应力, 减少了张力固定物对股骨头切割而致髋内翻的出现, 提高了其抗拉、抗压尤其是抗股骨头的旋转力。在同样负荷下抗压、抗拉及控制旋转能力更好, 更符合生物力学特点。可承受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Gamma钉手术要点在于:a) 进钉点位置要正确。必须位于转子顶前1/3与后2/3间而不是卵圆窝, 以求与股骨髓腔处于同一轴线;b) 拧入拉力螺钉时应将患肢恢复至外展10°~15°的中立位置, 定位时一定要确保定位器连接紧密且应由助手扶持避免旋转;c) 尽可能沿内侧皮质向上进钉达股骨头软骨下0.5~1.0 cm处;d) 内锁钉也应到位以免近拉力钉与主钉之间发生摆动而影响颈干角, 再拧入远端交锁钉。防止了不稳定性骨折固定后可能出现的髋内翻及短缩畸形, 提高了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4,5]。Gamma钉的并发症如骨折端塌陷、螺钉切割股骨头等的发生与骨折端存在潜在的螺旋性与剪切力有关, 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更为明显。Gamma钉远端外侧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 这可能是造成迟发型股骨干骨折的原因。对于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的患者, 不宜过早负重, 迟发性股骨干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质与钉体弹性模量不同所致, 髓内钉远端应力集中, 因此骨折愈合后应及早拆除内固定, 以利于骨折愈合后期骨质改建[6,7]。通过对60 例病例的统计, Gamma钉手术时间短 (76.87±6.63) min, 明显少于DHS (86.87±7.79) min;术中可测失血量较少 (130.00±17.53) mL, 明显少于DHS (295.13±19.62) mL。但术后1年随访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来看, Gamma钉相对传统的动力髋螺钉术式并无明显优势。通过本组60 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 虽然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 但仍有部分患者活动能力达不到伤前水平[1,8], 这提示我们对高龄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全面评估、整体规划, 尽量选择创伤小的、恢复快的手术方法。

转子间骨折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髋关节的功能, 尽可能使患者恢复到伤前的生活质量。采取合适的术式, 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 尽量避免术中频繁透视、术后输血, 以及缩短卧床时间等可避免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然而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整体康复, 并不仅仅取决于术式的选择, 而与高龄、基础疾病及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 骨折虽然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的活动能力、体能恢复不能达到伤前水平, 这与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对于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两种内固定均可选择, 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更为简单, 费用比较经济;对于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反转子间骨折等不稳定型骨折及所有的稳定型骨折, Gamma钉具有手术快、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其生物力学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G amm a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 男38例, 女22例;平均年龄 (75±3.7) 岁。根据T ron-zo-Evans分型系统, 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交替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30例及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3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术后12个月采用H 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 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 (P<0.05) ;b)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并发髋内翻2例, 伤肢短缩1例。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股骨头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c) 髋关节H arris功能评分显示,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 2例, 良5例, 可3例, 优良率90.0%;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3例, 良5例, 可2例, 优良率9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动力髋螺钉、G amm 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G amm a钉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稳定性骨折, 两种内固定装置均可选择;对于不稳定性骨折, G amm a钉有生物力学上的优势。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Gamma钉,转子间骨折,内固定

参考文献

[1]He SH, Peng JY, Zhao X.The comparison of threeoperation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J].Zhongguo Gushang, 2009, 22 (1) :6-9.

[2]苟三怀, 王琪, 刘岩, 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 (附1037例分析) [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 9 (4) :319-322.

[3]吴学元, 马巍, 任国文, 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 2009, 15 (4) :277-279.

[4]岳晓东, 张海波, 白新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对比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16 (3) :213-216.

[5]Luo W, Yin L, Zhu X, .Treatments of geriatric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Zhongguo Xi-ufu Chongjian Waike Zazhi, 2009, 23 (10) :1209-1211.

[6]曾宪林, 周忠, 蒋林.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因素的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21 (1) :9211.

[7]刘欣伟, 苏佳灿, 管华鹏, 等.应用动力髋螺钉与Gam-ma钉治疗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前瞻设计的生物相容性随访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 (13) :2433-2436.

Gamma钉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61岁~87岁,平均年龄76.4岁。有内科并发症者28例(80%),术前生活能自理者27例,10例患者需要手杖等助步工具。35例患者均为摔伤所致的新鲜骨折。骨折分型参照Tronzo-Evans分类法:Ⅱ型4例,Ⅲ型21例,Ⅳ型7例,V型3例。无病理性骨折病例。术前采用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评分行风险评估,分为1~5类,分类越高,麻醉手术风险越大,35例患者中2类22例,3类9例,4类4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麻醉后平卧于手术牵引床上,患肢内收、内旋10°~15°,行牵引复位,用C形臂X线机透视正侧位大致接近解剖复位后,以大转子顶点为标记,向上纵向切开,切口长约3 cm,钝性分离臀中肌,用手探及大转子顶点及前后缘。C臂机监视下,大转子顶点处以尖锥开口器开髓,插入髓腔后,透视证明位于髓腔内,置入导针,沿导针扩髓,近端髓腔扩髓至12 mm.一般不主张扩髓。扩髓成功后手推将主钉插入髓腔,C臂机透视见主钉位置满意,在外置瞄准器引导下保持15°前倾角沿股骨颈方向内拧入拉力螺钉,螺钉尖端距股骨颈顶端软骨面2 cm,并通过GammaⅢ髓内钉尾孔拧入防旋螺钉后,置入远端锁钉。再次透视见骨折复位良好,无需放置引流,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术后第1天即行踝、膝关节主动活动及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训练。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0 min~90 min,平均60 min;出血量100~300 m L,平均120 m L;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经抗炎和对症治疗均治愈,未影响骨折康复。35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个月~8个月,随访6个月~24个月,未出现退钉及断钉病例,未出现畸形愈合病例。根据项良碧等[1]疗效评定标准,优2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达92%.

3 讨论

3.1 内固定物的选择及GammaⅢ髓内钉的特点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很多,如:多枚斯氏针固定、Ender钉、麦氏鹅头钉固定、AO角钢板、DHS、Gamma钉等。其中Gamma钉结合了髋螺钉和髓内钉的优点,更符合亚洲人股骨的解剖构形,力矩较短,抗弯应力强,固定方式与生物力学结构更符合股骨近端的应力传导[2]。骨折不稳定时Gamma钉对股骨距的加压应力增大,远端锁钉不会改变股骨的应力分布[3]。在骨质疏松的标本中Gamma钉比动力髋螺钉减少切割[4]。GammaⅢ髓内钉系统是根据Gamma钉15年的临床经验改进的第三代新型产品,配套器械可进行微创操作,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该主钉近端直径由17.0 mm改为15.5 mm,降低了股骨转子部骨质劈裂的发生率;生物力学方面认为Gamma钉将重量转至股骨距和抵抗载荷方面比动力性髋部钉有效;拉力螺钉螺纹区域及尖端切割槽设计加大了螺钉对股骨头内松质骨的把持力,降低了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切出的发生率[5]。

3.2 小切口GammaⅢ髓内钉固定的优越性

本组结果表明,小切口GammaⅢ髓内钉固定在提供足够稳定性的前提下较常规手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操作简单,损伤小;(2)手术时间明显减少;(3)术中出血少可以避免输血;(4)术后1周髋关节屈曲即接近正常,康复速度快;(5)手术切口较小,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3.3 手术要点

(1)尽管较常规手术创伤面积减少,但因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并发症,故术前仍需要对手术耐受性进行评估。(2)首先要使股骨矩解剖复位,恢复骨折的稳定性。(3)主钉的植入应在影像监视下进行,扩髓应缓慢,插入主钉应手推缓慢进入,不可使用暴力或锤击,以免发生骨折。(4)拉力螺钉在股骨颈内的理想位置应是髋关节正位片下拉力螺钉位于股骨颈中下1/3,螺钉距股骨头关节面下5 mm~10 mm,侧位片上拉力螺钉长轴与股骨颈轴线夹角小于20°[6].(5)不稳定型骨折、骨质疏松明显、高龄患者,应采用采用静态固定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性。(6)内固定物的取出,我们遵循黄公怡等[7]的原则,对于70岁以上的患者,在骨折愈合后,一般不建议取内固定,原因是内固定物的保留有利于避免再次创伤引起骨折。

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病死率较高,手术风险较大。闭合复位微创小切口GammaⅢ髓内钉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效果良好,综合来看其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内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尽早恢复患者原有的活动能力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项良碧,祖启明,张颖,等.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伤,2002,15(8):496-497.

[2]Leung KS,Chen CM,So WS,et al.Multicenter trial of modified Gammanai1 in East Asia[J].Clin Orthop,1996,32(3):146-154.

[3]Mahomed N,Harrington I,Kellam J,et al.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Gamma nail and sliding hip screw[J].Clin Orthop,1994,30(4):280-288.

[4]Haynes RC,Poll RG,Miles AW,et al.Failure of femoral head fixation:acadaveric analysis of lag screw cut-out with the Gamma locking nail andAO dynamic hip screw[J].Injury,1997,28(2):337-341.

[5]曹磊,纪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4):276-278.

[6]张经纬,张先龙.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7-11.

Gamma钉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例, 女38例;年龄60~89岁, 平均年龄 (71.5±2.3) 岁;左侧58例, 右侧32例;术前经X线摄片确诊, 均为闭合性骨折, 且均要求采用闭合复位。病因:交通事故41例, 坠落伤14例, 摔伤27例, 其他8例;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ⅡA型29例, ⅡB型40例, Ⅲ型21例;AO分类:31-A2型72例;31-A3型18例。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Gamma钉治疗, 全身麻醉, 取仰卧, C型臂X线机对股骨近端取其正、侧位片, 将患者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复位, 再内收内旋10°~15°, 于股骨大粗隆顶点向近端作一4~5cm大小的切口, 并钝性分离臀中肌至大粗隆顶端, 并在此偏内缘及梨状窝偏外缘的位置开孔, 根据X线片结果, 选择恰当的Gamma钉, 钻入导针并顺着导针将Gamma钉插入髓腔, 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主钉插入深度满意后, 在导向器引导下顺着股骨颈中线置入拉力螺纹钉和远端锁钉各1枚, 轻微活动髋关节, C型臂X线机透视无误后, 拧紧防旋螺钉, 上钉盖, 并常规放置引流、冲洗并缝合切口, 术毕。

对照组采用DHS治疗, 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仰卧位, 采取髋外侧入路, 牵引复位后于股骨大粗隆上2cm至股骨大粗隆下10cm侧方作一直切口, 钝性分离臀中肌至大粗隆顶端, 在股骨大粗隆下2cm左右用导向针定位, 在股骨头内恰当位置, 调整DHS三联孔扩孔器固定深度并扩孔, 安装合适的DHS螺钉并拧入股骨颈骨质中, 并用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满意后, 套上DHS钢板加以固定, 常规引流、冲洗并封闭切口, 术毕。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6~12个月, 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出现时间、临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疗效评定

(1) 骨折愈合时间以X线片显示粗隆间骨折线模糊或消失作为标准; (2) 骨折临床愈合以内侧皮质有连续骨痂生长, 患肢能负重且无疼痛作为标准; (3) 临床疗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为髋关节活动正常, 无痛, 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良为髋关节功能达到正常的80%以上, 有疼痛, 但能耐受, 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一般为髋关节功能受限, 有疼痛, 不能耐受, 且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差为髋关节功能严重受限, 重度疼痛, 内固定失败。临床有效率=优良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和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术中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随访6~12个月,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骨科多发病, 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5%~60%[2], 好发于老年患者, 宜早期手术施治, 以达到早期复位, 恢复股骨矩连续性, 并预防髋内翻畸形发生, 以保持良好的内固定, 便于早期活动,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

选择何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决定手术预后质量的关键。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法, 属于髓外固定系统, 可处理大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因其具有动力性和静力性加压作用, 并可使骨折沿着螺纹钉滑动而产生嵌压, 增强骨折端稳定性, 利于术后愈合, 但因其偏心固定的特点, 对于不稳定骨折内侧皮质缺损者, 则承重压力不能通过股骨矩传导, 容易发生螺钉弯曲或股骨头被切割等现象, 特别是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影响更大, 因此影响术后临床疗效[4,5]。

Gamma钉内固定治疗属于中央髓内固定系统, 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尤其适用于手术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Gamma钉远端横截面有三个叶瓣, 可与顶替弯曲面积拉力螺钉之间形成一个扭矩, 且位于股骨干中位轴, 利于均匀传递压力负荷, 使之固定牢固;此外其滑动螺钉置于髓内钉中心位置, 螺钉端部与髓内钉中心位置较短, 可减少弯距, 增强内固定性。同时, 该术式切口小,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并发生发生率低, 利于术后恢复, 但对于严重骨质疏松及较大骨折者不宜采用该方法[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观察组术中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随访6~12个月,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与DHS内固定方法相比,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更确切, 且损伤更小, 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早期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DHS治疗, 观察组采用Gamma钉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8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中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术后随访612个月,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DHS内固定治疗相比,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更确切, 且损伤更小, 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Gamma钉,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参考文献

[1]王耀阳, 刘安平.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 24 (5) :473-475.

[2]何跃文, 韩鹏飞.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 10 (8) :904-906.

[3]孙海钰, 王东, 施文军.DHS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1 (4) :274-276.

[4]刘艳辉, 吴荣光, 高凤梅, 等.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17 (6) :526-528.

[5]张磊, 吴震东, 刘丹.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当代医学, 2011, 17 (1) :101-103.

Gamma钉治疗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35例, 男14例, 女21例;年龄66~91岁, 平均 (75±2.5) 岁。平地跌倒致伤27例, 交通伤5例, 坠落伤3例。骨折按Evans分型:I型3例, Ⅱ型5例, Ⅲ型10例, Ⅳ13例, V型4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有内科合并症者26例, 其中高血压病12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6个月以上者2例, 糖尿病7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5例。伤后4~26h手术者9例, 伤后3~5d手术者21例, 伤后9~12d手术者5例。

1.2 方法

术前准备:入院后即请相关科室会诊, 全面检查患者心、肺、肝、肾功能, 血压、血糖情况。急诊手术患者必要时行胰岛素持续泵入, 控制性降压处理, 严格监测血糖、血压水平。择期手术患者常规行皮牵引、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 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 待血糖、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 患者全身状况良好再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患者平卧于骨科牵引床上, 患肢伸直牵引内收、内旋10~15°, 健侧肢体尽量外展, C型臂机监视下闭合复位并使骨折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取大粗隆顶点向近端水平切开4~7cm, 钝性分开外展肌, 触及大粗隆顶点, 自大粗隆顶点的前1/3和后2/3交界处, 用棱形锥穿透皮质, 进入髓腔, 置入导针, 经导针置入Gamma钉, C型臂X光机透视下探查骨折位置, 经近端导向器钻入2枚克氏针, 经克氏针锁入近端拉力螺钉及防旋钉, 同法锁入1枚或2枚远端锁定钉。围手术期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生1周, 术后第1天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 并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CPM进行肌肉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及非负重主动功能锻炼。4周后扶持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 8周后根据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 达到临床愈合后逐渐负重。

2 结果

本组35例, 手术时间45~110min, 平均65min, 术中失血80~150m L, 平均125m L, 切口均一期愈合。35例患者均获7个月~5年随访, 平均19个月, 术后3个月发生头钉切割致内固定完全失效1例, 术后13个月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 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后痊愈, 余33例经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5~6.5个月, 平均3.5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1], 优27例, 良5例, 中1例, 差2例, 优良率91.43%。

3 讨论

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现了微创理念, 手术切口小, 手术所需时间短, 创伤小及术中出血少, 且能早期负重活动, 减少因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 从而降低髋部骨折后的死亡率[2]。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110min, 平均65min, 术中失血80~150m L, 平均25m L, 骨折愈合时间2.5~6个月内愈合, 平均3.8个月, 无一例因卧床致死病例。

股骨头钉切割主要与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以及内植物的放置相关。如果骨质疏松严重, 骨折复位不佳, 拉力螺钉置入位置位于股骨头的外上方, 则易于发生头钉切割。笔者主张将下位拉力螺钉置于股骨颈的中下1/3紧贴骨皮质上缘位置, 并主张早活动而晚负重, 以尽可能减少头钉切割的发生。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极少发生股骨头死, 笔者认为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与高能量损伤、有无合并股骨颈骨折以及骨质量相关, 与手术的相关性如何需进一步随访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笔者认为可不经扩髓而直接插钉。而对于骨质质量较好髓腔直径较小者应进行充分扩随, 否则容易发生骨劈裂。一般情况下远端需扩到12mm, 近端需扩到17mm。

参考文献

[1]Harris W H.Traumatic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 Treatmeant by mold 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 1969, 51A:737~755.

Gamma钉治疗 篇7

关键词:股骨,骨折,动力髋螺钉,Gamma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骨折之一, 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与Gamma钉治疗, 笔者对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以探讨更佳的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 其中, 男性45例, 女性27例;年龄58~72岁, 平均 (65.5±5.0) 岁;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 其中, 跌伤34例, 交通事故伤23例, 其他致伤15例;Evans分型为Ⅰ型32例、Ⅱ型21例、Ⅲ型15例、Ⅳ型4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35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Gamma钉治疗的37例作为观察组,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型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 术前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3~10天, 完善各项检查,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作外侧切口显露股骨大粗隆及股骨骨折部位, 在大粗隆顶下方安放颈干角定位器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经定位器向股骨颈方向钻入导针, C型臂确定导针在位后, 钻入攻丝, 选择合适长度的动力髋螺钉固定, 活动患髋关节, 以确定骨折固定满意, 并放置引流管。观察组采用Gamma钉治疗, 患侧均行胫骨结节牵引2~4天,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肢伸直位并内收、内旋, 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 透视确定复位效果满意后固定患肢, 从皮外触及大粗隆, 由大粗隆顶点开始向近端纵切口显露出大粗隆顶点, 经阔筋膜张肌达股骨大转子顶点, 用开口器于大粗隆顶端处钻透皮质, 插入导针, 在C臂X线透视机下观察导针位置满意后, 置入Gamma钉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抗凝治疗。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治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其中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优:髋关节不痛, 下肢活动好, 生活自理。良:髋关节轻痛, 下肢活动好, 扶单拐行走, 生活自理。一般:髋关节痛、活动较受限、扶双拐行走、生活部分自理。差:髋关节痛、活动受限、无法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均在SPSS13.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37例患者中优19例, 良13例, 一般4例, 差1例, 临床优良率为86.5%;对照组35例患者中优15例, 良8例, 一般9例, 差3例, 临床优良率为65.7%,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 (4.5±1.5) 个月, 对照组为 (5.5±1.0) 个月,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针道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7%;对照组发生针道感染1例、脉血栓形成1例、肺部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8.6%,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 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 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加,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 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因此骨折后愈合连接一般不成问题, 主要问题是有发生髓内翻的趋势, 形成畸形连接, 造成跛行, 并由于承重线的改变, 可能在后期引起患肢创伤性关节炎[1]。目前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被广泛接受, 而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维持骨折的稳定性, 促进骨折愈合, 使患者可以早下床活动,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 虽然其具有静力性加压作用, 且有动力性加压作用, 在骨端吸收压缩的同时能起到加压及牢固的内固定作用, 但该方法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失血量多, 且容易因髋螺钉的松动、移位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3]。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Gamma钉治疗, Gamma钉是一根带锁髓内针, 其可以斜穿一根通过股骨头颈部粗螺丝钉, 因主钉通过髓腔, 从生物力学分析, 力线离股骨头中心近, 因此, Gamma钉股骨内侧可承受较大应力, 可达到早期下地负重的目的, 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4]。另外, Gamma钉力臂短、弯矩小, 局部加压更直接, 且切口小, 利于康复, 因此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可见,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更为满意, 且愈合所需时间短,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1]胡晓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后并发症分析[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 21 (1) :56-59.

[2]熊伟, 李锋, 夏仁云.AO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复杂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 2004, 20 (5) :451.

[3]周锦年, 高剑锐, 路通.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75例报告)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12 (2) :56-57.

Gamma钉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女24例, 年龄42~78岁。左侧30例, 右侧2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 压砸伤14例, 坠落伤10例, 其他6例。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DHS) 和对照组 (Gamma钉) 各28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Evans分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以动力髋螺钉 (Dynamic hip screw, DHS)

内固定侧侧方直切口, 大粗隆顶点下方2~2.5cm水平, 内固定导针采用股骨颈干角定位器在外侧皮质前后位的中点打入, C型臂X线机定位, 正位沿股骨颈长轴, 平行股骨距。侧位于股骨颈长轴的正中来测量导针打入长度, 置入螺钉长度是导针进入长度减去超出股骨头骨质长度再减去10ram, 扩孔;攻丝;置入螺钉;金属板。可加用抗旋转螺钉增加DHS滑动钉抗旋转能力。实内固定位置及骨折复位情况, 满意后, 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和分层缝合。

1.2.2 对照组以Gamma钉内固定

取大转子上方长约4~10cm纵形切口, 显露大转子尖部, 定点开口在其顶端前1/3偏内侧, 用手轻轻的把适合的Gamma钉旋转推入, 尾端平大粗隆顶部, 长度合适的股骨颈拉力螺钉两枚被拧入[2]。

1.3 疗效标准[2]

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随访:根据Harris评分[1]:优:术后患者髋部外形无畸形, 肌力无减弱, 无疼痛, 髋关节活动无障碍, X线片显骨折愈合, 无髋内翻, 良:患者有轻度疼痛, 自觉肌力减弱, 患髋活动略受限, X线片显骨折基本愈合, 颈干角减小, 但在正常范围;可:患肢活动时疼痛, 肌力减弱, 患髋活动受限, X线片显骨折基本愈合, 颈干角略<1100。差:患髋活动及行走时疼痛, 肌力减弱, 活动受限, 患肢短缩, X线片显骨折愈合不良, 髋内翻。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3~l4个月。两组手术观察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术后3~5个月内每月复查X线片, 其中观察组28例骨折患者无一例创口感染发生, 1例并发症主要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对照组28例骨折患者2例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2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术后对两组的管关节功能的恢复进行Harris评分, 两组Harris评分比较见表3。

由表2可知,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多, 出现并发症多,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表3可知, 观察组Harris评分的总有效率89.3%,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2.9%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两组疗效相似。

3 讨论

手术治疗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被采取, 随着内固定材料与方法的改进, 进行手术治疗时, 不同的内固定方法现在多被采用。

DHS是一种内固定装置, 它由近端内螺纹、远端内滑杆的1枚粗螺纹钉, 尾部加压螺丝钉, 套筒侧钢板、钢板螺钉共同组成, 适用于Evans分类第一类骨折 (顺粗隆间骨折) 。据AO长管状骨骨折分类方法, DHS对Al和A2型骨折有静力性、动力性加压作用, 骨折两端可被DHS内固定紧密嵌插, 维持骨折轴向嵌压, 同时轴向滑动加压通过负重产生使骨折断端稳定接触。髋内翻能有效地被手术直视下重建和恢复小转子内侧和后侧骨质的接触和连续性防止。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可早期下床负重活动, 这对老年患者早期离床和减少因骨折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3]。但DHS的缺点是术中骨膜损伤相对较大, 广泛剥离软组织和破坏血供[4]。

属于髓内固定系统的Gamma钉有着较大的坚强性、稳定性, 位于髓内的主钉与股骨头紧密相连, 远端锁钉力臂较钉板系统显著缩小, 湾矩减少, 有力地对抗短缩和旋转, 对骨折端有较强的内固定作用。Gamma钉治疗粗隆间骨折, 尤其对不稳定型骨折比DHS固定更坚强, 且远端交锁钉有较强的抗旋转能力[5,6]。但对于股骨大粗隆部较完整, 骨折尚稳定者, 宜选用DHS固定术, 因其固定可靠, 支撑力和抗弯力均较强, 不仅能防股骨头旋转, 还可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本组资料显示, 观察组应用DHS内固定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多, 出现并发症多, 且其Harris评分的总有效率89.3%,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2.9%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05) 。

以上说明, DHS内固定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建议对于股骨大粗隆部较完整, 骨折尚稳定者, 宜选用DHS固定术;而对于粉碎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及逆粗隆间骨折宜选用Gamma钉治疗。另外, 上述资料与所选择病例数的样本数过少也有一定的关系, 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入选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DHS) 和对照组 (Gamma钉) 各28例, 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多, 出现并发症多,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Harris评分的总有效率89.3%,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2.9%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DHS内固定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建议对于股骨大粗隆部较完整, 骨折尚稳定者, 宜选用DHS固定术;而对于粉碎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及逆粗隆间骨折宜选用Gamma钉治疗。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 (DHS) ,Gamma钉,并发症,Harris评分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708.

[2]张鹏, 李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26) :3407-3408.

[3]邱桂斌, 周春晖, 赵金伟, 等.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 2010, 16 (9) :1043-1046.

[4]刘德云.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08, 1 (14) :21-22.

[5]李永忠, 柳景红.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3) :227-228.

上一篇:升主动脉夹层下一篇:应变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