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活动

2024-08-20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共12篇)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 篇1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 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快乐中学习, 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 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 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 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我国的活动教学先后在课外活动、活动课、活动、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但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 以活动为纽带,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 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 以活动为基本方法, 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 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 “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 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 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 既要动手, 又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 探究于游戏之中, 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 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喜欢探索, 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 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 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 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的活动, 为了赶进度, 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 学生自行开展, 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 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 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 在“动”中学, 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 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 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 设计好“动法”, “激活”学生。

1. 寻找“动点”

“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 激发学生“动点”。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 所以, 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 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 学会生活。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 激发“动点”。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 多动脑筋, 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 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设计“动法”

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 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可设计几类活动。

(1) 游戏类。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 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 学生快乐学习, 快乐发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

(2) 制作类。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 “十指连心”, 手巧才会促进心灵。在课堂上, 我们设计许多制作活动, 如:细胞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 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 等等,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 探究实验类。在课堂上, 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 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 而且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 以及不盲从, 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课程中生物学科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它的结论中, 更在于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知识永远是一条河流, 它在不断地演变、充实和发展, 只有通过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获得。只有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 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作为非中考科目, 学生学得轻松, 乐学、爱学。

三、存在问题

1. 教师的知识与能力

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 因此活动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 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2. 课堂组织

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 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扩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活动中学生情绪激昂, 教师如果组织不当, 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 忽视学习目标思维内化活动。我们要做到形、神结合, 形散而神不散。师生需要默契, 教师更需要有较强组织能力。

3. 课堂评价

由于不同班级, 不同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兴趣爱好也有差异, 从而导致在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学进度与产生效果产生一定差异。因此, 在活动中如何及时、科学地评价课堂活动化教学效果, 具有一定困难。

综合上述,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生动活泼地去探索, 积极热情地去交往, 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入研究各种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 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 篇2

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来说,属于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若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那么学生对于一些难点知识无法有效地理解,这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渐降低,并且会产生厌倦的心理,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有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精心设计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做好问答教学,那么首要做好的便是精心设计问题答问,以此来激发学生心中的好奇心。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开放性以及发展性,学生能够针对这个问题联想到新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不断的.思考。同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学习与思考。并且教师设置的问答活动必须要结合教材所讲内容,教师要做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思维中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框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难以理解的概念,例如:在进行空间直线的讲解中,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则是属于一项教学难点,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相关的模型,以此来让学生进行观察,之后提出问题“a与b,c与d所成角相同,那么是否表示其相互位置一致?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否涉及一条线段,并且这条线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样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学生进行思考,最终会逐渐理解公垂线段相交、共垂等特征,从而来掌握寻找两条异面距离的方法。

二、做好问与答技巧的研究

首先对于提问的技巧来说,教师可以从解题入手,同时也可以在中间切入,在结尾处也可以进行提问,并且采取的形式也十分的多样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在进行提问中,必须要选择良好的提问对象,首先要面对全体成员,教师在进行发问难度上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能够循序渐进。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合理的问题结构,以此来保证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教师在提问中必须简洁明了,能够让学生直接掌握其本质,同时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当,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做好导问以及试答

对于导问来说,主要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明确问答活动需要解决的难点,要去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且针对导问的功能来说,可以将其分为提示性以及导向性的导问。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试答则是代表学生尝试性回答,对答案不够肯定,并且留有思考的余地。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利用导问来引导学生进行试答,最终来突破难点知识,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进行《幂函数》的讲解中。

四、周密组织好问答活动

教师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问答活动的组织,那么必须要对教材中难点以及关键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理解以及思考,从而来把握住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教学难点较多,教师要克服所有的问题,选择一些有利于语言交流并且趣味性较强的教学难点,来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来选择出一个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进行问题的发问。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中适当地引入问题,以此来取得最佳的效果,并且创设相关的问答情景,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活动 篇3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德育活动 探讨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1. 课堂教学中蕴含德育

1.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等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1.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教师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然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但教师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2. 课堂教学定位在育人高度

2.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问题常常是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我们来思考一下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做法。他从教育对象以及人的整体性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把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他的语文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而是一个“大语文”。他站在培养21世纪人才的高度,使整个社会和课堂息息相通,他把教育学、心理学、信息论、控制论引进课堂,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他加强了德育、智育、体育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加强各科教育之间的横向联系,贯穿在“知情行恒”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等一整套新的教育方法,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片新天地。而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民主和科学。他尊重每一个学生,他用民主的方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可以自由来去的桥梁,在学生的心里培养了一个终生相伴的老师。他把学生看作是自己教学的助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自主意识。他以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帮助人为己任,他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精深的知识功底来影响教育着学生。他的学生说:“我们没有了考试的压力,拥有了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分数的命根,拥有了自信的品质和良好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渐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起以建构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思想,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就会被真正开发和显现出来了。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 篇4

1、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在易于沟通的交际情境中运用大量具体的素材、视觉提示、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手段把语言要素嵌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交际任务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课堂活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课堂游戏,如“击鼓传花、拍苍蝇”;二是各种任务式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制作生日贺卡等。

2、理论基础

1)交际教学法理论又称“交际语言教学”,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教学法。该理论突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需要居于重要位置,创设交际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否定结构主义机械化、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活动,自我协调及主动找寻是其特色。[2]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依据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剌激学生的认知欲望,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使其从中得到提高。

二、课堂活动的价值

1、丰富教学手段

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在各种语言要素的教学中插入课堂活动,以提高新课和复习旧课的趣味性。尤其对于汉语零基础的学习者,如进行语音教学时可设计“语音过河”、“举声调卡片”等活动。词汇教学时,可创设语境,引入、讲解新词语,设计“拍苍蝇”、“传音筒”等活动。语法教学时,应注意词块教学,避免后期出现词语搭配偏误,可设计小组互练,再请其他学生对此进行报告。

2、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活动,能为学生创造更多运用汉语交际的机会,使学习者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大学汉语塔吉克文版》第11课《去超市怎么走》关于“问路”的内容,教师可布置桌椅的位置,让学生闭上眼睛,其他学习者用新知识为其指路,寻路的学生则需认真听辨,以到达目的地。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幅地图,据此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在使用目的语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感受到学习汉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其交际能力的发展。

3、活跃课堂氛围

教学中一般会遇到学生开口率低、教师提问冷场等问题,课堂活动则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活动中更自由,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和同学们操练新知识。同时,在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团队友谊。

三、设计要素

1、教材

1)教学目标

课堂活动要结合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师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任意设计课堂活动,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活动为无效的课堂活动。

2)课程体系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汉语课时量、教学进度等因素均影响课堂活动的内容和频次。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适当组织课堂活动,如果教学任务量重,则不宜过多的开展。

2、学生

1)年龄

设计课堂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兴趣。针对小学生,可设计简单易行的活动,方便解释、操作。对大学生或成年人则要提高活动难度,避免活动过于简单无趣而失去其意义。

2)汉语水平

不同汉语水平的课堂,其活动也应有所区别。零基础的汉语学习者掌握的词汇量较少,教师不宜组织复杂的课堂活动,因其活动规则较多,涉及的词汇量也就较多,可能导致原本应该突出教学内容因为过多的解释规则而受到干扰,从而无法开展活动。

3)参与人数

要根据活动所需的学生人数或小组数决定活动形式。两人组、多人组或全班组,在不同的课堂活动中有不同的需要。两人组,可以保证每个学习者均有开口机会,但是比较费时。全班组在提高活动效率的同时,却由于人数较多,而不宜控制活动进展,容易发生秩序混乱的情况。

3、教师

同样的课堂活动,不同性格或教学风格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在设计、组织课堂活动时要注重对其改造,将其与自身教学风格相融合,为己所用,以便控制课堂活动。

四、组织与实施

1、活动前

1)活动目的

活动都有其目的。机械性训练还是交际性训练、语言游戏活动还是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活动要明确其目的。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应对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得体性予以更正。

2)活动方式

活动方式的选择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开展活动;同时,同一活动目标又可以结合不同的训练形式来实现。总之,形式应有助于内容的深化。

2、活动中

1)组织阶段。教师要提前讲授知识点,使学生具备活动所需的汉语知识。同时,要讲解具体活动规则。零基础汉语班级中,教师可安排若干汉语较好的学生来配合演示活动的具体步骤。

2)实施阶段。首先要以有效的方式分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游戏式分组,如“找成语”游戏,将每个汉字写在卡片上,每人均需找到剩余的3个字,以此结成小组。座位分组,根据座位方位情况分组,可以左右分组,也可以前后分组。教师分组,如果活动有难度,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汉语水平、性别等因素。自愿分组,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成员。

3、活动后

活动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也可采取“学生发言——教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完成从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另一方面,为后续的课堂活动提供经验教训。

五、小结

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汉语知识,而且也使其学会了如何使用汉语进行交际。这种语言和行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贯穿整个语言学习过程、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零基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巍等.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技巧教学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 篇5

【摘 要】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更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学前教育是开发幼儿智力和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领域中也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幼儿的教育中,手工课是一门必修课程,手工活动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幼儿手工课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并就手工教学活动在幼儿教学中的开展展开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手工活动;幼儿教学;应用

幼儿时期是开发儿童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手工活动是具有一定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在幼儿教学中开发幼儿思维活动的重要教学方式。因此,加强手工活动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幼儿手工课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选择素材时明确目标

在幼儿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学素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选择素材时首先应明确教学的重点方向和内容,这样才能明确选择素材的目标,尽可能的选择适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素材,以便于更好的开发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由于手工课程的材料多种多样,教师在选择素材时首先应对幼儿的接受能力进行评估,然后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向幼儿介绍其形态和用途,由简到难,逐步推进手工课的进程。然而在幼儿的手工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教师让幼儿完全模仿的现象,导致客观条件稍微出现一些差别时,幼儿便不知如何是好。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一味让学生模仿制作过程,会导致幼儿在手工课程中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开发,甚至容易扼杀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手工教学课程中应正视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手工活动制作方法的传授者。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好教学的范围,教授幼儿手工制作的手段和方法,让其自由的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手工教学的目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幼儿在手工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制作作品的引导,能培养其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动手能力。幼儿将所观察到的景象经过感受和理解,在进一步的分析中通过手工制作表现出来,能强化其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因此,在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幼儿主动去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还要引导其将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手工教学活动中,幼儿想要通过手工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前,需要在脑内进行设计和构思,例如剪纸、折星星、拼图等活动,在各种手工制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设计构思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的幼儿手工教学活动

教师在进行幼儿手工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定活动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其中。因为手工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剪纸、装饰、插画、捏泥巴等,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除了教导幼儿手工操作的方法,还应锻炼其动手能力。教师在进行手工制作活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等形式,以此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增强课堂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组织各类手工教学活动时,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挖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获得相关经验,树立自信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剪纸活动中,幼儿更喜欢形象夸张、色彩鲜艳、装饰效果明显的剪纸作品,因此,教师可引导幼儿去欣赏更多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从而使幼儿在进行剪纸创作时发挥更多的想象。幼儿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在我园的手工室里,挂满了老师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有神态各异的小动物,有不同风格的窗花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引来了孩子们关注的目光,纸能剪出这么多漂亮的东西啊!“我也想学剪纸”、“我能剪出什么呢”、“让我试一试吧”,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加强了幼儿之间的交流,还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此外,还可开展“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家里的旧塑料袋、吸管、易拉罐、毛绒线、饮料瓶、小布头、丝袜、旧报纸等,这些看似没用的废弃物品,其实是很丰富的手工材料。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利用这些废弃材料开展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如:“服装发布会”、“ 青花瓷”、“纸盒机器人”、“纸杯娃娃”、“创意玩具”等,让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此产生了成就感、满足感。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让家长也走进了幼儿园的课程中,更增强了手工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三、结束语

手工教学活动是激发幼儿创造性、培养其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的选择教学素材,不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使手工教学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分析课堂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 课堂活动;教学;作用

一、课堂活动的内涵和特征

(一)课堂活动的内涵

课堂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活动主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点,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活跃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参与过程中大胆创新,敢于试错,不断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答案,从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课堂活动从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在整个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着很大的区别。对学生来说,他们是课堂活动的核心,也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区别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会在课堂活动中,融入并且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领悟教学内容之后关乎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换句话说,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活动的主要作用不是主导性的,他是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或者说是一个教练,只是指导并不参与。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以及活动设计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二)课堂活动的特征

课堂活动作为一个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具有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特点。

首先,课堂活动具有互动性的特点。谈到互动,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活动的实施不是单方向的。它包含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当然还会包括学生、教师和整个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教师会在互动过程中进行语言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从而使学生树立参与活动的信心,让课堂活动绽放生命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既是教学相长的奇妙过程也是学生发现并挖掘自己潜在能力的过程,这种互动表现在活动参与者语言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还有情感的付出和回报。所以,这种互动性是课堂活动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其次,课堂活动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的特点。有人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教学的实施应该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计灵活的教学方式。课堂活动和以往的教条式的教学方式不同在于它的机动灵活性非常强。课堂活动实施的场地灵活,不受教室场地的限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深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在一个敞开的环境全心,全程的参与,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愉悦心灵。同样,课堂活动的互动也是有很大的灵活性的,可以通过过往的面对面的互动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也可以采取远程视频的方式,很多学校借助目前比较盛行的微信来进行互动和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和过往的以学业考试结果作为学生评价尺度方式的不同,课堂活动的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更好的有利于学生活动积极性的培养和提高。

再次,课堂活动的体验性非常强。在教育界,最近有一句话引起了不少教师和专家的关注,那就是:看一看,摸一摸,等于二十二倍的说。英语教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他的记忆会保持一段时间,如果让他参与进来,他就会有可能终生不忘。所以在越来越提倡体验式教学的年代,课堂活动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模式,不再是“一言堂”也不再是“赶鸭子上架”。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是课堂活动重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体验者。在这种融入的气氛中,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切磋,好一派和谐的教学场景。

最后,课堂活动还具有全体性的特点。自从班级授课制实施以来,我们在感受到它的集体集中式教学的效率的同时,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参与到这种教学环境中来。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更谈不上,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但是,课堂活动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一方面教师可以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进行更多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气氛比较活泼,学生不会象以前一样因为教师的严肃和课堂气氛的紧张而不敢发言,反而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和表现。因为在课堂活动中,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学生能够完整的参与则远远超过完美的表达。

二.课堂活动的具体设计和意义

(一)课堂活动的具体设计

一般来说,根据现行的课堂活动设计方案,有以下几种课堂活动设计的主要形式。

1.围绕主题式课堂活动设计

这种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实际的教学资源的准备程度,让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比如,关于PM2.5,可以让学生整理相关的新闻报道,做一个天气的预警,其中包括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潜在的威胁和伤害,以及防治的一些方法。

通过这种围绕主题的课堂活动设计,会帮助学生不断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以及建立问题解决的反应机制,也就是说:我是问题的中介者,让学生不断在活动中逐渐培养社会责任感。

2.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

表演会增加教学的艺术性。因为表演是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或者概念进行通俗化的解释。以英语为例,语法和单词可以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两个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很多学生反映语法听不懂,单词记不住。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则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比如,我们在单词记忆方面设计了“我来做,你来猜”的活动,很多学生發挥表演的潜力把单词的意思表现的惟妙惟肖。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单词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中,有角色扮演的的素材,我们会尝试进行角色演绎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角色演绎的活动中来,并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角色演绎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细致的角色人物的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进行扮演。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表演效果进行恰当的评价,帮助领悟材料内容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 )课堂活动的意义

课堂活动的意义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课堂活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众所周知,中国著名的两弹元勋钱学森曾经在弥留之际问温家宝总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一直在本土培养不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答,但究其一点是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尽人意。尤其是最近山东财经大学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慷慨指出:你们的论文如果是抄袭,那你的未来将会是拷贝。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可以非常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创新。

其次,课堂活动会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传递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如何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科学有效的传递给学生呢?在教育界,有这么一句广为传颂的话,那就是,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他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这一句话又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作为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英语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一方面,将所学知识用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教授。另一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所学的业务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去领悟和鉴别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结语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只有鼓励创新,我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作为新的教学方式,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将会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浙江: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7

随着二期课改步伐的加快, 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改革的新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课堂教学必然要求“旧貌换新颜”, 即彻底颠覆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改变沉闷、中规中矩的课堂气氛, 强调“让课堂回归学生, 让学生尽情表演”。老师要扮演的是“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角色, 从而使语文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接触初中语文教学的时间不长, 整体的感觉是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教学参考》中的课堂教学设计传统、古板, 过多地强调对教材内容的讲析却忽略了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感受, 缺少活力的课堂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造成学生对于中国本土文学、文化的淡漠甚至排斥。如何让学生在思想上回归本土文化?如何在各种现代新兴文化的冲击下把学生的视线拉回到中国文学上来?我开始思考:学生其实并不喜欢正襟危坐的接受知识灌输, 也许可以尝试以活动为载体, 结合课本的内容, 进行“动与静”的优势互补, 创设灵动的课堂环境, 从而追求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理论阐述:

“活动式语文教学”, 是一种以活动带动学习, 以“主动感悟”代替“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舞台, 不断变换活动形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参与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实践想象的平台, 展示才能的舞台, 让语文的学习变为一种体验式、主动式学习, 甚至让学生成为教学现场的设计者, 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力求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这种模式所要实现的目标是让活动成为课堂上跃动的音符, 激活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不再是被迫完成的任务,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快乐体验的过程, 学习者最终得到的将是知识与情感上的双重收获。

(一) 丰富的活动可以吸引学生, 让语文的课堂保持新鲜感。

孩子的天性都是天真活泼、好玩好动的, 而沉重的学习生活抑制了他们的童性。语文课堂本该是研习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 但在很多学生眼里却更像是樊笼, 陈旧的教材内容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时代、背景的不同, 更使他们无法理解书中的内容, 思想、思维都受到了约束和限制, 学生始终是在被动中接受语文知识的传输, 而这种浅层次的认识不可能使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主题, 更不会产生深刻的情感感悟。

针对语文传统教学中的弊病, 不少教育家都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快乐学习, 自由想象”, 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堂, 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呢?“活动”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工具。分角色朗读、体会交流、情景表演、小组比赛、接龙游戏等这些不同的活动形式, 都可以适当的插入课堂教学中, 真正的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摆脱沉闷、程式化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彻底的放松, 激活他们的潜在的表演细胞,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习的惊喜, 让死板的内容依托活动鲜活起来, 让语文的课堂摆脱死气沉沉的气氛, 保持新鲜感。

(二) 丰富的活动可以让课堂变为展示的舞台, 激发学生的灵感与想象力。

不同于理科的教学, 语文学习中对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因此要求教师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感知能力。对于文章内容的讲授, 教师不能一味灌输前人的理论, 否则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养成惰性, 不愿思考, 脑子里只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这样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张扬。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类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思考, 放开去想, 不要受约束, 在活动中表达自我主张。

朗读是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悟, 如果采取“教师范读”或“集体朗读”的方式, 则会显得比较机械, 大部分学生不会有参与其中的感觉。例如, 在进行古文教学时, 如果文章是以写人为主, 有大量的对话描写时, 则可以尝试分角色表演式朗读, 分古今汉语对照式朗读, 教学效果就会大为改观。记得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时, 我做了个试验。首先, 我让同学自己举手来朗读全文, 结果, 课堂里寂静无声, 竟然没有一个主动举手的同学。接着, 我说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秦王、唐雎的对话, 课堂里马上活跃起来, 不少同学跃跃欲试, 甚至有女同学抢着要反串秦王或者唐雎。在朗读时, 其他没有参与的同学也能认真地听读, 并积极指出他们读得不到位的地方。然后, 我又说, 再请同学上台表演式朗读全文, 这下, 更多的同学蠢蠢欲动, 甚至有同学举起了两只手, 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上台的同学即兴发挥, 模仿古人的语气对话, 竟然也能把“霸道却胆小怕死”的秦王, “机智沉稳”的唐雎演得像模像样, 下面的同学则看得津津有味, 这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人物分析做了最好的铺垫。最后, 为了完成文意的疏通, 我又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演绎新版本, 这下, 同学们的兴趣更高了, 平日里让学生头疼的翻译也在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改变, 就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何乐而不为呢?

角色表演是一种趣味性的活动, 也是一种把书本内容变“活”的绝佳教学手段。长期以来, “一讲一听”的语文授课模式, 让学生感到语文课太乏味, 即使遇到好的课文, 也因为学生心理上“先入为主的抗拒感”而遭到排斥。那么何不尝试一下, 把课堂变成舞台, 让学生走入课文中, 变身为文中的角色, 成为语文课堂上的明星,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在教授小说体裁的课文时, 往往觉得课时太少, 篇幅太长, 而人物众多, 性格的分析又较为复杂, 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小说主题。于是, 我试图探索一条“捷径”, 以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抓住文本的精华之处。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 我为学生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一是小组讨论出一份合理的课文内容板书, 二是自由组合演绎文中刻画人物角色的最精彩的片断。以往学生都是习惯性地拿起笔把我设计的板书抄到笔记本上, 课文学习完, 板书却没有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 我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出课文的板书, 他们果然来了兴致, 觉得有机会做一回老师, 也乐于把自己的作品搬上黑板作以展示。大家群策群力, 认真地阅读小说内容, 概括故事发展的情节, 从文中寻找、截取信息, 并将小组成员的想法进行整合、简化, 最终形成一份板书。尽管学生们设计的并不尽如人意、过于简单、不成熟, 但我却给了他们更多的肯定和赞许, 因为我知道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 而我要让他们知道学习语文可以不断获取成就感, 发现自己的潜能。讲台=舞台, 学生们自由组合, 在短时间内进行了“拳打”情节的编排。他们结合内容精心的挑选了外形与角色贴近的演员, 他们把施耐庵的文字改编为通俗易懂的台词, 他们设计了有趣的武打动作。一台剧, 每个同学都是参与者, 分工明确, 各自发挥所长。舞台上的他们, 带着自己的理解扮演人物, 结合情节揣摩人物心理, 在遵照原文的基础上把文字变为短剧, 欣赏他们的架势、神态、动作、对白, 俨然就是置身于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表演过程中, 台上精彩纷呈, 台下欢呼鼓掌, 学生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语文课上也有这么多乐趣可以享受。这堂课, 同学们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却有着很好的表演天赋, 我看到了不少同学的闪光点。表演无形中帮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了故事, 明确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而我得到的启发就是要将这样的模式进行到底, 要将这样的欢乐、动感保持下去!

(三) 丰富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深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单纯是语文知识的传授, 还有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如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情感教育, 则是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该重视的问题。语文的学习除了听、说、读、写, 其实更深层次的是让学生有对人生情感的体验。

例如在教授《南京大屠杀》时, 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爱国故事, 再放映相关的电影片段, 让学生结合文字和图像, 更直观的想象、感受当时大屠杀时的凄惨场面, 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在教授《离别的礼物》一文时, 通过小品剧表演, 通过分角色体验, 让学生谈谈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 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一些小事。让他们懂得为人子女, 应该孝敬父母, 时刻存有感恩之心。在教授《捡》一文时, 以“如果给你个机会, 你希望在路上捡到什么呢?”为话题, 让学生对照文中人物所说的话, 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愿望, 在真诚交流的氛围中, 引导学生树立“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人生观, 要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

(四) 丰富的活动可以形成“竞争互助式”学习模式, 创设交流合作的新课堂。

语文教学中, “讨论式学习”被作为一个古老的方式沿用至今。然而, 由于各种因素, “讨论”往往流于形式, 要么是学生不喜欢讨论, 要么是教师也只把它作为一个“装饰”, 做给别人看, 代表课堂上有学生的参与了。其实, 我们可以稍作改变, 探索一种“竞争互助式”学习模式, 即在讨论中体现合作, 在竞争中体现交流, 最终在学生的众论中“取精华, 去糟粕”, 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学习效果。例如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往往有很多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 如果可以把旧的“老师提问, 学生回答”的考查方式换成快节奏的小组竞赛方式, 学生也许更乐于接受, 因为可以热热闹闹、轻轻松松的和“对手”一分高下。4个小组, 人人参与, 每人1题, 有必答, 有抢答, 有风险题, 俨然一场知识竞赛, 学生必然是争先恐后的要为自己的组争光, 不甘落于人后, 教师只需驾驭好课堂, 其他的就让学生尽情发挥吧!又如古文翻译, 以往“学生接龙译, 教师再统一明确译文”的教学方式显得呆板、无味。如果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 把每个层次的“翻译疑难句、圈划关键字”的任务下发到各个学习小组, 实行“承包责任制”, 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而且让小组成员有了分工合作的集体意识, 小组间又有了“谁做得更好”的竞争意识, 讨论自然就是实实在在, 不会流于形式了。学生经过反复斟酌、讨论, 再分别上台为其他组解说本段、板示自己觉得关键的内容、合作完成翻译, 语文学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在活动中既能通过主观努力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 又能发挥自己所长, 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当然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所以这一招可以让“传统的讨论”在语文课堂上起死回生,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 经过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 “活动式教学”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它更切合了语文教学二期课改的理念。无可厚非, 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而又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情节。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背书、只会考试的机器人, 需要的是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真正人才。因此, 语文的课堂可以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 通过活动渗透教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语文活动作为一种辅助方式、手段, 它不会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反而成为一股强有力的推动力, 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浅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演活动 篇8

表演, “是将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 。表演教学法, 是师生根据教学需要, 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模拟出来, 进行直观再现, 从而将教学内容化平面为立体、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 直达教学内容的核心。美读和动作模拟是两种最常见的表演活动。通过美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这是感知教材的重要方式。动作模拟是经由师生的揣摩、再造想象, 借助语言对人物形象地表现、演绎。舞台剧表演则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表演活动应注意:

一、活动的有效性。

探索掌握母语学习的规律是最本质的语文活动, 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文本自然鲜活的语言文字中咂摸其趣味, 在难以言说的形象里把握作品的意义, 努力用生活唤起学生的体验, 触发学生的思绪, 增进学生的理解, 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 使学生在认知、技能行动和情感领域都逐步提升, 并获得长久的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荷花淀》“夫妻话别”时, 先邀请一女生演示丈夫晚归妻子可能的表现, 这名较有表演口才的学生居然用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一位生气妻子的形象, 教师在笑声中立即提醒大家注意水生嫂的态度, 准备释读水生和水生嫂的那场对话。待学生稍作准备后, 教师又邀请学生表演。在对比表演中, 学生们兴奋而热烈, 很快就把握住了水生嫂温柔贤惠又坚强上进、深明大义的美好形象。学完课文, 教师出示了自编的一段对话, 请学生演读:

水生:我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

水生嫂:我要跟你一起去。

水生:我们男人去打鬼子, 你个娘儿们跟去干什么?

水生嫂:不嘛———你们打鬼子, 我可以帮你们烧饭、洗衣服……

学生嗲声嗲气的表演逗乐了大家, 在快乐的欢笑中加深了对水生嫂的认识。教师及时归纳了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这位教师很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引导学生由对话联想、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察“言”观人的能力。

阅读一篇文章, 理解是关键, 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正确理解读物的意义。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 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创设直观情境, 把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如《孔乙己》中两次写孔乙己买酒分别用了“排”和“摸”两个动词, 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做这两个动作, 在做做议议的过程中, 了解了孔乙己的经济状况和心理活动, 加深了对细节描写作用的认识,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活动的适度性。

“物极必反”。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活动不同于真正的演员表演, 无论是传达作者的情绪、心境还是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心声, 都应恰如其分, 而过分夸张的结果是失真, 变形表演只能导致美感的丢失, 变得滑稽可笑。所以, 不需要峨冠博带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不需要扎起白羊肚毛巾上《回延安》, 不需要流着眼泪诵读朱自清的《背影》。笔者听过一位年轻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 分析完人物形象后, 由几个事先作过准备的学生在教室空出的地方表演宝黛初见的场景。几个学生既无道具也无身份标识, 用类似“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的方式漫画《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这种恶劣的表演抛开原著, 抛开那些精美的文字, 不仅把一种优秀的教学活动衍变成了搞笑、做秀, 而且是对这部不朽之作难以容忍的亵渎。这种表演不是创新, 而是时下戏说、无厘头的搞笑。虽然我们提倡“百花齐放”, 但文艺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是对历史和先人的不负责任, 也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长久地浸淫在这样的文艺中, 我们的内心将失去崇高的境界。学生出现这种问题恰是教师需进行引导、帮助的。

表演这种教学形式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公开课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但往往被当作活跃课堂气氛的泛手段, 流于形式, 既缺乏教师有效指导下的认真准备, 又少有过程中恰当的评议, 对活动本身意义的理解不明晰, 仅为迎合听课者而存在。这种对表演活动的浅见与曲解, 实质上是对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本质的不解与误解, 表面上的热闹繁华掩盖了教学内蕴与教师内功的严重不足。这种演戏教学是一种伪教学。比如有位教师上完《小橘灯》, 叫每个学生拿出橘子, 吃完后制作成橘灯, 比比谁做得好。语文课上成了手工课, 学生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毫无关联。

浅谈品德课堂中的活动教学 篇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说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教学活动建议”, 以建议的形式, 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

一、品德课活动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界定, 小学德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 这些活动主要以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主, 并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德育课堂始终充盈着欢乐的气氛, 寓教于乐。

二、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教学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 在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也有所不同, 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 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 体验领悟式

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理感受, 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景模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都是体验类活动。所谓体验领悟, 是指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 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 比如打扫卫生、做简单的早点等, 并写下自己的劳动体验。上课时, 通过学生常接触的场景, 将过去能做的、做过的劳动生动地表现出来, 意在调动学生的回忆, 引发学生回忆自己参加劳动的情景, 着重谈谈当时劳动的过程。通过这些积累, 再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岗位, 进而扩展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使学生明确完成好一项劳动, 也要有一个好习惯。接着模拟“三·一班劳动展示会”, 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 参与到情境中去, 展示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成果, 抒发自身的情感。学生在主动参与中, 劳动的感受更加明确起来, 对劳动者的劳动发自内心地尊重、感激, 进而明白了劳动是人生美好的品德。

(二) 自主感悟式

活动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 因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 开展活动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看看谁的主意妙”这个环节时, 我通过展示不同的教室布置示意图引起学生改善教室环境的兴趣, 进而针对自己班级平时教室板报、墙报、卫生等方面问题, 引导他们出出主意。在环境的创设下,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我觉得教室的黑板报应该出得有条有理, 不能全画画, 也要写上字。”“我想同学们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原位, 不要到处乱放。”“桌凳要摆放的整整齐齐, 乱了要及时整理”……不一会, 学生就说出了许多改善意见, 他们从主观上明白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应该让它变得更美, 而不是用一些不好的习惯去破坏它。这种自主感悟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真切体会,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自主感悟式活动主要包括情景模式、讨论、辩论等。

(三) 交流探讨式

交流探讨活动包括讨论、评价、报告会、展览、广播、写标语、辩论等。在教学《我们的合作》时, 其中有“谁的功劳大”这样一个故事, 通过阅读, 我让学生谈谈故事中探子、军师、将军和士兵、樵夫、说客各自做了什么贡献, “如果少了其中一种人, 赵国能不能免于灾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功劳最大?”在处理这个板块时, 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 然后紧扣“谁的功劳大”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通过争辩, 通过交流, 学生明白了在合作中各自所发挥的作用, 对合作有新的理解、新的想法。

学会交流, 是与人沟通的前提条件, 擅长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因而在教学中, 交流成为了师生间及生生间互相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

(四) 设疑探究式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 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 这就是探究式学习。观察、调查、搜集、整理、辩论会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中“学校中的规则”这一环节时, 针对“该不该守规矩”学生展开激烈辩论, 有的支持“遵守规矩真麻烦!”有的支持“自己的一点小麻烦, 换来的是大家的方便。”对于这两种观点, 我始终处于中立状态, 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的观点。虽然在短暂的课堂辩论会上未有结果, 但每一次的这种设疑探究式学习都给学生留下了一些思考, 激发了他们探索的热情。课后, 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还可以查阅资料、向学者求教等获得正确理解。通过探究式学习, 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五) 操练活动式

操练式活动以儿童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为主, 如课标中列举到的演练、竞赛、绘制、办报等形式。在教学《我的同学很棒》时, 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纸、彩笔等工具, 上课时学生开始制作卡片, 卡片内容是“我的同桌真棒”, 卡片上不出现同桌的名字,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最后, 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这个活动在动手操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平时观察中的积累, 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的课堂教育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扣住教材, 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 通过各种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 把学生的道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 课堂教学中任何一次活动我们都不能将其一概归为某种活动类型, 因为, 课堂可能往往既是体验领悟式活动, 又有交流探讨式活动的成分, 或者几种活动兼而有之。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状况合理地组织, 合理地指导, 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 活动教学成为新课程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 活动教学的引入对提高德育课程的时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活动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德育课堂沉闷的氛围, 使师生双方都沐浴在生动、和谐的交互影响之中, 我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思考、发现、创新, 在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活动教学,领悟,感悟,交流,探究,操练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第三章.

拼图式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梅西大学,合作性学习,拼图式活动

1.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一、大学课堂授课模式单一。教师采取的主要授课模式仍以讲授为主,“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屡见不鲜;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单一。由于班级学生人数普遍较多,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不易展开与控制。其中采用较多的活动形式为回答问题或是小组讨论;第三、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引导学生从而得出预定答案。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以及互相探究学问的互动活动,更不用说学生可以随时质问教师了。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严重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而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合作性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兴趣,增强学习的动机,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本人于2015年9月至12月在新西兰梅西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学习,期间接受了高等教育教学法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随堂参与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经管类专业课程学习,亲身感受了梅西大学的课堂并且体验到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去。本文将从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重要性着手,详细介绍拼图式活动(jigsaw activity)在课堂活动中的意义和实施。

2.我国高校实施合作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合作学习是将学生依照异质性组成学习小组或团队,再借由与成员间的沟通、讨论及合作,以达成特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对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改善课堂学习气氛以及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就等都有显著作用,这是竞争性学习(competitive learning)或个别式学习(individualistic learning)无法达到的。因此,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调查,仍存在许多误区。第一,流于形式,缺乏监管。目前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我国课堂教学中,但是形式化的合作学习仍然很严重,认为只要给学生出几道讨论题,课堂气氛热热闹闹的,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讨论之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就是合作学习(尹朝,2006)或是学生在进行讨论汇报之后,教师并没有给出有效的交流互动,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合作学习的理念和技巧;第二,合作性学习形式单一。合作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其实际组织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是我们往往只选取一种模式(徐立清等,2010)。小组讨论仍是我国课堂教学中最经常被使用的形式,这种单一的形式无法激起学习者的参与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第三,学生参与度不平衡。由于小组讨论并不能给每个学习者相同的压力,其结果往往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因此也是低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3.可借鉴的经验

3.1梅西大学课堂模式

梅西大学的课堂模式主要分为讲座、辅导课和研讨会三种。通常每门课程的授课形式交替出现,在这三种主要的授课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都保持着一种平等自由的关系,学生可随时打断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都非常乐意学生这么做,因而学生的参与度高,热爱思考,无惧发表自己观点,课堂气氛轻松,师生互动良好并且有效。讲座(Lecture):类似于国内的上课模式,时长有50分钟和2小时两种,主要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首先给出该次课程的学习目标、阅读要求以及作业要求;讲授重点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讲解。PPT设计简明扼要,生动有趣,比如适当地插入新闻图片,音频文件或是视频文件。教师通过提出思考问题加深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学生通常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不用举手或是起立回答,问题通常也不会太难,一两句话回答即可,回答问题的同学可获得教师准备的礼物(如巧克力)。整个过程轻松、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辅导课(Tutorial):时长为2小时。主要授课形式为教师给出所学理论的相关案例,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约占60%)。我们在随堂过程中,被平均分配到该班级的小组中,与本校学生积极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观点,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讨论之后,每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该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就讨论结果做出有效的反馈。通过此类课程,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在Lecture中学到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直接交流,消除疑难解决困惑;

研讨会(Workshop):时长为2小时。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主要表现形式为各种测试题。测试题主要分为两种: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案例分析、以场景为假设的分析题等)。选择题采取的是individual test;而分析题通常采取group discussion形式。和tutorial作用类似,通过不同的题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Lecture内容并加以消化。

3.2梅西大学课堂的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贯穿于这三种授课模式中,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3.2.1如何分组

通常我们采取的分组方式是按照座位或者按照学号,但如果每次都采取相同的分组方式,也就是说,小组的成员总是固定的几个,那么成员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形成一种模式,有些可能总是处于主导地位,而有些可能会消极地参与。为了激发更多的火花和提供与不同同伴交流的机会,笔者在梅西大学的课堂里体验了不同的分组方式,比如采取报数的形式,即相同数字的同学成为一组;或者写数字,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每位同学任意写下1到99之间的一个数字,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相邻的同学成为一组。不同的分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被赋予新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发挥他们最大的学习潜能。

3.2.2表现形式——拼图式活动

如何分组是进行小组活动的第一步,活动采取何种方式展开则是核心环节,这决定了活动的有效性和成就度。小组成员就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是经常被使用的方式,在梅西大学的课堂上,笔者学到了另一种形式--拼图式活动(Jigsaw Activity)。操作方式如下: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成数个小子题,学生分为每组约六人的原属小组(home group)。每一成员均负责一主题,各组负责同一主题的成员形成专家小组(expert group),精研该子题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回到原属小组中进行教学任务,将所学得的交给其他成员。教师可解答学生在专家小组或原属小组讨论、研读时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拼图式合作学习的成效非常显著:第一,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拼图式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和传统教学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强化学生彼此间的讨论,并借此取代传统教师的反复讲解和学生被动的倾听;第二,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感。在拼图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位学生所负责的部分皆是小组拼图的一部分,对于整组最后结果的完成与理解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这便给学生施加了学习的动力和压力;第三,提升学生人际互动和沟通合作技巧。每位学生皆需参与原属小组和专家小组的讨论,因而增加学生彼此互动的机会,更因此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技巧。

4.拼图式活动在教学课堂的拟实施方案

笔者根据拼图式活动的定义,现初拟了一个可用于课堂的实施方案:授课主题为“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课堂阅读材料为一篇名为“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Negotiation”的文章,其中讨论了十个影响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见附表一);学生人数为30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4.1形成原属小组,每组五人,共六组;4.2发放阅读材料,每人得到完整材料中的一部分,即两个影响因素,整个小组可以拼成一份完整的材料;4.3每个原属小组中持有相同部分材料的学生形成新的小组,即专家小组,每组六人,共五组;4.4专家小组的成员对材料进行研读并且分析;4.5专家小组的成员回到各自的原属小组,对小组其他成员讲解各自部分,五名成员讲解完毕,小组即可把握整篇材料;4.6每组绘制“维恩图”(Venn Diagram),对比和比较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在文化因素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以上设计,学习者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话题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习效率和效果。

结语

合作性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到有效的积极作用,但还有许多理论和方法需要从根本上理解和落实。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地把相关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与活动设计中去,充分发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合作性以达到成就度。

参考文献

[1]尹朝.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5:3.

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篇11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 罗 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探究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前不久,在“课改十二年之海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会”活动中,本人执教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这是一节探究计算法则的概念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折纸活动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把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 罗 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探究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前不久,在“课改十二年之海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会”活动中,本人执教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这是一节探究计算法则的概念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折纸活动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把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活动教学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篇12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新的大纲强调了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的培养:计算技能、数据处理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2011年7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开始在江苏职业学校中使用.这本新教材与老教材比最大的变化是在体例结构上,每个新知识的构建模式都以探究、新知、例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练习、习题、读一读、回顾与小结、章复习题这样的体例结构呈现.其中,可以从探究、思考交流等设计环节,看出新教材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自主构建新知识能力培养的重视.

所以,笔者试图通过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构建新知的能力,并通过这一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的目的.活动教学分为探究型活动教学、合作型活动教学、交往型活动教学.在实施活动教学时,要想兼顾到这几个方面,把活动教学实施成真正的增加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或只为开课服务的教学,那么必须把这个活动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

一、课堂外的改变

中职生普遍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所以,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他们通过课前准备,做到多么充分的预习新知识,并搜集活动资料的要求有点强人所难.所以,笔者从课后作业形式的改变做起.

传统的作业形式是课后和练习册上的习题.这些习题是纯理论性的题目.虽然,这些年已经注意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但是应用题的类型还是偏单一化,同一章节的应用题就那么几个类型,而且这些应用题只是给理论性的问题套了一个实际问题的“外套”.它缺少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自己发现和总结问题的环节.因为在实际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问题每个环节你可以通过网络或个人经验等获得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分辨信息的对错并做一定的筛选,选出对自己有用的.最后还要在有用的信息里面考虑怎样把这些信息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帮助自己分析问题.而我们书上的应用题,都是经过老师的编写,里面的信息都是有用的,都是对的,并且已经是编写的最精简的形式了.所以,在课后笔者布置了拓展作业,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编写应用题或自己针对某一节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说明理论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这些拓展型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又能培养学生互相沟通、互相协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互相谅解,学会如何组织才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比如:以函数概念这节的教学为例.这一节课是概念课,而且由抽象符号和严密逻辑关系组成的概念一直是学生掌握时的难点.所以,只能通过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互相比较对照着理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布置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函数关系,举出实例,模仿例题或自己独创性的设计问题并交流.学生举出来的实例所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有的学生选取股票走势图并提出了自己对某股票走势的看法,还提出问题:如何能找到一个函数关系式预测股票走势?怎么用数学公式分析股票走势图?达到预测走势的目的.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那么本人在课后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学生继续学习函数的性质、斜率等后续数学知识都有很好的帮助.再比如:学习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织搜集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或者让学生自己撰写论文,寻找数学和专业课中知识的联系.作业类型的多样性可以打破原有数学作业纯理论的枯燥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兴趣点.教师在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增加数学纯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不仅不会排斥数学,而且能通过数学活动课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得到发展

二、课堂教学中的改变

中职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是在讲授法的基础上加上启发引导或合作交流等.在课堂上的探究环节,由于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太短,中等偏下的同学来不及深入思考,所以,经常只看到好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大部分学生只是当听众,致使这种合作交流讨论大多流于形式.但是,有了课后作业形式的改变,笔者可以在众多常规课堂教学中,增加那么一些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完成一节新课讲授和学生完成这节新课的拓展作业以后,教师都可以使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对拓展作业的成果进行交流.一方面,由于中职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经常做不到老师讲一遍就能把概念理解全面,需要反复地体会理解.在学生们的交流中,通过部分学生自己发生的错误,帮助所有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就能做到只是引导者.开始时,概念的对或错,学生还需要老师的分析和肯定.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能把问题越辩越明了,不需要老师补充分析了.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家面前把自己认真搜集撰写的资料展示出来并得到大家肯定的时候,他所得到的成就感就是他下次更好地完成拓展作业,更积极地在课堂中交流的动力.

虽然,由于课时不够等种种原因,教师不可能每节数学课都能采用,注重课后学生自主分析准备,课上只是交流讨论的活动课教学形式,但是,相信只要有这种课堂活动课教学形式的存在,学生们就能获益良多.甚至,随着学生们熟悉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各方面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数学课都能采用这种模式的一天也会来到的.

三、教学评价模式的改变

现在中职数学教学评价模式基本上采取的是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按30%,30%,40%的比例组成.有的学生平时不认真,最后期末考试临时突击复习参加考试.这些学生重结果,不重过程.在刚开始布置课后拓展作业时,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做这种数学作业的习惯,而且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以觉得课后拓展型的作业太费时间,自己只要期末最后考及格就行了,所以对拓展型的作业敷衍了事,达不到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在学习数学知识方面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减轻他们考试的负担,用他们在文科或交际能力等其他方面的长处,来弥补他们对数学理论知识理解力不够的短处.在数学课堂中,也能给他们提供发挥自己其他方面长处,得到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笔者对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的比例做了调整,调整为学期总评成绩以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按50%,25%,25%的比例计算,让学生重视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考核时又以课堂表现及拓展作业作为重点考核的内容.用这种方法实施了一个学期以后,学生尝到这种考核方式的甜头.一次有一个学困生对笔者说:我数学好久没考到九十几分了.从话中能感受到他的成功感.大多数人总是对自己比较擅长的内容感兴趣.特别是当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之后,他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个他比较擅长的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改变评价模式能让学生在活动教学前期准备,活动教学、拓展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方面的技能和能力都得到发展提高.

上一篇:案例讨论下一篇:车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