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权债务

2024-11-09

美国主权债务(共11篇)

美国主权债务 篇1

引言

本文将试图剖析世界上最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首先,从美国债务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债务危机不是偶然的一次,是有一定规律且在历史上出现过的现象;其次,单看这次危机,并不是一个方面原因导致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其中甚至有美国政府自己的意愿,但就本人看来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经济政策的问题,也就是国家凯恩斯主义的长期化;最后,分析这次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可能给世界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2011 年初,世界经济出现动荡,主要国家都出现债务违约的危机,欧洲、美国等在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也出现了债务危机。1 月6 日美国财政部致信国会表示,美国债务规模在近期将达到法定上限,如不能尽快调高这一限制,美国政府将出现债务违约。而美国的债务危机确实其凯恩斯主义长期化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美国政府的债务危机呈现了一个轮回的趋势,爆发有其必然性。从影响来看,表面上会加大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不确定性。

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情况

美国联邦政府到2011 年末已突破14.29 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统计,目前的联邦公债数据已经超过14.76万亿美元。美国联邦公共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77%,总债务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100%。美国人口3.087亿,以联邦公共债务14.76万亿美元计算,目前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约4.6万美元。

数据来源: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

二、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分析

1.美国历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导致国债积累越来越高。当经济形势较差时,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发行国债,增加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增长,这些举措必然增加政府财政赤字。而在经济形势好转时,政府又难以收缩开支,其结果会是国债水平越来越高。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www.worldbank.org。

(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

从上面十年间美国政府收支状况与政府债务情况看,十年间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明显低于财政支出以及政府债务的增长幅度。其中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财政支出年均增长,政府债务年均增长。在财政赤字较大的年份(如2009、2010、2011)政府债务增长也较大。以近十年为例,2001年小布什上任,在此后八年时间里,针对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使得政府之前少量财政盈余消耗殆尽。据斯蒂格利茨估算,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包括美国长期军事占有这些国家,将在2017 年年底前,继续“烧掉”美国1.7万亿至2.7 万亿美元,甚至更多经费预算。他表示,美国政府仅仅在上述战争开销底线之上,就需要支付高达8 160 亿美元的利息。随后2008 年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通过了7 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也提高了将近一倍,达到了15 497 亿美元和75 447 亿美元。近两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情况也并未见明显好转,政府债务年均增长也达到了。

2.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自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如QE1、QE2、QE3。前两次QE政策期间,美国国债收益率均有所反弹,但是QE政策对美国国债市场的影响却呈现边际递减的规律,即QE政策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逐渐减小。在QE1 期间,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反弹,其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左右反弹至3.6%左右。QE2 期间,美国国债收益率先扬后抑;到QE2 结束时,美国国债收益率重新回到QE2 实施前的水平。

市场表现上QE对于美债的收益率以及吸引力的影响呈现递减的趋势,QE2 并未像QE1 那样对美债有如此大的推动力。同时,开动印钞机推出QE政策在对美债推动效果有限的情况下,会对美债的信用产生负面的影响。

3.国际性金融形势不稳定。在美国陷入降级风波的时期里,其实不难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既有在前铺垫的:如迪拜世界、希腊;也有步其后尘的:如意大利等等。所以说这次债务危机或者说降级风波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余威下,世界经济动荡下产生的。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外国财政的剧烈动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形势不稳定,必然会对开放性很高的美国产生影响。

三、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1.对于美国来说,美国政府将会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减少财政赤字。2009 年以来,财政赤字持续超过GDP的9%。

数据来源: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

数据来源:中国网www.china.com.cn。

但是鉴于美国的财政支出中有60%是固定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以及医疗。在可自由支配的财政支出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军费支出,而从美国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在可自由支配的支出中,军费防务支出从未低于50%。因此可见,美国财政支出弹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未来减少财政支出难度很大。而在财政收入方面,财政收入不管是在绝对值还是年增长率都低于财政支出,可以预见美国政府未来的财政赤字还将继续。

2.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时期中,显得不那么显眼,可是并不代表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信用评级被下调会对世界经济没有影响。相反,美国信用评级降级引发了全球股市暴跌。因时差的原因,在亚太地区率先开市便纷纷跳水,韩国股市甚至因为暴跌暂停交易,其高斯达克指数跌幅高达6.63%,中国上证指数、中国台北股市、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都下挫了3.7%左右,其余国家和地区主要股指也多有2%~3%的跌幅。午夜收市的欧洲股市总体跌幅更大,德国、俄罗斯、瑞典、挪威的股指跌幅都超过5%。几小时前收盘的美国股市跌势最为惨重,道琼斯指数失守11 000点关口,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分别高达6.90%和6.66%。可见,由于美债评级的下调已经对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标普对美评级的下调增加了金融市场恐慌性抛售的压力,而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又会通过负面财富效应和信心传导渠道冲击实体经济。

3.对于中国来说,外汇储备经营压力增大。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目前中国拥有3.2 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其中有七成以上是美元资产。此次美债危机可能会引起投资者抛售美债,美元也可能会贬值,这些因素可能会给中国的外汇储备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4.可能会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美国主权债务信用的下调,会带来美元走势继续疲软。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元贬值将导致以美元为结算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的上涨。这些都有可能对中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自2011 年初以来至2011 年末,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累计已接近5%。

美国主权债务 篇2

第一章绪论

紧缩措施的执行,希腊的基本赤字(即付息前的财政赤字)从2009年的247亿欧元(占GDP的10.6%)降至2011年的52亿欧元(占GDP的2.4%),然而其副作用便是2008年幵始的希腊经济衰退不断加深,2011年最严重,GDP下降6.9%,季节调整后的工业产出值比2005年低28.4%,11.1万家企业破产,季节调整后的失业率从2008年9月的7. 5%飙升至2013年6月的27.9%,其中年轻人失业率从22.0%猛增至62%。“三驾马车”最终同意在2012年向希腊发放第二轮价值1300欧元的贷款,要求希腊严格执行新一轮的紧缩措施,2012年减少支出33亿欧元,2013和2014年分别减少100亿欧元。援助方案中的债务重组计划要求希腊政府债券的私人持有者(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自愿地”接受债券互换计划,所有债券持有人必须接受53.5%的名义价值减记,投资者将用现有债券交换价值相当于本金31.5%的11-30年期的希腊新债券,其佘 15%由欧盟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EFSF)发行的短期证券偿付。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债务重组,涉及206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债务注销规模高达1070亿欧元,希腊政府债务从约3500亿欧元下降至2400亿欧元,预计到2020年希腊的债务负担将降至⑶P的117%,甚至低于与“三驾马车”最初签署备忘录时约定的120.5%。

........

第二章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和特征

第一节欧元区之前的货币联盟及教训

奥匈货币联盟解体的经验教训有三:其一,货币联盟解体后,欧元可被加盖国徽转换成成员国的法币。银行账户可能首先被冻结,并被迫以一种套利利率进行转换,国家可能就此对储蓄存款课征财富税;其二,债务被强迫转换成新货币后,无论是居民还是政府,都将对其债权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违约;其三,对加盖票据的任何预期将导致较弱货币的银行挤兑。1932-1933年美国货币联盟给出的教训是,各州为了实施资本管制而停止银行系统的运作(如限制提取存款)将让货币联盟出现事实上的分裂。在塞浦路斯危机期间,ECB明确表示,将为塞浦路斯央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不同成员国之间转移资金的Target 2系统依然有效,尼科西亚(塞浦路斯的首都)的1欧元与法兰克福的1欧元完全等值。从这一点看,欧元区已经认识到在财政联盟不能一蹴而就的条件下,必须给欧元区的银行提供一定程度的共同担保。

第二节欧元区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强势货币,欧元将至少给其成员国带来十五方面的积极影响,分别是:(1)获得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元相媲美、或仅次于美元的全球货币;(2)在欧元区实现价格稳定,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现象;(3)即使不能消除、也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造成货币不稳定的投机活动;(4)实现货币政策的稳定。ECB将在严格的规则下推行货币政策;(5)实现财政政策的稳定。成员国不再具有实施凯恩斯预算赤字或其他财政刺激的空间;(6)强化工资纪律。欧元区国家不能自主调整汇率,如果生产率只增长率2-3%,而工会要求工资上涨10%的话,必然迅速造成失业和公司破产。无法蛇值使得工会只能提出温和的要求,过去10年欧元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劳动力危机就是很好的启示;(7)加强贸易。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因素和汇率稳定性有保障,成员国间的贸易就像是在一国境内发生的。

第三章主权违约的的政治基础及架构.....35

第一节主权违约的政治基础......35

第四章欧元区的财政、货币政策...........47

第一节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架构与冲突...............47

第二节财政纪律与政策协调.....................51

第五章宏观经济失衡与部门资产负债表转移...........69

第一节欧元区的经常项目失衡................69

第七章金融市场对主权违约风险的评估和传染

第一节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评估

一般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变化,是衡量财政状况的另一有效指标。在调整非付现项目、债务豁免/重组、私有化收益后,债务规模的增加应大致相当于赤字。如果债务增加额与赤字相差过大,就必须给予本项更大的权重,因为过去的赤字可能被低估,或收入被高估了。在以往的主权违约事件中,债务的变化比赤字能更好地预测到即将爆发的`危机事件。在某些违约事件中,当债务规模迅速增加时,甚至出现了一般赤字状况改善的诡异局面。预算外及或有负债也是i平级考虑中的重要因素,非金融国营企业的规模和健康运营,以及金融部门的活力也要谨慎地分析。从债务危机中不难发现,银行系统的稳健程度对宏观经济稳定、有效需求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在出现系统性危机时,政府动用公帘支援银行的动机是很强烈的。

第二节欧元区主权违约风险的传染

金融联系的一个例子就是杠杆化的金融机构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当一国面临负面冲击,杠杆化金融机构的抵押品价值下降,从而必须增加储备。这些机构将在未受冲击影响的国家出售其有价值的资产。这一机制就会将经济冲击传导给其他国家。金融联系的另一例证是,一国出现经济负面冲击,幵放基金预期未来将面临赎回,为筹集足够的现金,基金经理将在他国出售其组合资产。实体经济联系指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基本面联系,这些经济联系通常靠国际贸易来实现。当两国幵展贸易往来,或为同一外国市场而竞争时,一国汇率下调将降低另一国的商品竞争力。其结果通常是,两国货币均艇值而实现贸易部门再平衡。实体经济联系的又一例证是国家之间的外国直接投资。

..........

第八章主权违约风险的对策及欧元区的未来

第一节退出欧元区的障碍和灾难性后果

重新采用独立货币,并对欧元大幅艇值能否有助于解决退出国的竞争力缺失和债务问题?在大量的文献中,这一假设的答案是NO。诸如意大利这样经济增长缓慢且债务/GDP比率畸高的国家,很可能走上债务不可持续的歧途(届时意大利将不得不重组其债务,纳税人和社会福利项目受益人将不得不做出必要的牺牲。)。意大利的确有意愿重新采用里拉作为国家货币,推行更加亲通胀的货币政策,并对其债务价值贬值;但是这样做将导致信用评级下调,更高的主权债务利差,利率成本显着上升,毕竟投资者对于这样的重大事件会有较明确的预期,并据此作出反应。而像葡萄牙这样真实工资水平过高,且汇率独立性缺失从而产生长期失业率国高的国家,也有意愿重新采用埃斯库多(葡萄牙加入欧元区前使用的货币),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并降低劳动力成本。

第二 节建立财政联盟

主权债务危机阴影重重 篇3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2009年12月8日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股市应声大跌,欧元对美元汇率和欧洲主要股市、债市均受拖累。加上德国10月份工业产出意外下降等因素,人们对欧元区经济复苏可持续性平添几分悲观。市场对希腊主权债务的担忧已有时日,而迪拜危机的爆发更触发了市场对希腊财政可持续性的关注。财政赤字近来严重恶化,加上原本国债负担严重,经济复苏滞后,及财政公信力不足,导致希腊主权评级遭到下调。

希腊主权评级遭下调可能导致国债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亦可能威胁到银行业的资金链。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2月9日较评级下调前一日跃升了46个基点至5.6%,与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由下调评级前的1.95个百分点扩大至2.47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和利息支出面临上行压力。而另一方面,由于自2011年欧洲央行可能恢复只接受A-级以上国债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如果希腊未能在2011年前恢复A-评级,其国债可能将不被欧洲央行接受。而希腊银行业对欧洲央行贷款极为依赖,据估计其总资产中7.9%(380亿欧元)来自欧洲央行贷款,因此,这可能对希腊银行业从央行获得资金的额度受限。

美国主权债务 篇4

一、“标准——普尔”的主权债务评价体系

1.“标准——普尔”主权债务评级体系的概念

“标准—普尔”的政府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是对各国 (或地区) 政府按期限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 即对所谓的“信用风险”所做的评估。“标准—普尔”的长期政府债券信用等级共设10个等级, 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和D, 其中长期信用等级的AA至CCC级可用“+”和“-”号进行微调。短期政府债券信用等级, 共设6个等级分别为A-1、A-2、A-3、B、C和D。

2.“标准——普尔”评级核心指标的设定

在主权风险评级方面, 标准普尔采用了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估以政治发展和政策演变为核心, 通过定期观察国际形势对该国的影响和每个季度分析研判该区域违约的趋势, 来评估国家信用的未来展望;定量评估则以经济和金融绩效的各种测量值为核心, 借由一些经济与财务方面的数据表现作为评级标准, 专注于影响政府债务的基本因素, 并将这些基本因素分为政治风险、收入和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前景、财政弹性、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境外负债和或有负债、货币稳定性、对外流动性、公共部门的外债负担、私营部门的外债负担, 10大类共49项评价指标。通过对这10大类指标的分析, 研判政府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最终确定该国政府的信用等级。

3.“标准——普尔”的评级符号及含义

二、“标准——普尔”对美国主权债务下调的依据

1.从定量分析方面看:美国经济状况面临严重挑战, 债务状况前景堪忧

(1) 美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在实体经济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 剔除通货膨胀率因素后, 美国经济实际上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经济消费结构方面:美国居民储蓄率很低并且还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消费对美国GDP贡献率已经降低到不足15%。在公共财政状况方面:金融危机以来财政赤字恶化状况比较严重, 政府债务与GDP比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2) 国债总额触限。截至2010年9月30日,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 占GDP的94%, 到了2011年5月16日, 国债总额已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的上限。

(3) 美国政府年赤字总额与预期政府净债务总额已不能满足AAA主权信用标准:一方面从2003年至2008年, 美国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一直都在2到5%之间波动, 但到了2009年, 政府赤字占GDP总额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1%, 明显高于大多数拥有“AAA”信用评级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即使按照“标准—普尔”对美国经济的乐观估计, 预期年增长率接近4%, 政府赤字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在2013年下降至4.6%, 但累计债务总额仍将占GDP总额的近80%, 其财务状况也远不如其他拥有“AAA”主权信用评级的国家。

2.从定性分析方面看:美国两党债务政策分歧很大, 债务偿还意愿降低

(1) 在削减财政赤字的方案方面, 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很难达成一致意见。2011年4月13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中期财政整顿计划, 目标是在12年或更少时间内, 美国政府将通过削减支出和提高收入的方式来削减赤字, 将累积的联邦赤字削减4万亿美元。美国国会众议院也支持财政紧缩计划, 但在内容和执行方式上却有很大差别。在内容上:未来10年内削减4.4万亿美元赤字;在执行方式上:一方面要降低税率, 将最高的个人和公司税率调整至低于2001年和2003年减税期间的税率;另一方面要削减支出, 除要削减部分非国防支出外, 还要大幅削减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计划的覆盖范围, 而医疗保健及医疗援助计划又是奥巴马任期内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从以上可以看出双方之间的差距仍旧很大, 即便能达成一致, 也需要一段时间。

(2) 不考虑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 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引致全球通货膨胀。2008年11月25日, 美联储推出了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QE1) , 到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时, 美联储累计投放了17250亿美元左右的基础货币。在经济复苏效果不佳的背景下, 2010年11月3日, 美联储宣布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QE2) 。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其政策效应通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的波动, 溢出到与之有经济往来的国家, 造成国际流动性泛滥, 全球大宗物品物价纷纷上扬, 引发全球输入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则引起了美元贬值, 使得美国政府通过通货膨胀赖掉部分债务, 降低偿债成本。由此可以研判美国政府偿债的意愿在降低。

三、“标准—普尔”对美国主权债务下调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联动效应

(1)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使得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更为加大。美债长期以来一直具有无风险资产身份, 全球资本市场中的要求回报率多以它基准,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意味着全球风险资产绝对估值的要求回报率上升, 这种变化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恐慌。资金开始纷纷撤离市场不是很成熟的新兴经济体, 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泡沫可能被刺破, 并引发全球性金融动荡。

(2) 美债评级下调会使得投资美债的金融机构出现恐慌, 出于避险考虑, 金融机构会急于回笼资金;对于金融监管机构来讲为稳定金融市场也会要求银行更加关注美债风险, 并要求其提高拨备率, 这将使得流通中的流动性出现紧张。

(2) 美债的评级下调会造成以美债为抵押的融资交易安全性降低, 银行或其他交易机构会要求企业增加抵押或者返还部分融资额。这将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严重打击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冲击, 延缓世界经济复苏。

2. 美国主权信用受到质疑, 世界领导力受到冲击

面对金融危机, 美国政府对本国金融机构实施了大规模救助, 使美国政府赤字率大幅上升, 赤字率的上升增加了美国主权信用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 美联储所采取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贬值, 推升大宗商品价格, 造成世界性通货膨胀。美国这种不顾其他国家的利益的做法降低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引发了人们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努力, 这增大了美国主权债务风险。

美国政府前总审计长大卫·沃尔克曾对美国债务做过估计:“如果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所有隐性债务统统加在一起, 2007年美国的实际债务总额是53万亿美元, 而2007年全球的GDP是54.3万亿, 也就是说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债务, 已经使全球的债务率接近100%。”因此, 如果美国不能很好的处理债务问题, 其在世界的信用和领导力最终将会瓦解, 美债主宰世界的时代将会终结。

3. 影响美国债务融资, 对美国赖掉债务形成制约

一直以来, 美国凭借其全球最高的信用评级, 肆意举债, 严重扰乱了全球信用市场和财富分配机制。“标准—普尔”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意味着美债将不再拥有低廉的融资成本, 美国用美元购买全球资源、商品, 全球用资源和辛苦劳动换取的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等金融资产为美国债务进行融资的美国债务循环体制将受到严重挑战。通过大规模印制发行美元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其债务负担, 但如果处理不好, 美元地位和信用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美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这将会对美国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赖掉债务形成制约。

四、对我国债券市场建设的启示

1. 珍视主权信用, 提升本国债券市场声誉

主权评级信息具有“主权上限”的特点, 即受该国管辖的任何实体所发行外币债务的信用等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大于该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所以主权信用评级信息在衡量各国经济风险、决定各国政府债券融资成本、评估区域经济形势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权评级变化除影响资本收益外, 还能影响到资本的流入。主权信用的提级常能带来资本流入的增加, 降级则会减少资本流入。因此, 信用评级高, 不但能降低借款成本, 还能增加资本流入。中国加入WTO后, 经济开放程度迅速提高, 一方面大批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也在不断增加, 主权信用评级在各项业务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被涉及。因此, 为使中国经济更好融入世界, 更好的在世界市场上获取信用利益, 必须要倍加珍惜主权信用, 不断提升本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声誉。

2. 坐实本国经济, 提高本国债券的含金量

发展是硬道理, 作实本国经济是提高主权国信用的根本。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政府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更好的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 改变受制于人的境地。

为此, 一是要调整好出口结构, 主动转移或淘汰低附加值出口加工产品, 鼓励发展高端出口产品, 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二是要加快能源战略调整, 节约能源消耗, 增加自给供应, 同时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低碳新能源的发展, 鼓励节能环保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消化掉大宗能源产品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三是多措并举, 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及其他经济政策, 限制投机资本流向, 防止资本类产品的经济泡沫。只有保持我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才能提高本国债券的含金量, 为国家赢得世界高等级主权信用评价。

3. 抓住时机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建设, 丰富债券市场品种, 增强债券市场吸引力

美国国债市场规模越大、流动性越高, 就越具有全球垄断性;外国投资美国国债越多, 就越难以自拔, 美元债市流动性就越高, 各国外汇储备投资就越是别无选择。这种美债市场“锁定效应”和“规模效应”根源于美国完善的债券市场体系和丰富的债券品种及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均衡发展, 不断丰富、活跃债券市场, 增强债券市场吸引力。

(1) 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均衡发展。多年来, 我国的金融市场采取的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体制, 长此下去, 融资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业, 不利于全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 为此我们必须要增加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比例, 完善债券市场建设, 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

(2) 不断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结构, 增强债券市场吸引力。国外成熟的债券市场中, 除国债、金融债和公司债外, 地方公债是重要的融资工具。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下尽快推出地方债, 增加债券品种, 丰富了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

4. 发展本土评级机构, 保护本国金融债券市场

由于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三家信用评级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 已经拥有了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 其评估结果在全球市场运行领域广为运用, 这些评级结果的发布已经不仅仅限于影响到被评估国家政府及企业筹资成本的高低, 还会对被评估国家的内部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截至2011年5月, 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2万亿美元, 其中美元计价资产2.1万亿美元, 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及拥有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的中国, 虽然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有着极低的主权信用风险, 但国际评级机构给予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却较低。这既加大了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成本, 也阻碍了国际资本进入中国, 并且还会使得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因主权风险定价问题, 公司价值受到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本土评价机构, 为本国企业走上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同时亦使本国金融资产免受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关于标普下调美国主权评级有关情况的报告

[2]陈伟.“标准—普尔”政府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简析.国际金融研究, 2003年第1期

[3]赵素萍, 赵飞.标普公司主权信用评级模式及其启示.中外企业家, 2010年第6期

[4]毋兴.国际主权评级理论方法研究及在我国的应用

[5]曹荣湘.国家风险与主权评级:全球资本市场的评估与准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5

中国与主权债务重组 篇5

长期以来,债务危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最近。由于国内缺少足够的财力,很多发展中国家会向国际债权人借款,从而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他们在无法偿还债务时,通常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帮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向其提供短期融资,但前提是债务国需要在国内进行宏观经济调整以及结构改革,从而提高其中期债务偿还能力。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与债务国国内调整不足以解决债务问题时,该组织会鼓励债务双方通过延期偿还或债务削减进行债务重组。但是,债务国和债权国大多不愿意及时开展债务重组,而是尽力拖延,最终造成经济混乱与金融动荡的局面。

21世纪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建立一个主权债务重组机制(SDRM)的倡议,希望用法律(而不是市场)的途径,更及时和更有序地进行主权债务重组。由于缺少主要利益相关方的支持,这些改革措施从未启动。2013年,针对如何改善主权债务重组的时效性、效率以及公平性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启动了新一轮辩论与磋商。当时,全球正处于欧洲债务危机以及阿根廷及其债权国之间僵持的法律诉讼阴影之下。前者表明,债务可持续性问题不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而后者突出了当今国际债务市场中各类债权人之间更加复杂的协调问题。在两种趋势下,用什么新方式来解决债务危机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近一年多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提出通过加强债务合同中的集体行动机制来改善用市场途径进行的债务重组,更多、更早地采用债务延期的方式减轻债务偿还的困难,以减低最终削减债务的可能性,取消国际货币基金在提供债务救援方面对某些对国际金融影响较大的债务危机国的宽松政策(如2010年对希腊的救援)等等。

十多年前,中国并未深入参与到国际债务市场中。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建立主权债务重组机制的建议时,中国政府表示了欢迎。 虽然中国政府官员与分析人士对该机制存在的很多缺陷以及实施该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问题,但他们总体上是持支持态度的。那时,他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主权债务改革——尤其是用法律途径进行的重组——不应该影响国家主权。中国也一再强调改革债务重组不应该增添发展中国家的融资成本,因而影响到它们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参与率提高了许多。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身为全球主要债权国之一,对主权债务治理问题变得更加敏感。然而,中国在最近一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持下的主权债务重组的辩论中的参与度反而不如以前,中国政府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的提议没有明确地表示看法和意见。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这些提议过于关注债务重组的具体机制, 而中国的兴趣远不在此。

在中国看来,债务治理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预防陷入难以维持的债务, 这比陷入困境之后如何解脱更重要。中国的决策者很可能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其他机构提出的主权债务重组建议并不针对债务危机的源头,即过度借贷。此外,中国与很多其他国际债权国有所不同。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海外资产中65%到70% 是外汇储备,只有7%左右是债券和贷款。中国的主要关注点是维护其海外资产价值,免受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货膨胀政策的不利影响。而这并非是可以通过改善债务重组机制可以解决的问题。

虽然中国政府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重组讨论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主权债务问题不关心。中国官员和分析家多次指出,国际金融体系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缺乏公正性,在债务问题上和其他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结构性的不利地位。即使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的国际债权国,也由于美元在国际金融里的霸权地位,难以充分地保护自己的债权人利益。

浅析主权债务危机 篇6

关键词:债务危机,政府作用,货币政策

在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时,主权债务危机在很多国家相续爆发给本就脆弱的世界经济沉重打击。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到整个欧洲的欧债危机,主权债务危机逐渐扩散,美国尚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又陷入其中,日本等国政府债务评级也造下调,主权债务问题越演愈烈。

一、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

随着2009年希腊主权评级的下调,欧债危机拉开序幕,随后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也浮出水面。与此同时,美国债务规模也接近了法定上限,国债信用被评级公司下调。主权债务危机正逐渐在发达国家之间扩散和发酵,至今未出现缓和的趋势。由于涉及到很多政治问题,对于如何解决主权债务危机始终不能拿出有效的方案,导致危机逐步恶化。

欧、美是主权债务危机最为突出的两个地区,从两地来看危机的起因存在差异。欧洲债务危机是由于货币一体化过程中欧元区各国尤其是非核心国家工资福利快速提高使消费较快增长进口扩大,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不断攀升。由于欧盟内部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权分散,在个别国家出现债务危机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最终使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美国债务危机是由于政府在救助深陷金融危机中的个人和金融部门时引起债务上升,是金融危机的延续。金融危机导致个人和金融企业积累了大量不能自行消化的债务,美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些债务问题避免金融体系出现崩溃,不得不举债进行救助。在救助的过程中,大量私人债务转化成公共债务,加上长期积累的财政赤字政府债务问题逐步恶化。

二、债务危机暴露出的政府问题

在主权债务危机中各国政府成为了矛盾的集中点,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在宏观决策上的失误和不作为会使个人和企业受到损失,其自身也会陷入危机。从欧美等国来看,正是由于政府自身的问题才引起或加剧了债务危机。

一是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债务和赤字问题未得到有效缓解。按照经济学原理政府应该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大赤字支出刺激经济,在经济繁荣时期缩减赤字避免经济过热。但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世界各国经济普遍良好时期,美欧等发达国家未曾有效的控制财政支出,而持续的提高国内福利导致经济萧条刚刚初现多国都已经债务缠身无力偿还。债务危机在经济繁荣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祸根,当时不调整负债规模缩减赤字而是持续的对社会福利大幅投资,迎合了选民心理在当时也未造成严重影响,但随着经济的萧条债务危机开始爆发。

二是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手段。货币主义学派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国家政府都将货币政策作为经济调节政策的首选工具。从经济现实来看,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期的效果最为显著,在经济启动时期也有着较好的效果,在经济萧条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效果往往会差强人意,即使不陷入流动性陷阱也会以高通胀为代价。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导致国家间政策依赖性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过度的货币发行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很大影响,在短期国内状况有所好转,但在长期对他国的负面影响也会反馈到国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扩大国债规模增加货币供应,不但未能有效的促进经济回暖,而且引起并恶化了主权债务问题,使债务危机在国际间迅速蔓延。

三是政府的作用发挥失当。一直以来各国政府一般都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经济调节两个方面努力发挥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中,政府的作用并非万能,政府作用的发挥需要把握好尺度,过度的政府行为会造成自身的危机。正是由于政府在调节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时,过度的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才导致或加深了债务危机。由于欧美政府采取的过度福利政策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救助个人及金融部门也造成了国家债务问题。

三、中国的债务问题

2010年中国的债务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7%,与美、日、英三国的87%、210%和80%的债务水平相比中国的债务水平很低。如果加上地方债务、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贷款中国的债务水平将大大提高。尽管如此由于中国的税收和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还贷能力远高于欧美国家,并且大部分债务由本国公民和机构持有,目前的系统性风险很低。

但近年来中央银行过多的货币发行和地方债务的积累是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货币供应量保持了快速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从2008年末的47.5万亿元逐渐增长到2011年9月末的78.7万亿元,不到3年的时间货币供应量增长了65.7%。过快增长的货币发行量造成了潜在的风险,由于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部分国外学者将中国的债务危机描绘成货币危机。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担保背负了大量债务,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萧条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明显下降。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还贷高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关于主权债务危机的思考 篇7

一、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对外举债, 即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家借债。当该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时发生违约, 就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过后, 在全球经济开始呈现气温回升迹象之时, 国际金融市场尚处于敏感时期, 任何金融动荡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巨大波动, 一系列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开始担忧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形势。

1. 迪拜主权债务危机

2009年11月25日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政府宣布, 由于受巨额债务困扰, 将对其主权投资实体迪拜世界公司重组, 公司所欠约590亿美元债务将至少延期6个月偿还, 延期债务约占迪拜政府全部债务的3/4。这是第一个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中东国家。迪拜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冰岛之后第二个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经济体, 同事也是自2001年阿根廷主权债务危机之后的又一个重大主权债务违约事件。随后, 穆迪投资和标准普尔都大幅下调了众多与迪拜政府相关实体的债务评级。由此引发市场极大的担忧情绪, 全球股指全面下跌,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低。

2.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继迪拜主权债务危机之后, 2009年12月8日, 由于希腊公共财政状况的中期前景不容乐观,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希腊外币及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 (IDR) 由原来的“A-”降为“BBB+”, 希腊因此成为主权信用评级最低的欧元区国家。事实上, 早在2009年10月初, 希腊政府就突然宣布, 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然而, 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 成员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3%, 公共债务不能超过当年GDP的60%。无论从哪个指标衡量, 希腊的债务问题都已非常严重。随后, 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债务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普遍担心希腊的债务问题很可能会蔓延至欧元区其他国家。

二、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1. 迪拜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

迪拜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本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迪拜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产油, 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 以石油为收入主要来源, 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但是随着石油资源的萎缩, 迪拜开始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非石油产业, 利用其现代化的设施和优越的贸易港口地位, 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奢侈品消费等行业。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不断激增, 迪拜政府开始大量举借外债。依靠大量借贷建造金融中心, 推动豪华房地产项目的发展模式, 曾一度为迪拜带来经济的繁荣。与此次债务危机密切相关的迪拜世界, 是迪拜最大的公司实体, 也是迪拜的主权投资公司, 其运营的领域涵盖交通物流、船坞海运、金融服务、城市开发等。迪拜的一系列世界级豪华工程, 如迪拜塔、棕榈岛、世界岛等均由这家公司负责投资与建设。这些庞大的项目规模所需的资金支持, 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国际贷款。在迪拜政府约800亿美元的债务总额中, 迪拜世界负债590亿美元, 约占74%。在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时期, 迪拜政府及其主权投资公司要从全球债券市场筹措投资资金并不困难。然而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 依靠对外融资所形成的房地产泡沫面临破灭的风险, 与此同时, 迪拜世界集团在海外分公司经营状况受到影响, 尤其是金融投资出现严重亏损。房地产集团的资金链一旦断裂, 债务问题便会暴露出来。

2.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导因

在欧盟经济体中, 希腊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 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收入结构单一使之经济脆弱性高。希腊工业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 大型船舶、汽车及零件、家用电器及其他电子产品多数需要依赖进口, 而出口则以传统的农产品和初级工业品为主, 缺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 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其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于海运、旅游和侨汇。但在金融危机期间, 希腊的外向型主导产业遭受严重冲击。比如航运业, 希腊航运业的运力占世界总量20%和欧盟总量50%, 金融危机期间, 全球货物运量的减少和航运运输能力过剩使得希腊航运业呈现一片萧条态势。根据Petrofin银行研究机构估计, 2009年希腊航运业银行融资比上年减少80亿欧元;根据希腊银行的统计数据, 2009年1月~8月希腊运输收入 (其中大部分来自于航运收入) 仅为90.6亿欧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1.2%。又以旅游业为例, 希腊的旅游业约占其GDP的18%, 根据希腊旅游业研究预测协会统计,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 2009年1月~10月乘飞机赴希腊旅游的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8%。1月~9月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7%, 酒店业受冲击严重。如此单一的经济结构导致希腊经济易受外部冲击。

在财政收入无法支撑金融危机期间刺激经济所需开支的情况下, 希腊政府不得不大量对外举债。但值得注意的是, 希腊债务负担沉重并不是新现象。加入欧元区之后, 希腊曾以抵制1%的利率从欧洲央行借钱筹措资金买入利率高到5%的政府债券以赚取息差。欧盟国家签署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虽然对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的上限作了规定, 但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且经济周期不一致, 实际上公约可灵活执行。因此, 作为外部约束的《稳定与增长公约》缺乏强制效力, 而希腊内部本身存在财政纪律不严、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政府开支不断攀升等问题, 使得希腊基本上一直是欧盟中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

三、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迪拜、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国家存在风险敞口 (因债务人违约行为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余额) 的企业可能面临一定的损失与风险。就中国而言, 金融机构在已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所持的风险敞口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 对中国的直接影响不大。

笔者认为, 主权债务危机的间接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传染效应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 主权债务危机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全球资本流动。

迪拜债务危主要表现为延期偿还债务, 国际主流观点认为迪拜的港口贸易、旅游等非石油经济增长性比较稳定, 债务危机的传染性不强。但是此次危机使得投资者开始担忧一些中小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外债风险, 国际资本开始重新评估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态势, 这可能会使大规模短期资金由新兴市场回流到发达国家市场。一些高度依赖外来资本的国家有可能因此面临外资抽逃的风险, 造成对这些国家股市、债市和汇率的冲击, 而市场恐慌情绪的增加可能造成危机的自我实现。

相比之下, 处于欧元区的希腊债务危机传染性会更强一些。除了希腊之外, 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国也存在较严重的债务问题。虽然希腊等面临主权债务问题的国家的经济总量在欧盟占比不大, 但不少欧洲国家在今后几年都需要削减政府支出, 增加税收, 这对欧洲经济的增长形成压力。欧元区成员国的债务困境使得投资者对欧元的未来走势并不乐观。对欧元区经济复苏前景的忧虑, 会进一步导致国际资本流向美元等相对安全的金融资产上。2010年6月7日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1879, 创下4年来新低, 正是反映了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金融状况的担忧。

第二, 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金融危机爆发后, 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一直是金融监管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迪拜、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使得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再次引起重视。主权债务危机直接影响了不少欧美的金融机构, 值得业界深思, 各国监管当局应高度警醒。另外, 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也可能让债权银行计提坏账, 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

四、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

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 迪拜、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没有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但是仔细分析发现, 目前发生和可能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多为新兴市场经济体。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脆弱性比较高、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困难, 因此主权信用违约和主权信用级别被下调的情况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新兴市场经济体, 其他主要经济体, 比如英国和美国, 其主权债务也存在着违约压力。穆迪报告警告, 如果公共债务水平不降低, 美国以及英法德等国, 可能于2013年失去AAA信用评级。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因此, 主权债务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仍然值得深思。

第一, 发展本国经济要遵循经济金融发展的普遍规律, 包括政府债务规模必须适度、储蓄和投资必须均衡、社会福利政策和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匹配等。以迪拜政府为例,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大量举债融资, 尽管短期内获得了GDP的快速增长, 但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牢、结构不合理, 难以实现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就中国而言,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大规模举债搞建设的现象, 有可能导致地方债务风险的累积,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政府应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有客观、冷静的分析和评估、要认真做好各级债务的测算和债务平衡工作, 防范偿债风险, 引导地方投融资业务健康发展。

第二, 发展本国经济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国情。希腊在加入欧元区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够园区其他国家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 因此当时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加入欧元区的时机选择是否正确值得商榷。迪拜为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在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基础上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 这种发展模式是否符合迪拜的国情, 也值得研究和反思。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壮大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获得对经济产期发展的稳固支撑, 而不应过度依赖虚拟经济, 尤其应经济房地产泡沫;应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服务水平等现实情况为依据, 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 不可盲目超前发展、盲目建设金融中心。

第三, 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面临加入共同货币区选择时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关于亚洲成立共同货币区乃至设立“亚元”的讨论一直很热烈。共同货币区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外汇稳定、促进资金流动等方面, 但是同时也会存在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财政政策受制于共同货币政策等问题。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 只有成员国在资本和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 加入共同货币区才可能带来最大的福利。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加入共同货币区可能得不偿失。

第四, 随着一些国家主权债危机的蔓延, 国际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大, 我国的外汇储备投资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 同时由于中国经济优势的再次显现, 境外资金流入我国境内的压力有可能再次加大,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应及时做好应对准备, 建立一套合理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将可能袭来的金融风险对中国的金融体系的冲击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尚斌:希腊债务危机——美国未来十年的榜样[J].证券市场周刊, 2009, (12)

[2]黄梅波熊爱宗:迪拜债务危机:原因、走向与影响[J].贵州财经学院学学报, 2010, (1)

[3]潘荣: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上升投资者涌入CDS[N].第一财经日报, 2010-1-28

[4]曹金玲:债务问题缠身, 资金逃离欧元区[N].第一财经日报, 2010-2-3

[5]张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J].中国货币市场, 2010, (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启示 篇8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 全球金融危机是诱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欧元区国家受到严重冲击, 为了保护自身经济稳定, 欧洲各国纷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扩张财政赤字, 使其在原本债务累累的基础上加上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债务问题因此升级。而另一方面, 危机的背后隐藏着大国为了利益的博弈和看不见的暗战,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为了捍卫其美元的霸主地位和拯救当前低迷的美国经济而有目的地对欧元区实施了刻意打压, 而且在做空欧元的“战役”中, 美国的对冲基金和投行资本扮演了扰乱希腊等国在债券市场融资能力的幕后“推手”, 当欧元贬值国际避险资金开始青睐美元和美元资产迹象明显, 面对当前情势美元走强符合美国的利益, 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更能够在金融领域扩大对欧元的相对优势。

(二) 欧盟经济政策的二元性矛盾是引发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体制性弊端

欧盟的政策二元性是指欧盟各国实施独立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 即欧盟各国货币政策由欧盟统一制定, 而对于财政政策则缺乏与货币政策相对应的财政联盟, 无法影响也没有权利去管制各国的政府预算和财政状况。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得欧洲成员国少了一个独立的用以宏观调控的工具, 结果只能是过度的依赖使用财政政策。加之欧盟各国的国情差异较大, 没有了灵活的货币政策之后, 那些发展相对落后、债务负担本就较重的国家 (如希腊等) 就只能选择大量的投资消费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三) 长久以来的高福利、高回报收入分配制度成为束缚欧洲国家经济的枷锁

欧洲各国从二战后就建立了以高福利、高工资为标杆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以爱尔兰为例,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 爱尔兰名列全球第五。爱尔兰乃至欧洲人以为找到了发展的最好归宿即以追求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目标, 可是他们忽视了一点:如今欧洲各国政府已经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高福利生活成本, 高支出维持国民生活幸福指数和生活水平的背后, 是欧洲各国政府都面临着的财政支出单向膨胀和停步不前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紧张局面, 经济的表面繁荣掩盖着巨额的财政负担。2010年9月爱尔兰宣布经济第二季度出现萎缩, 债券市场已基本崩溃, 两年期爱尔兰国债的收益率自7月底已经上涨逾三倍, 达到6.7%。

(四) 经济缺乏竞争力, 经济基础薄弱是欧元区各国陷入危机的自身原因

并不是所有财政赤字大、债务比例高的国家都面临着债务危机的问题。英国国债达到4万亿英镑 (约合6万亿美元) , 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2%, 公共部门净债务总额达到8485亿英镑, 相当于GDP的59.9%, 与希腊不相上下, 但因其国家竞争力强、经济基础雄厚所以并没有陷入主权债务危机, 而希腊、葡萄牙等国家在欧盟成员国中本就处于欠发达的地位,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 一方面在经历了全球化的制造业转移后, 非高科技产品市场不断被挤压, 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劳动生产率也长期慢于收入的增长, 失业率则一直在10%左右居高不下;在国际收支上特别倚重旅游等行业, 第三产业是其获得外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产业经济特点使国民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危机等冲击。另一方面出口缩减, 内需也长期接近饱和, 导致长期贸易逆差的结构失衡, 而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引入的大量经济刺激举措更是扩大了原本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 加速了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 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财政支出成了希腊等国迫不得已走向的一条道路。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欧元区经济复苏前景依旧危机四伏, 仍有可能加剧的债务危机无疑是首要威胁。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伙伴以及第一大出口市场, 不断蔓延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给中国对外出口、外汇储备安全性带来了影响。

(一) 欧元贬值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 自2010下半年以来欧元兑人民币贬值超过18%, 欧元走弱导致人民币随美元大幅升值, 这也使得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欧盟市场上大打折扣, 基于当前形势, 不利于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中国将推迟人民币汇率改革以便支持国内出口。以贸易加权指数计算, 人民币的币值已经明显上升, 欧洲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对中国商品需求的下降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巨大压力, 即使人民币汇率不再作出调整情况也已经相当严重。虽然2011年年初欧元区核心国复苏稳健, 但由于南欧国家主权债务仍较为堪忧, 欧元升值前景尚不明朗,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依旧处于被动升值状态, 有利于缓解外界迫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压力。

(二) 欧元区经济萎缩影响中国产品出口

尽管中国对PIIGS五国 (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 出口份额只占我国出口总额3.5%左右, 但是这些陷入困境的国家在欧盟引起的连锁效应不容忽视, 因为欧盟其他国的银行大量持有希腊等高债务国的政府债券, 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也很快会被波及。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在2362亿美元, 占中国总出口额19.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极可能拖累欧洲经济, 经济增长放缓, 需求下降, 从而不能避免的影响到中国对欧的出口, 不利于我国对欧的出口增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 能够减小我国与欧洲长久以来的贸易逆差, 缓解贸易矛盾。

(三) 欧债市场低迷刺激国际热钱流入中国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其国债的“含金量”产生了怀疑, 从两年前危机爆发的希腊到现在爱尔兰, 葡萄牙的岌岌可危, 欧盟力挽债务危机狂澜的付出似乎并未得到显性回报。投资者不仅对于欧盟能否成功化解债务危机表示怀疑, 也动摇了对该地区经济复苏的信心。国际性游资的本质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 当一个地区的风险较大市场低迷时, 就会迅速游离到别的利润空间大的地区去, 投资者在将资金从债券投资转移到股票的同时也将对欧洲市场的投资撤离转移到美国及亚洲新兴市场中, 中国作为高速增长的经济体首当其冲, 投机资本可能大量涌入中国, 削弱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控制, 加重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欧债危机对我国而言, 不能躲避也不容忽视, 危机的影响利弊参半, 它既提供了一次迎接新的挑战重新审视自身状况的机会, 也是一个在经济格局变化中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话语权的好时机。

(一) 未雨绸缪, 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希腊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薄弱, 过度依赖服往往务业的发展缺乏内生生产力的推动。为了拉动经济的增长, 政府的主动投资基础建设事业以及过度财政支出使得经济发展结构越加不平衡, 债务危机的爆发也在所难免。以欧洲债务国为前车之鉴反思我国经济,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扮演着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 也是我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面对当前震荡的国际经济局势和随时而来的经济风险, 积极主动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以物质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 使得投资、出口、内需齐头并进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是降级中国经济风险、维持均衡发展的利器。

(二) 提高警惕, 加强对地方债务及国际热钱的防控监管

虽然2010年我国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低于3%, 与总债务之比低于20% (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的60%) , 短期不用担心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但是,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 隐藏了不少问题不容忽视。截至2010年底,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大口径下负债总额23.76万亿元, 占2010年全年GDP比值59%, 接近国际公认的公共部门负债率的警戒线, 这些资金中85%以上都来自于银行体系, 一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 政府偿付能力出现问题, 势必对银行等融资机构造成巨大冲击, 扰乱金融秩序, 因此加强地方债券市场金融监管、控制债务规模已经势在必行。此外, 不能放松对国际热钱的警惕, 欧元的走弱使得国际投资者将宽裕的游资纷纷改道注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以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热钱入境后有可能对资本市场的产生较大动荡, 必须加强监管对外资的流入、流出, 通过设置门槛提升资金进出成本, 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来防范和化解“热钱”的冲击。

(三) 把握机遇, 在经济格局洗牌中获益

从目前形势来看, 当前欧洲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加大, 市场需求紧缩, 欧元走弱, 对欧出口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 从投资方面来说, 欧元贬值不利于欧洲对我国投资进一步扩大, 但有利于中国企业趁欧元贬值之机增加对欧盟的投资以较低人民币价格进口购进所大宗商品及国内缺乏的先进设备, 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获取更多资源和市场。在另一方面, 欧元区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经济利益已经紧密相关, 中国在其有难时伸出援手帮助度过危机将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合作发展水平。实际上中国已经在这方面采取行动, 不仅增加了对希腊、西班牙等国家的国债持有比例, 还加深了与欧洲企业的合作。中欧经济的互补性非常明显, 双方在创新科技、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这样互利的举措能强化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权威地位, 使中国在新格局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摘要:2009年以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涉及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 爆发的原因除了世界金融危机等外部原因外主要还是由于欧元区债务国自身的经济问题。欧元区此次债务危机不仅影响了整个欧元区经济, 对中国进出口、资产价格等方面也有影响。以此为鉴, 中国应当重视自身的债务状况及发展结构, 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而更加稳健的发展本国经济。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债务危机,原因与启示

参考文献

[1]吴国培, 马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发展研究, 2010 (7) .

[2]陈静.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China'sForeign Trade, 2010 (14) .

[3]王东.希腊债务危机与欧盟体制的弊端[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14)

[4]李伟, 邓斌.浅谈我国地方债务风险以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 2010 (22) .

[5]李可, 高洪艳.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N].中国贸易报, 2010 (3)

[6]王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影响与启示[J].财政研究, 2010 (5) .

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及警示 篇9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 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或者向其他国家所借的债务。一旦这个国家的主权信用出现危机, 不能及时履行对外债务偿付义务, 这个国家就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从冰岛到迪拜, 这些没有实体经济撑腰的地方爆发的债务危机似乎如出一辙:炒金融, 搞投机, 只有资产泡沫垫底, 没有实体经济撑腰。一旦出现企业破产, 进而引发主权信用危机, 一国一地经济就迅速从经济复苏之中跌入新的困境。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经济结构性弊端使政府陷入债务危机。希腊的问题在南欧国家比较典型, 其根源是采用欧元作为统一货币之后, 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财政政策不力和经济发展长期不均衡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希腊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双高”问题由来已久, 基于政党和工会的压力, 希腊高负债率、高福利、低税收, 造成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脱节, 削弱了希腊经济的竞争力。同时, 希腊公共事业占GDP的40%, 主要依靠旅游业和航运业的经济结构使希腊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还未走出衰退, 财政收入增速受压严重。

迪拜则是由于其以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迪拜爆发债务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首要的原因是房地产业的过度开发, 以及迪拜建立在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上的经济快速发展模式。在迪拜, 工地遍布全城, 而且动辄就是“世界最高”、“世界独有”或者身价百亿的项目。为了进行这些项目, 迪拜政府与其所属开发公司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借债, 筹措投资资金。

其次是金融危机下政府的政策使债务负担加重。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全球金融危机推动私人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增加杠杆。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就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 由于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 恶化了其国家集群产业的盈利能力, 公共财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 债务负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同时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迪拜世界房地产价格下跌, 迪拜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收入也大幅度下降。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全球房地产市场受到空前打击, 迪拜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随即被刺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 2008年第四季度迪拜房地产价格开始出现下降, 2009年第一季度相比前一季度曾下降达41%, 2009年第三季度虽出现微弱回升, 但相比2008年第三季度仍下降了47%, 房价由每平米的20623迪拉姆降到10936迪拉姆 (1迪拉姆约为1.85元人民币) , 在一年的时间里下降了一半,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迪拜世界集团旗下分支公司的经营状况受到一定的影响。以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为例, 受危机影响, 2009年公司上半年业绩明显差于去年, 利润则同比下降36.8%。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首先, 会严重地打击市场信心, 影响投资环境。主权债务危机会导致汇率波动, 利润下降, 融资成本上升, 市场和投资环境急剧恶化。冰岛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 出现了汇率大幅贬值, 2009年10月全球最大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退出冰岛。同年四季度,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加重, 不仅严重影响希腊国内消费信心和零售业预期, 同时, 欧元受危机拖累, 表现很疲软。

其次, 制约国内消费需求的复苏。在经济衰退和复苏的阶段, 政府为改善预算收支状况所做的努力, 不管是削减开支, 还是增加税赋, 必然要以抑制消费为代价。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国内消费难以有效复苏, 投资和内需就会受到制约, 经济的复苏就会受到影响。反过来, 如果经济增长不能恢复到合理水平, 就业状况就难以好转,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 国内消费需求必然疲软。这可能会使消费持续疲软, 经济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低于潜在增长水平。

最后, 主权债务危机对经济的长期影响, 会严重损害经济基础。债务重组和消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经济衰退和复苏阶段, 政府赤字仍然会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而当经济进入扩张阶段后, 巨额的债务负担必然制约经济扩张的速度。上世纪80年代, 拉美的债务危机导致拉美各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巨额的政府债务有关。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几点警示

首先, 要密切关注我国的地方债。如果说很多国家刺激政策的代价是主权债务危机, 那么在我国则表现为地方政府的债台高筑。截止2009年年末,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7.38万亿, 全年新增贷款超过3万亿, 这比年初统计的数据整整多出了1万亿。地方债务拿什么来偿还?中国社科院刘煜辉表示, “目前全国数千家地方融资平台所投资项目, 只有10%可以用产生的现金流偿还贷款, 绝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利用土地开发后出售的增值收益偿还, 还有部分项目完全是用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来偿还。”而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分析说:“现在估计地方总债务在10万亿以上, 而地方预算大概有7万~8万亿, 怎么可能还得上?”对此,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直指地方政府陷入了高负债、高膨胀、高泡沫的经济怪圈。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次, 经济增长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主权债务危机是一次流动性危机, 是过度举债增长模式的产物。由于缺乏实体经济和真实消费基础, 地产和金融扶植起来的经济动力结构使迪拜经济缺乏内生性增长的支撑, 不得不高度依赖外部的投资和借贷, 最终走向泡沫化。不可否认, 虚拟经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不少积极的作用, 但虚拟经济具有高风险性、复杂性、寄生性等特点, 虚拟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 其对经济的影响绝不能忽视。对于虚拟经济发展中引起的泡沫成分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济增长需要注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迪拜债务危机对我国的最大警示就是要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来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则是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 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第三, 经济建设需量力而行。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 遵循客观条件与经济规律, 盲目跨越式的发展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由于迪拜的石油资源开采到一定时间后即告枯竭, 迪拜当局意识到仅仅依靠有限的石油资源, 其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很快会凸显出来, 因此迅速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采取了多元化的经济发展策略。应该说迪拜的经济转型决策是正确的, 总体而言转型也是成功的。前不久迪拜之所以爆发债务危机, 在于迪拜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一样, 普遍具有一种赶超心理, 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 追求经济的超常增长。

第四, 政府债务管理和财政收支必须坚持审慎的原则。从宏观经济全局来说, 一国政府利用财政手段, 逆对经济风向而作出相机决策, 从而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也就是说, 政府为阻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 在其年度预算中增加政府开支或减税措施, 乃至实施一定的财政赤字政策。而政府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 是衡量一国是否存在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通常有通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和发行公债。希腊等欧洲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几乎是IMF安全底线和欧盟财政守则所规定水平的3~4倍, 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 出现危机也就不足为怪, 这是我国必须引以为鉴的。财政部消息, 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低于3%, 总债务占比不足20%, 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的60%;而2010年我国财政预算收支差额大体是10500亿元, 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控制在2.8%以内, 政府债务控制在30%以内, 总体可控。但在国际经济弱复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背景下, 必须未雨绸缪, 继续坚持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的审慎原则, 特别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在经济刺激和宏观稳定上找准平衡点, 稳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第五, 不能忽视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与美国次贷危机、迪拜债务危机以及爱尔兰危机一样, 希腊债务危机也蕴含着房地产泡沫问题。近年来,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也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不断刺激吹大房地产泡沫。由于房地产市场与整个金融体系关系紧密, 所以必须谨防房价大起大落,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第六, 严密监控和防范国际热钱对我国的潜在冲击。随着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宽松货币政策的全面退出尚需时日, 国际热钱出于避险及寻求资产升值的目的, 纷纷涌入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 并有可能对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带来潜在冲击, 我国政府须对此保持高度关注。要摆脱这一困扰, 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 既要采取有效的防御性措施, 监控各类热钱, 加强流入管制, 建立防范流出的预案;又要重视疏导的作用, 增强汇率弹性, 管理通胀预期, 抑制泡沫膨胀, 防范限制短期资本泛滥, 吸引中长期国际资本。

参考文献

[1].安宇宏.何为主权债务危机[J].经济新概念, 2010 (6)

[2].管清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J].热点观察, 2010 (10)

[3].林诠.主权债、地方债、企业债, 五月里怎一个债字了得[J].中国建材, 2010 (6)

[4].尹振涛,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面临的困境与启示[J].中国金融, 2010 (9)

[5].马冰.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及启示:迪拜案例分析[J].亚太经济, 2010 (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中国对策 篇10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一是欧元区有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却没有统一的欧洲财政部;二是欧元区的管理体制不完整;三是虽然欧元的诞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国际投机者更关注的不是欧元的发展,而是如何从中获取利益,这便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原因以及欧元区的实际情况,欧盟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手段缓解当前的危机并遏制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目前这些救援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紧急援助贷款;二是建立“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SM)”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三是欧洲中央银行(ECB)介入市场;四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管理与合作。此外,欧元区国家也积极寻求外界的支援,比如试图寻求包括巴西、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外部资金援助等,但是并没有获得实际的资金支持。

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当前措施所达到的效果还远远不够,危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欧洲经济依然低迷,市场预期仍不容乐观,解决危机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近年来,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在各方面均有显著的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达到4797.1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中方出口3112.4亿美元、进口168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8%和31.9%。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的地位。中国与欧洲在经济贸易、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成果显著,并有着持续良好发展的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中国应帮助欧元区度过此次债务危机,这同时也符合中国发展的利益。

首先,中国虽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实力与美国和欧洲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需要稳定且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也更加需要战略上的依托和制衡。如果欧元没落,中国将必须面对一个相对更加强大的美国,也将更多地承担美国经济发展的成本,这显然不是中国所希望的。中国不能做“救世主”,更不能做“冤大头”。欧洲国家多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穷国救助富国,本是不合逻辑的。因此,中国的帮助不应该是无偿的,我们应该在帮助欧元区度过危机的同时,开出合理、并且符合中国发展利益的条件,如要求欧洲大幅度对中国开放其直接投资市场,开放高科技出口;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采取切实措施,遏制针对中国的各种保护主义;到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国际化等。

其次,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中国应该在与欧洲的经贸结构中做适当的调整。欧盟虽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双方的贸易结构存在问题。第一,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德国、荷兰、法国等核心国家,对芬兰、葡萄牙等的出口份额占比很小;第二,中国对有着较大潜在隐患的国家出口比例过高,仅意大利与西班牙两国就占到了中国对欧盟出口市场贸易额的16%。所以,我国应该丰富出口结构,减少对某几个国家,尤其是潜在风险较大的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开发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规避可能的风险。同时,如果欧洲采取债务货币化的手段解决债务危机,势必会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样,成为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又一个源泉。我国也将面对更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本币升值压力。所以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内需,鼓励消费,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再者,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应在国际储备结构、金融市场操盘等方面明确任务及方向,并适当转变企业竞争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绝大部分為美元,欧元、日元等币种持有量偏少。这便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因此,我们有必要逐步改善我们的国际储备结构。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借欧元处于相对低位的时候将我国外汇储备中的部分美元资产置换为欧元资产,同时增持部分黄金资产,使我国的国际储备结构多元化。此外,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方式多表现为单打独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势单力孤,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与当代国际竞争中以跨国公司为龙头的供应链竞争、价值链竞争相比,差距极大,很难防范诸如此次债务危机的风险。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境内外连接各种生产性服务的商业机制和平台,将各个外贸企业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危机是长期累积形成的,不会在短时期内得到解决。在解决危机的道路上,欧盟以及国际社会还需要做得更多。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

美国主权债务 篇11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由此暴露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2008年至2010年间, 冰岛、迪拜、希腊等国相继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面对屡屡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 了解其实质内容, 分析造成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对世界其他各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1. 金融业扩充过度

金融业扩充过度, 流动性过剩, 银行和大商家纷纷涉足高风险投资。

例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冰岛开始大力拓展虚拟经济规模, 其银行开始效仿西方大国的国际投资银行, 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 投资次级按揭等获利高同时也是高风险的资产, 从而获得巨额的利差, 为此冰岛三大银行所欠的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 为当前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2. 金融创新与“金融大鳄”的对冲操作

2001年, 希腊为满足进入欧元区的两大指标: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 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 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 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实质是, 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 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 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 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

与此同时, 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 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至此, 高盛就将在这场交易中的风险完全转移回欧元区。

3. 经济政策的错配

欧元区各成员国实行同一货币制度, 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但欧盟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 形成政策错配。所以在遭受外来冲击时各国只能更加倚重财政政策, 容易造成赤字和债务负担普遍超标, 危机刺激政策使债务更加凸显。

4. 高福利带来道德危机

在后危机时代, 欧洲的自愿失业率非常高, 因为有着高水平的福利——失业补贴, 人们都不愿意去做辛苦的体力活。

这样的道德风险引发很多居民宁愿不工作以领取补贴, 导致GDP进一步下降, 政府财政收入进一步收缩, 在财政收入下降的同时, 财政支出仍然保持在高位, 必定导致信用恶化, 引爆债务危机。

5. 经济一体化面临的各种障碍削弱了政策的作用

尽管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体存在, 一体化面临的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政治、语言等差异造成的障碍, 削弱了政策的作用。

三、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1. 金融市场动荡或将加剧。

在主权债务危机频频出现后, 全球股市纷纷下挫, 道琼斯大跌近3%,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蓝筹股指数分别下跌了近6%和5%, 亚太股市也大跌。

汇率市场动荡进一步加剧, 美元强势反弹, 伴随的是欧元的大幅走跌。

债务问题还波及到大宗商品市场, 原油价格大幅下挫, 基本金属纷纷收跌。

2. 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紊乱。

欧洲债务问题爆发之后,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高收益的国际资本寻求避险重回美国的迹象十分明显, 美国国债长期收益率不断走低。资本流动的群体行为可能导致全球信贷市场出现结构性紧缩, 即欧洲国家融资困难, 而资本重回美国趋势愈发明显。资本流动的紊乱将加剧。

3. 全球经济复苏将放缓脚步

IMF预测, 只要欧盟各个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大相径庭而且财政协调机制无效, 那么债务问题很难短期内就能解决, 欧洲经济可能就难以真正复苏, 更值得注意的是, 公共债务利率迅速提升, 欧洲面临政策两难, 如果继续经济刺激, 债务将进一步上升;如果退出经济刺激计划, 经济复苏进程将受影响, 这意味着欧洲国家的复苏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日本、美国等政府也面临持续的政策两难问题, 尤其日本经济复苏前景十分暗淡, 全球复苏的步伐难以加速, 甚至会放缓。

4. 使得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次贷危机提醒我们加强风险管理, 而风险管控不足则是迪拜危机为这一教训添加的又一例证。除了国外许多私人投资者, 迪拜危机还直接打击了不少注资阿联酋的外资银行, 推高了阿联酋尤其是迪拜的泡沫。这些在金融危机中跌落马背的金融机构再次受到牵连, 值得业界深思, 应引起各国监管当局的高度警醒。

资料来源:UAE, Emirates Banks Association.

四、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1. 警惕“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

所谓“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 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个危机。

从此番欧元区希腊等国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我们可以认识到:源于各种需求, 政府本质上是有主动负债的愿望的。

这对今天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行为有着警示意义。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根深蒂固的“GDP考核观”, 各地政府为保证当地对整体GDP的贡献度不惜借入资金, 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出现了7-8万亿的债务负担, 相当一部分信贷投到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长线项目里, 长时间不产生收入。这对未来中国经济肯定是巨大的隐形风险。

所以, “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 不是中央政府的, 是地方政府的危机。

2. 经济发展不可脱离实体经济

迪拜债务危机的爆发源自金融市场泡沫膨胀, 脱离实体经济。其房地产泡沫在热钱不断涌入、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越来越膨胀, 最终由于金融危机, 引爆了泡沫的破灭。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和迪拜危机爆发前有一定的相似度, 尤其是海南地区的房地产, 自从三亚旅游经济区建立以来, 以三亚为代表的海南的房价被炒到一个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高位, 而此次迪拜危机的爆发无疑为中国敲响了警钟, 要及时矫正这样的脱离。

3. 发展中国家面临加入共同货币区选择时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共同货币区具有简化流通手续、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外汇稳定、促进资金流动等优点。

但是, 根据20世纪60年代基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争论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组国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组成货币区, 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只有成员国在资本和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 加入共同货币区才可能带来最大的福利增进, 在条件不成熟时勉强加入可能得不偿失。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关于亚洲成立共同货币区乃至设立“亚元”的呼声一度高涨, 但这次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给这种热情降温不少, 发展中国家想要建立共同货币区还需谨慎。

4.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必须立足国内, 在此基础上争取外部的支持

冰岛、希腊、迪拜的情况, 无一不是依赖外部融资的典型。这样的经济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外资撤资退出本国市场, 必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导致本国发展困境的政策弊端, 才能真正获得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任, 进而赢得市场的尊重。仅依靠外资援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问题, 且外部援助常常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所以, 中国应该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扩大内需, 减少对外资的依赖, 从根本改变本国的经济实力, 增强本国抵御风险的能力。

摘要: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2009年的主权债务危机让全世界都变得提心吊胆, 在后危机时代, 主权债务危机屡屡发生, 对此,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主权债务危机?本文就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原因、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旨在警示中国应该在恢复经济的进程注意主权债务问题。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资本过度扩张,金融危机,警示

参考文献

[1]张敏:冰岛.国家破产?.世界知识, 2008 (21)

[2]黄梅波:熊爱宗.迪拜债务危相:原因、走向与影响.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 (1)

[3]郑联盛:迪拜和希腊的“裸泳”闹剧.中国报道, 2010 (1)

[4]荣跃:警惕“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和讯财经, http://forex.baidu.com/2010-04-15/123351063.html, 2010.4.15

上一篇:文化改善下一篇: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