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治疗

2024-06-25

壮医治疗(精选10篇)

壮医治疗 篇1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肌肉运动和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大多发病急骤,若治疗不当或误治,常迁延病程,瘫痪肌肉出现挛缩,甚至发生面肌痉挛,增加治疗难度[1]。壮医作为民族医学的一种,在治疗面部瘫痪等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之处。为此本文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予以壮医治疗及护理,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0~71岁,平均42.3±2.4岁,病程2~7天,平均3.7±0.5天;另选取同期到院诊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71岁,平均41.2±2.5岁,病程2~7天,平均3.5±0.6天。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神经病学》[2]中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和分型:临床表现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伴有患侧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不能皱额蹙眉、口角下垂、乳突部疼痛、听觉及味觉障碍等体征;排除非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其他类型面神经损害、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及对壮医药物治疗过敏或面部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因对症给予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面瘫面肌按摩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于患侧面部用壮医药热敷,具体如下:取桃仁、独活、红花、乳香、没药、当归尾、土鳖虫、续断、无名异、盐杜仲、骨碎补、牛膝、苏木、自然铜、田七、大黄各10g,粉碎后用酒调制成糊状并加热,待温度适宜时敷于患侧面部,用保鲜膜覆盖保湿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30~60min;用药过程中应避免温度过高烫伤面部,药物过干影响吸收;热敷过程中应随时询问患者感觉,并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过敏反应,若有异常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更换疗法;热敷期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时调节温度,热敷时需关好门窗,以免因患者面部毛孔开放而受外邪侵袭,加重病情;热敷完毕后,用温水再次清洗并擦干面部皮肤,避免吹风、受凉。两组均干预30天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3]

痊愈:面部症状及体征均消失,面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面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面部表情正常,但患侧仍有轻度麻木感;有效:面肌功能部分恢复,但双侧面部仍有无损害性不对称;无效:干预前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 00%。

1.3.2 康复时间

随访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面部康复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康复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康复时间

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面部康复用时21.5±2.7天,对照组面部康复用时40.2±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因机体正气不足,营血亏虚,受风寒外邪入侵至肌腠,而留滞于经络,使经隧不通,经脉失养,遇寒则筋急引颊,筋缓不荣,故使口眼歪斜、面部不能平视[4]。为此临床在常规西药营养面神经、增强免疫力、中成药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应予以舒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祛风疗法进行治疗及护理,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瘫恢复。

壮医在治疗护理面神经麻痹方面具有独特的民族治疗特点,壮医认为于面瘫患侧用壮医药热敷,有助于濡养局部肌肉筋脉[5]。为此,本文对3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辅以壮医药热敷,文中所选壮药具有活血通经、舒筋止痉、祛风燥湿之效,从而能驱络中之风,使络中风邪得以疏泄。在壮医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壮药在患侧面部及前额部热敷,并用红外线照射,不但有助于药物的吸收,还有助于舒筋通络、舒调经气,加强祛风散寒的作用;在药力与热力作用下,利于药物渗透皮肤并吸收,直达病所,促进新陈代谢,改善面部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水肿的吸收,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在壮医药热敷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防风防寒等保护护理措施,以确保壮医药治疗护理的安全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观察组面部康复时间为21.5±2.7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0.2±2.9天(P<0.05)。由此可见,壮医药治疗面神经麻痹,可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侧面肌的营养供应,利于非化脓性炎症的消退,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壮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7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于患侧面部给予壮医药热敷治疗及护理干预,30天后观察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及面部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观察组面部康复时间为21.5±2.7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0.2±2.9天(P<0.05)。结论:壮医药治疗面神经麻痹有助于改善患侧面肌的营养供应,利于非化脓性炎症的消退,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壮医,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赖若芸,赵红黎,胡恕艳,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4(15):1796-1797,1798.

[2]陈永忠,任义钟.针剂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志,2012,22(2):12-13.

[3]王凤德.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3,29(10):34-35.

[4]罗艳美,刘莉君,代俊非.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7(21):197.

[5]梁树勇.经筋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26(3):118-119.

[6]罗本华,林辰,李晶晶.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118例[J].陕西中医,2012,14(10):1390-1391.

壮医治疗 篇2

【摘 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动脉硬化性头痛78例,随机分为2组,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52例,西医对照组26例,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总体临床疗效、头痛程度疗效和脑血流速度比值改善情况。结果:总体临床疗效、头痛程度疗效和脑血流速度比值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痛临床疗效和安全良好。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脑动脉硬化;头痛

【中图分类号】R291.8;R7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06-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Headache Caused by Brain Artery Hardening Using Zhuangyiyaoxian Dianjiu

LIAO Yu-xiu The Rui Kang Affiliated Hospital,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Guangxi 53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dache caused by brain artery hardening by using Zhuangyiyaoxian Dianjiu.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headache caused by brain artery harden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Joined Zhuangyiyaoxian Dianjiu therapeutic group (n=52) and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 (n=26). Observing total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headache and average velocity of cerebral blood flow(Vm) was improved after 28d treatment fo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Over with due regard to all the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or 0.01). Conclusion Zhuangyiyaoxian Dianjiu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s on patients with headache caused by brain artery hardening.

【Key Words】Zhuangyiyaoxian Dianjiu; Brain artery hardening; Headache.

脑动脉硬化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笔者在2006年2月-2009年2月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痛患者52例,观察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期间我院门诊脑动脉硬化性头痛患者78例,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47~75(54.4±4.9)岁;头痛轻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9例;病程2~7a。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48~73(54.9±5.3)岁,头痛轻度9例,中度13例,重度4例;病程1~7a。2组性别、年龄、头痛程度及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符合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1];a.年龄≥45岁;b.具有持久而固定的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减退(如记忆力减退、倦怠或失眠,易激动或易疲劳、性格改变),且随脑力与体力活动而有间隙性加重;c.脑缺血表现,如眩晕、耳鸣、头痛;d.具有一定而弥漫的脑损害症状和体征(如肢端麻木);e.具有全身动脉硬化症的表现,如[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主动脉弓增宽,冠心病或颞动脉、桡动脉壁变硬等;f.可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②符合头痛的诊断标准[2]:头痛缓慢,多呈轻至中度的全头钝痛或胀痛,多以头枕部、额部、双颞部疼痛,或一侧头为主,体位改变或用脑力、活动时头痛加重。

1.3 排除标准 ①恶性高血压病以及高血压脑病;②脑梗死、脑出血所致的头痛;③脑肿瘤;④慢性鼻窦炎所致的头痛;⑤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⑥低血压患者,精神异常者,过敏体质和/或有药物过敏史者,均不纳入观察对象之列。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位(用中药和壮药制成的药酒,来浸苎麻线后,精制而成的壮医药线,医者将一头药线点火烧成小火炭,灭火后医者即将火炭用拇指压灼、点灸患者的体表(位)。(位:神庭、前顶、百会、后顶、风府、强间、头维、率谷、玉枕、风池,每日点灸上述(位一次。对照组予西医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尼莫地平片口服,每次40mg,每日3次。2组患者均治疗28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定。

1.5 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观察中医症候眩晕、耳鸣、肢体麻木、失眠、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观察患者头痛的程度、部位、频率、间隔期长短以及用药和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及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检查。一般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和治疗期间有何不良反应。2组在用药和治疗前、后均进行如上观察及检查。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总体临床疗效标准,观察眩晕、耳鸣、肢端麻木、失眠、头痛等中医症候的改变。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主症积分减少>70%),体征改善,主要检查指标结果基本正常;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主症积分减少36%?觸69%),体征及主要检查指标结果改善;无效:各种症状及检查指标结果均无改善。头痛程度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头痛数字分级法(NRS)[2]:0~10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

2.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过程采用SPSS10.0软件包。

3 治疗结果

3.1 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4.62%,对照组61.5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u=2.266 P<0.05)。见表1。

3.2 头痛程度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为(6.2±1.3)分,治疗后为(2.7±0.15)分;对照组治疗前为(6.1±1.4)分,治疗后为(3.1±0.21)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8.67,P<0.05)。

3.3 脑血流速度比值改善情况比较 取值为实际测量值/正常参数值中位数×100%,治疗组治疗前为(156.6±28.6),治疗后为(123.1±25.9);对照组治疗前为(155.9±29.6),治疗后为(148.1±29.1)。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3.86,P<0.01)。

3.4 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 2组均无加重病例,治疗前、后2组肝、肾功能、血、尿及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改变,亦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4 讨论

脑动脉硬化症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细动脉透明变性等脑动脉壁变性所引起的脑部供血障碍和脑细胞弥漫性改变,从而产生脑机能减退、精神障碍和神经局部损害症状,诸如头痛、头晕、眩晕、睡眠障碍、记忆减退、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重者有血管痴呆表现[4]。本症头痛属于中医学头风、脑风、头痛范畴。头痛病因,多责之风、痰、瘀为患。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且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多感或内伤之风上扰清窍,阻遏清阳发为头痛;而头痛日久不愈。故风扰清阳、络脉瘀阻实为头痛中医学之主要病机。壮医认为头痛病因责之毒、虚所致,人体脏腑气血虚,导致龙路及火路不畅或闭塞可导致“头痛”。毒,即风、痰、瘀统称为毒,虚,即脏、腑、气、血、骨、肉的内伤统称为虚。

壮医的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及龙路、火路具有生理病理特色及内涵[5]。认为脏腑气血骨肉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气(壮语称“嘘”)是动力,功能,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血液(壮语称“勒”)是营养全身脏腑骨肉,四肢百骸的极为重要的物质。气血得天地之气而化生,赖天地之气以运行。龙路在人体内即血液的通道(壮医又称之为血脉或龙脉),其功能主要是为脏腑骨肉的输运营养。火路是人体内的传感之道,即神经系统传导、调节功能,如痛觉、温觉等。壮医认为[6],所谓毒,是以对人体是否构成伤害以及伤害致病的程度为依据标志。有的毒性猛烈,有的则缓慢起毒性作用;有的为有形之毒,有的为无形之毒;有的损伤皮肉,有的则伤害脏腑和体内重要通道。毒邪所以致病,一方面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除邪毒,邪毒也可以损伤正气,两者争斗、正不胜邪,则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另一方面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邪毒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内正气的强弱。正气旺盛才能够抗御外来邪毒的侵犯而免于致病。相反则导致发病。龙路及火路在内网络、调节五脏六腑、四肢骨肉、输布气血精液,滋养脏腑骨肉,在人体体表网络为(位。壮医药线点灸(位,能激发人体正气和壮药在(位的浸透,将阻滞于人体内的邪毒,从(位拔出或驱出,使人体三气恢复同步。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78,11(2):128.

[2]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10.

[4]Torigoe R, Hayashi T, Anegawa S, et al. Effect of propentofylline and pentoxifylline on cerebral blood flow using 123 I-IMP SPEC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 [J]. Clin Ther. 1994, 16(1):65-73

[5]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

[6]覃文波,庞声航.壮医毒论学说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5)::4.

壮医治疗 篇3

关键词:壮医特色外治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其发病因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外力损伤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使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而造成的。

1病因及治疗原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壮医“核尹”范畴[1],本病的发病病因有三方面,一是体虚气弱,气行不畅,腰部的龙路或火路阻滞所致;二是跌打损伤腰部,腰部的龙路或火路阻滞,瘀血滞于腰部而致腰痛;三是外邪入侵腰部,局部龙路、火路阻滞不通,发为腰痛。其治疗原则为疏通机体龙路火路,通道养路,调气止痛。

2治疗方法

由于壮族聚居地的独特自然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当地的文化、民俗、壮汉文化交流等因素,使壮医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在对各种疾病的外治疗法上,就有诸如壮医筋经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针刺疗法、壮医药罐疗法等特殊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2.1壮医经筋手法

壮医经筋疗法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以经筋学说为依据,运用壮医理筋手法、固灶刺筋法、循筋拔罐法等综合治疗手段,从局部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2]。而壮医经筋手法是壮医经筋疗法中的一部分,仅以经筋手法进行理筋治疗。梁来德[3]采用壮医经筋推拿手法对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遵循壮医经筋“以灶为腧”的取穴原则和“解结消灶”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分别按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阳明经筋进行全三线松筋理筋,重点松解各经筋上的筋结病灶点。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全部病例中,治愈123例,占59.13%;好转68例,占32.69%;未愈17例,占8.17%;总有效率达91.83%。雷龙鸣[4]观察壮医经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机械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壮医经筋推拿手法治疗,具体分两步:第一步先查足三阳经筋线上存在的“筋结病灶”和腰腹腿(臀)三角的多维性病灶,第二步运用壮医经筋手法松筋术进行松解病灶或筋结。每天治疗一次,每次20分钟,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中,优19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对照组50例中,优8例,良12例,可22例,差8例。两组优良率(80%和40%)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壮医经筋手法对本病具有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的功效。

2.2壮医经筋疗法配合中药烫疗

中药烫疗[5,6]通过药物透皮吸收、温热刺激,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局部皮肤肌肉组织,促进局部神经炎症、水肿的吸收,减轻疼痛。壮医经筋疗法结合中药烫疗可获得疗效。农秀明[7]等观察壮医经筋疗法结合中药烫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随机将120例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结合中药烫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壮医经筋疗法主要顺着足太阳经筋线、足少阳经筋和足阳明经筋从足到头方向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拔等松筋理筋,松解筋结病灶点后,接着再将已用米酒浸泡2个月以上的豆豉姜35g,丢了棒、千斤拔、鸡血藤各30g,刘寄奴、五加皮、大力王、千年健、七叶莲各25g,九节风、两面针、半枫荷、透骨消各20g等药物,放入布袋粉碎并加热至45℃,熨烫腰骶部,持续时间20~30min。60例患者经二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2例,占36.7%;好转36例,占60%;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

2.3壮医药罐配合放血疗法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特制的竹罐置于煮沸的壮药水中加热,再趁热将竹罐急敷于患者治疗部位上,利用其负压吸力、药物及温热共同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8]。潘宁君[9]予壮医药罐配合放血疗法对70例患者进行治疗。将竹罐放入壮药(两面针、伸筋草、丢了棒各20g,藤杜仲、三钱三、八角枫、大钻、小钻、鸡屎藤、宽筋藤各30g)药液中煮20min左右,取出竹罐甩净水珠,趁热迅速扣于膝关节肿痛处,约5~10min后取下,在第1次拔出竹罐后即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位重刺3~4针,迅速取热药罐在针刺部位拔罐,吸拔出其瘀血,拔罐完毕擦净后再用药巾热敷于拔罐部位。疗程的第1天只敷不洗,第2、3天再用药液熏洗患处。共治疗2疗程,治疗结束后,治愈39例,占55.7%;好转27例,占38.6%;无效4例,占5.7%,总有效率达94.3%。

2.4壮医针刺配合中药熏蒸

壮医针刺[10]是以特色的壮医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取穴方法和针刺方法,是壮族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创造和提炼的一种自然疗法。

黄正干[11]等选用壮医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核尹96例,取腰龙脊穴、骶龙脊穴、膝弯穴、肾俞穴、后溪穴、阿是穴、脐内环穴(心、肾)、腰椎华佗夹脊穴等为主穴,随症配穴:急性核尹加问谷穴、中渚穴、后溪穴、环跳穴、承山穴、人中穴等;慢性核尹加髋关穴、骶鞍环穴。手法:针肾俞穴,用吐纳补法,补4次;针委中穴,用吐纳法,泻3次;针脐内环穴(心、肾),向外斜刺,用平补平泻法。每天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再配合当归15g、川芎20g、桃仁15g、红花15g、牛膝20g、香附15g、延胡索20g、杜仲20g、赤芍15g、透骨草30g、千斤拔30g、龙船花20g等煎煮后,应用三洲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熏腰部及患肢,每次40min,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经治疗,96例患者,优良率寒湿型和湿热型为100%、血瘀型为91.7%、肾虚型为87.8%。各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法[12]以壮医理论为指导,用壮药泡制的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刘敬旺[13]采用药线点灸法对42例患者进行治疗。先取腰部督脉腧穴、夹脊穴、膀胱经腰部腧穴及阿是穴等,将穴位分为两组,交替使用:(1)命门、三焦俞、阿是穴;(2)肾俞、腰阳关、L3~S1夹脊穴,操作方法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12],每日1次,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治疗期间,只卧硬板床休息,不做牵引、推拿等治疗。经治疗,42例中治愈34例,占80.9%;好转5例,占11.9%;无效3例,占7.2%,总有效率92.9%。

3小结

壮医治疗 篇4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血液灌流;老年尿毒症瘙痒症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3-0086-0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透析人群老年人比例显著增加,欧洲肾脏病及透析移植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透析人群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已经由1985年的22%增长到2001年的51%[1],而我国2004年北京市慢性肾衰行透析治疗的6701例患者中,超过60岁的患者 占473%[2]。由于老年患者的代偿功能较差,加之尿毒症的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较多,其中皮肤瘙痒,便是尿毒症最为不适的症状之一,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文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为67%~86%[3]。因此,如何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笔者应用药线点灸联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性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02月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59例,男34例,女25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7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4例,痛风性肾病、梗阻性肾病各2例,原因不明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1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降血压等)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32±719)岁;血液透析时间2~19年,平均(562±790)年。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6965±673)岁;血液透析时间3~185年,平均(601±781)年。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病、透析时间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学》[4]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且为维持常规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②符合《现代皮肤病学》[5]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即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且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3次/周。所有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及局部皮肤瘙痒,曾接受抗组胺药、镇静药及外用止痒药等治疗效果不佳,并排除皮肤科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皮肤瘙痒,诊断为“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排除标准:心力衰竭、严重营养不良、肺部疾病、肝脏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及其他活动性病变等。

13 仪器与药物 血液透析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S型,透析器为聚砜膜F6;血液灌流器(广东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厂生产的一次性高压蒸气消毒HA130血液灌流器),透析液为碳酸盐,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海南通用同盟药业公司,批号:和20010300)。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法进行治疗,血液透析频率为2次/周,4h/次,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为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每周3次壮医药线点灸。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透析液流度控制在500mL/min,血流量为200~250mL/min,超滤量视干体重调节。壮医药线点灸选穴与具体操作方法: 药线点灸[6],选择体穴:长子、手三里、足三里、血海、肺腧、神门。具体操作:①整线:把松散的药线搓紧;②持线:用食指和拇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cm;③点火:将露出的线端用火点燃,药线点燃后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④施灸:将有火星的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的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快捷地将有火星的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般一穴点灸一壮即可。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5 瘙痒程度评定[7] 按皮肤瘙痒严重程度、范围、频度和睡眠障碍分别打分;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皮肤轻度痒觉无需搔抓为1分,需搔抓但无破皮为2分,搔抓不能缓解为3分,有破皮为4分,因抓痒而坐立不安为5分;瘙痒分布范围评分:单个部位为1分,多个部位为2分,全身瘙痒为3分;瘙痒发作频率评分:每短时发作4次(每次<10min)或每长时间发作1次(>10min)为1分,最高5分;上述三项评分上、下午各评定1次,最高可能得分为:(5+3+5)×2=26分;瘙痒致夜间睡眠障碍评分:因瘙痒而觉醒1次为2分,最高14分;每天可能最高得分为26+14=40分。

16 疗效判断[8] 瘙痒积分下降率≥95%为痊愈;瘙痒积分下降率在60%~94%为显效;瘙痒积分下降率在20%~59%为好转;瘙痒积分下降率<20%为无效。积分下降率=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观察指标 首次透析前及透析12周后检测血肌酐(SCr)、血磷(P)、血清β2-MG及iPTH水平的变化,分别由本院生化及放免试验室完成。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两组症状在治疗8周后出现改善(P<005),12周后治疗组改善非常显著(P<001),且优于治疗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SCr、P3+、iPTH、血β2-MG、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iPTH、β2-MG及P3+均有不同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仅iPTH、β2-MG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降低iPTH、β2-MG及 P3+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经 Ridit检验治疗组明显优对照组 (P<001)。

3 讨论

皮肤瘙痒症是老年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瘙痒,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阵发性发作,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许多文献表明,尿毒症患者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后,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继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及β2-MG (β2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升高有关,而Scr、BUN的潴留对皮肤瘙痒可能起一定作用[9-14]。

皮肤瘙痒症在壮医学中当属 “风毒病”范畴。壮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由谷道、水道、气道以及龙路和火路发挥作用,三道通畅,调节适度,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协调平衡,表现为健康状态;若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阻滞龙路火路,使道路不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为本病。李燕林等[14]认为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虚弱,风毒侵入肌肤,阻滞两路,游走不定或结于局部。而补虚、调气、解毒为壮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实践证明本法具有祛风止痒、解毒散结、强壮补益等功效[15],尤其是对皮肤病疗效颇佳。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选用壮医特制的苎麻线,在施壮医药线点灸取穴,其中长子穴为最先瘙痒及瘙痒严重之处,即所谓“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而取手、足三里意在健脾胃、化气血,以生发脾气、润化脾燥,二穴共奏健脾祛风、扶正驱邪之功;中医理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生皮毛。”即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故取肺腧穴以生精养血,血海穴以补血养血,二者互伍以养肤润燥、养血熄风;合用神门补益心血、安神定志,效专安神止痒。故诸穴配伍应用,共凑从外治内、祛邪扶正、治愈疾病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冀军.老年慢性肾病患者透析治疗的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2006, 25(11):876-820.

[2]王梅.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1):23-24.

[3]Dar MR,Akhter A.CI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emic pruritu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anodialysis[J].J Coil Physicians surg Park, 2006,16(2):94-96.

[4]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6.

[5]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04.

[6]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壮医药线点灸疗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63.

[7]SergioD,Emanuela C,Danilo V,et al.Rdief of pmritus and decreasein plasma histamine concentmtions during erytIIInpoietin thempy inpatients with uremia[J].N End J Med,1992,326(15):969-974.

[8]王济东,李春庆,陈莫兰.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2,12(2):67-69.

[9]燕林,安海文,刘琳娜,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12(24):6957-6958.

[10]Shim W S,oh U.Histamine-induced itch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ain[J].Mol pain,2008,31(4):29.

[11]李宓.血液透析并发症[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317.

[12]London GM,Mary C,M archais SJ,et al.Arterial calcificationsand bone histomo- rphometry in end stage renald isease[J].J AmSoc N ephro,2004,15(17):1943-1951.

[13]何长明,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2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杜,2005:118.

[14]李燕林,安海文,刘琳娜,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24): 6957-6958.

[15]庞字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14(6):12.

[16]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5,420.

壮医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推拿科门诊或住院部确诊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0~81岁,平均45.1±4.2岁,病程2~50个月,平均7.1±2.3个月。

1.2 诊断标准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目前尚缺乏客观依据,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发病部位及典型症状、体征,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2]:①患侧大腿前外侧疼痛、麻木、痛觉减退或痛觉过敏,活动后髋关节前伸、后伸时症状加重,休息或屈髋位可缓解;②以单侧多见,患侧大腿前外侧感觉较健侧减退、迟钝,股四头肌肌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患病久者可有股四头肌轻度萎缩;③骨盆X线片、EMG测试多无异常表现;④髂前上棘内下1~2cm处股外侧皮神经循行处Tinel’s征阳性,按压该处常可引出患者所述症状,在该处封闭做诊断性治疗,症状可立即缓解即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壮医摸结法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筋结形成以肌筋的起点、止点、交叉点、拐弯点,神经的出口点及皮神经通行途经的一些解剖位置,如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筋膜、腱性肌缘和纤维骨性管道等处为主,筋结形成大多与相应的神经支配相对应。肌筋形成的筋结分点、线、面等形状,以触压疼痛异常敏感为特征。其中皮神经通行部位的筋结多为点状,肌筋形成的筋结多为线状,多支支配神经受累可出现面状筋结。筋结越多或涉及多经病变者,一般症状较重。其中常见的筋结有股直肌筋结、股外侧肌筋结、阔筋膜张肌筋结、夹脊起点筋结、髂胫束筋结、梨状肌筋结、腰大肌筋结。

1.3.2 壮医解结法

(1)手法解结:原则为松筋为主、解结为要。根据筋结大小、硬软及位置采取轻以松结、中以解结、重以破结。第一步:患者取俯卧位,根据足太阳经筋走行,先从足跟开始,沿足太阳经筋线的走向从足到腰进行全线松筋解结,重点推按夹脊起点筋结,要求手法刚柔相济,气到病所。第二步:患者取侧卧位,根据足太阳经筋走行,患者用拇指指腹配合肘部点按推揉足少阳经筋线,重点松解股直肌筋结、股外侧肌筋结、阔筋膜张肌筋结、髂胫束筋结、梨状肌筋结等,使这些肌筋充分松解软化。第三步: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拇指和四指全力及前臂从脚背沿足阳明经筋方向全线松解,重点腹股沟筋结、腰大肌筋结、股外侧肌筋结等。(2)针法解结:经筋针刺包括壮医火针和固结行针两种,阴证者用火针,阳证者用固结行针法。①壮医火针法:在经筋手法基础上,采用火针解结。即在查找的筋结点常规消毒,将毫针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治疗部位,得气后迅速出针;针刺深度主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针刺部位肌肉的厚薄及神经、血管的分布而定。②固结行针法:在经筋手法基础上,采用固结行针法;原则为以结为腧,固结行针,不留针,减压止痛。常规消毒,采用2.5~3寸毫针,选取压痛点等筋结点进针,可一孔多刺,不留针,以有针感沿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域传导为佳。(3)拔火罐解结:针后加拔火罐10min即可,可见到拔出黄色澄清液体。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3]

痊愈:患侧大腿前外侧疼痛、麻木、烧灼等异感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患侧大腿前外侧疼痛、麻木、烧灼等异感明显减轻;无效:疼痛、麻木等异感无改善。

2 结果

经治疗,痊愈23例,显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

3 讨论

壮医经筋理论认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因患者脾胃肝肾亏虚、气血虚衰、筋肉肌腱失于濡养,肌筋劳损,复感风寒湿毒,横络盛加,筋结形成,导致龙路、火路不通所致;其病位在经筋,是典型的经筋病,病理核心是“筋结”形成,故治疗关键是如何准确找到“筋结”点并松筋解结。壮医经筋疗法是经筋手法加火针和拔罐的三维综合解结方法,3种方法作用于“筋结”点,可达到“结解则松,筋松则顺,筋顺则通,通则不痛”的理想效果。壮医经筋手法其特点是沿经筋循行的方向推拿,重点对“筋结”进行弹拔、点按。火针源于《内经》经筋治法“燔针劫刺”,有研究表明火针能温通经脉,在针体烧红时温度可达800℃,刺入软组织时使软组织的蛋白质发生碳化,针孔便会形成一个小的开放窦道,使局部的炎性渗出物得以消散,瘀阻的血脉得以通畅;针孔在恢复过程中又可激发机体的修复功能,从而使局部组织得以重新修复而达到治愈的目的[4]。西医学认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生与神经卡压、外伤、无菌性炎症等有关,针刺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供血、供氧,促进和增强组织代谢,促进损伤神经细胞的恢复、缓解和消除肌肉痉挛对神经的牵拉、卡压[5]。针刺对皮肤、血管感受器刺激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反射性兴奋,促使大脑皮质对肌皮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或解除神经卡压的状态等治疗作用[6]。经临床研究,从壮医经筋理论着手,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4.0%,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将对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韦英才,梁子茂.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21—22.

[2]李义凯.软组织痛的基础与临床[M].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2011:495-496.

[3]刘英民,赵雪竹.小针刀合神经阻滞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65例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7):954—955.

[4]谷新远.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47.

[5]张丽荣,鲍春玲,黄秀君,等.针刺配合推拿及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19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9):30-31.

壮医治疗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痤疮患者30例, 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15例。对照组年龄15~41岁;病程1~3年。观察组年龄15~42岁;病程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皮肤性病学》制定的关于痤疮的相关诊断标准, 发病于青春期, 多发于面部、背部、上胸等皮肤腺发达的部位, 并呈对称性分布。皮损多为结节、黑头粉刺、皮囊性丘疹, 并伴皮脂溢出等情况;病情介于轻度到重度[5]。此外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痤疮的相关诊断标准:便秘、尿黄、口臭、面红等, 辨证分型为血瘀、湿热、痰凝等证型[6]。患者近期未服用过与疾病相关的药物。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植物神经系统疾病者, 心肝肾功能严重疾病者, 近期服用过治疗本病的药物, 继发性、爆发性丘疹型痤疮患者,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7]。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 龙胆泻肝汤含以下中草药:龙胆草15 g, 金银花15 g, 赤芍10 g, 车前子15 g, 牡丹皮15 g, 当归10 g, 浙贝母10 g, 木通10 g, 黄芩9 g, 栀子9 g, 皂角刺9 g, 泽泻10 g, 甘草3 g;存在口干口渴症状者, 加花粉15 g, 生石膏20 g;伴瘙痒症状者, 加蝉蜕10 g及乌梢蛇15 g;脓疱者加白芷9 g, 败酱草15 g[8]。将上述中药以水煎服, 1剂/d, 分早晚服用。

1.3.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壮医刺血疗法治疗: (1) 选择穴位, 耳尖耳背青筋, 大椎、肩井、曲池、肺腧、膈腧、委中附近青筋等。 (2) 操作方法,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 使血聚集穴部, 常规消毒皮肤后, 右手持9号无菌针头对准穴位迅速连刺2~6针, 深度约0.3 cm, 随后立即在针孔处范围拔火罐, 使出血数毫升, 或轻轻按压针孔周围, 使出血数滴, 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每次选择3~5个穴位。刺血疗法2周1次, 2次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治疗后患者皮损基本消失, 仅有色素沉淀或瘢痕, 则为临床治愈;治疗后皮损较治疗前消退70%以上, 则为显效;皮损较治疗前消退50%~70%左右, 为有效;皮肤损害消退低于50%, 有新皮损出现, 为无效[9]。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中医证候进行分级量化标准制定, 共分为无、轻、中、重4级, 主症赋值0、3、6、9分, 次症赋值0、1、2、3分, 观察两组症状积分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出油、性质、颜色、肿痛评分情况, 得分越高越差[10]。详细记录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等级分类资料行Ridi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1.876, P<0.05)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3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出油、性质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皮损出油、性质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皮损出油、性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2.4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颜色、肿痛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皮损颜色、肿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皮损颜色、肿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5。

3讨论

痤疮也被称为“粉刺”,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可累及毛囊皮脂腺。该病多于青春期开始发病, 主要发生于皮脂腺发达的部位, 如面部、上胸、背部等, 并呈对称分布, 以结节、脓疱、丘疹、囊肿等多形性病理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1,12,13]。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等, 痤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4]。

壮医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哮喘诊断[1]和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挑组、自血组、药物组各40例。所有观察对象中男82例, 女78例, 年龄16~60岁, 病程1~22年。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及其他疾病引起哮喘的器质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壮医针挑疗法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

1.2.1 壮医针挑疗法

(1) 选穴:颈1、2、3棘突下;胸1、2棘突下及旁开2寸 (双) ;胸骨上窝等。每次选4~6个穴位; (2) 器具选择:消毒的大号缝衣针及消毒陶瓷片6 cm×2.5 cm; (3) 操作方法:选穴部位皮肤局部常规消毒, 手持消毒大号缝衣针, 将针快速刺入穴位表皮并挑起少许纤维, 然后用消毒陶瓷片割断表皮, 以皮肤不出血为宜, 之后用此针垂直快速点刺刺入皮下0.2~1.2 cm, 出针后在针孔涂上山茶油封口, 每5天1次, 5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间隔5天, 共观察3个疗程。

1.2.2 自血穴位注射

(1) 穴位选择:分为主穴 (定喘、肺俞、天突) 和配穴 (合谷、曲池、内关、等) , 每次选双侧主穴共2~3个, 配穴3个, 轮换注射。 (2) 注射方法:抽取肘部正中静脉血4 ml, 快速穴位注射, 每穴0.5 ml, 隔天注射1次。

对照组、针挑组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 自血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 药物组采用药物治疗:氟替卡松250~500μg, 每日分2次吸入, 持续3个月及以上, 轻度持续以上者加用氨茶碱0.25~0.5 g/d入液静脉滴注, 症状缓解后停药;均观察3个月。

1.3 疗效标准[2]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疗效标准。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以积分法评定疗效, 计分方法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 所有计量数值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各组症状积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 统计分析4组患者症状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3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 75.0%, 72.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3 各组血清CRP、Ig E水平比较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哮喘患者血清CRP、Ig E水平,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清CRP和Ig E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可以反映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和气道阻塞程度。本病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 基本病因病机为宿痰内伏、正气亏虚。大量研究报道认为自身血肌内注射可产生非特异性抗过敏作用, 人体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活性抗体、各种酶类、微量元素、激素、电解质和细胞等成分, 自血中的活性成分再次注射肌肉组织后, 可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得以增强和提高, 促使产生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和活化T-淋巴细胞, 从而起到治病和健身的作用。自血穴位注射是选取对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 将患者自身静脉血注射入所选穴位后, 通过穴位组织吸收起到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 取得良好的针刺治疗作用。本研究选取定喘、肺俞、合谷、曲池、尺泽、肾俞、足三里等穴交替进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疗, 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补益肺肾的功效, 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支气管哮喘属于壮族医学“气道病”的范畴, 其发病与感受外邪、吸入异物、饮食不当、身体亏虚等密切相关, 治疗原则当通气道, 降气逆。壮医针挑疗法是壮族特色疗法之一, 它是指用大号缝衣针等针具, 根据患者病状选择体表上的有关部位或穴位, 再运用不同手法挑破其浅层皮肤或挑出皮下纤维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外治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壮医针挑疗法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 可使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降低血清中CRP、Ig E水平, 且疗效优于3组对照组, 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壮医针挑疗法,自血穴位注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 26 (2) :132-13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疗效判断标准[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哮喘增刊) .1993.

壮医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8.8±16.5)岁;病程1.3~16.0年,平均病程(10.5±40.1)年。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RA)提出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1)1个月内经常反复膝关节疼痛;(2)关节活动时弹响摩擦音;(3)膝关节晨僵≤30min;(4)年龄≥38岁;(5)膝检查示骨性肥大。据临床表现,存在第(1)项同时伴有(2)、(3)、(4)项或伴有(2)、(5)或伴有(4)、(5)即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

采用壮医经筋手法、经筋针刺和壮医刺血疗法的三联疗法治疗。

1.3.1 经筋手法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操作手(多为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呈弓钳状(壮医常常称之为弓钳手),用弓钳手的拇指尖在患膝关节及其周围寻找筋结状物,多呈颗粒状与块状,当触及筋结状物时用拇指进行缓慢的按压与旋拨分筋理筋,力量由轻到重,至病人最大耐受,时间为1 0 min左右。

1.3.2 经筋针刺在经筋手法后,医生对患膝的筋结病灶分布已经“心中有底”。左手拇指指甲固定病灶,右手持2寸毫针对准病灶快速刺入,左手指甲切压以配合右手提插行针至局部出现较强酸、麻、胀针感后即出针完成此点筋结病灶的治疗。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操作于另一病灶,一般每次治疗选择3~5个指下最感明显的筋结点进行针刺治疗。

1.3.3刺血疗法先选取腘窝及髌骨下浅静脉充盈处作为刺血部位,常规皮肤水消毒后,取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对准选好的部位垂直刺入后出针,瘀血自行排尽后或深黑色瘀血变成鲜红色后即用无菌干棉球压迫止血,放血过程中用持物钳钳取无菌干棉球吸取瘀血。以上治疗中,经筋手法与经筋针刺均为每天治疗1次,刺血疗法每3天施用1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判定标准[2],依据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进行疗效判定。临床控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95%>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有效。

2 结果

6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19例(31.67%),显效25例(41.67%),有效11例(18.33%),无效5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反复劳损,致滑膜、关节囊及骨质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病。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多采取药物对症治疗,少数情况下给予人工置换,疗效较好,但前者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后者价格较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中“膝痹”范畴。其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年老体衰,肝肾亏虚,而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病邪容易乘虚侵犯,此为内因。其外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客于关节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此外,因反复慢性劳损或急性扭伤致局部气血瘀滞,聚瘀成痰,致使局部经络瘀阻,不通则痛,故出现局部关节肿痛与活动不利。目前多数人认为[3,4]:本病疼痛症状和骨刺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经筋组织有关,疼痛的病因和病位都可以归因于膝周之经筋。壮医经筋手法、经筋针刺和壮医刺血疗法是壮医常用的重要外治方法。壮医经筋疗法是利用经筋手法触查灶法探查经筋“结灶”后,运用不同的理筋手法初步疏解“结灶”,然后用针刺法“消灶解结”以增强疗效,用于预防和治疗经筋病证。经筋病灶点位于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在骨骼的附着点,即“尽筋处”,多为关节的应力点,有利于膝部筋肉系统的平衡。经筋手法对病灶进行按压与旋拨,有松解病变组织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软组织的炎症,调整关节内外力学平衡。壮医经筋针刺能有效促进其所关联的肌肉和韧带功能的恢复[5]。现代医学还认为[6],本病患者存在骨内高压和骨内静脉瘀积的病理现象,而放血疗法可以降低关节及骨内压力。现代研究发现[7],放血疗法可以加速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还有利于局部组织淋巴液的回流,促进关节积液吸收和炎症消除,消除局部炎性因子,减轻或消除局部组织肿胀,从达到缓解疼痛与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的治疗目的。

综上可见,壮医经筋手法、经筋针刺及放血疗法三者配合,优势互补,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曾庆馀,许敬才.骨关节炎的分类诊断和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2):108-11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3]王跃辉,韩清民,刘洪江,等.膝骨关节炎影像学分析与经筋辨证关系研究[J].新中医,2008,40(5):66-67.

[4]刘敏,陆鹏,胡幼平.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0):23-27.

[5]嵇征鸿,刘萍,丁丽,等.经筋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9):751-752.

[6]曾红文,聂斌,史琳琳.刺血合火针点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7):493-495.

壮医治疗 篇9

风景秀丽的广西南宁,就有这样一家大型医院,他们20年来旨在推广疗效好、方药特、易操作的特色医疗技术,他们20年来长期受到各大媒体关注,他们20年来帮助上万名学员走上致富大道,他就是声名远播的广西壮医医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省级民族医药研究机构,是广西自治区卫生厅的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定点培训单位。民族医药诊疗技术和最新特色医疗技术培训享誉海内外,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对其多次专题报道,研究院有专兼职专家教授60多人,实习基地(医院)20多家,办学20年来,学员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办学先进单位,可谓是桃李遍神州,特技传四海。

陈志海福建人,是广西壮医医院的一名学员。去年不到40岁陈志海被查出患有骨质增生,严重时坐不得,睡不着,寝食难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广西壮医医院治疗非常有特色,且有奇效,他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南宁。壮医专家运用壮医特技为陈志海治疗,7天后陈志海奇迹般的痊愈了。“我来时没抱太大希望,这壮医太神奇了”,被“征服”了的陈志海听说医院传授壮医特技,高兴的决定接受培训。通过大夫传授理论课,然后再在医院实习,半个月后陈志海掌握了壮医诊疗特技。现在回家开了一家壮医诊所,由于壮医对一些疑难杂症有神奇疗效,随着口碑相传,患者越来越多,每月稳定的可以收入八九千,甚至上万元。

1、壮医、中医诊疗技术培训班:开学时间:2月21日、3月20日、5月22日、8月1日、10月26日、12月6日(提前一天报到),每期班学15天,学费2000元,学习:壮医学总论,壮药知识,壮医目诊,壮医经筋疗法,壮医药线疗法,壮医刺血疗法,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壮医药罐疗法,火攻疗法,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针灸,推拿按摩,常见病的诊断治疗。

2、壮医实践技能培训班: 6月6日开学,学习3天,学费500元。学习:壮医、中医、西医的临床实践技能,壮医实践技能例题。

3、中西医民族医结合班:学习:药理学、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西医妇产科学、西医儿科学、五官科、护理知识(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消毒)、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医妇科学、中医儿科、经络腧穴、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疗法、药线疗法、刮痧疗法、火攻疗法。

壮医培训内容(部分诊疗技术内容介绍):1.壮医目诊,壮医目诊是一种神奇而独特的诊断方法,其方法简单,无任何创伤,无副作用,只需一个7倍左右的放大镜即可操作。2.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壮药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对内、外、妇、儿、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3.壮医经筋疗法,揭示了40多种疑难病的症结所在,该疗法对颈肩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腹三联征、腰椎间盘突出症、雀斑、青春痘等具有特殊疗效。4.壮医药罐疗法,是用药水煎煮竹罐,应拔部位的体表,起到药与拔罐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5.壮医刺血疗法,壮医刺血疗法是用刺血的针具刺人体的一定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放出适量血液,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故又称“壮医放血疗法”。临床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急症等科的痧瘴蠱毒以及三道两路的病症。6.壮医针挑疗法,壮医针挑疗法根据患者的病症选择体表上有关部位或穴位,运用不同的手法,挑破浅层皮肤异点或挑出皮下纤维,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方法。适用于肩周炎、腰痛、头痛、胃脘痛、痛经、小儿疳积、痹症、面瘫、跌打损伤、麦粒肿、疔、疮、痈、痔疮等。7.火攻疗法,是采用经过加工泡制的药枝,点燃熄灭后,用暗火包裹于牛皮纸内间接灼灸患者皮肤,来刺激身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阳萎、早泄等。

招生对象:面向全国招生,文化程度不限。

联系人:付小珍刘宁

电话:0771—3127506(办)13257786688

地址: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234号,广西壮医医院门诊大楼四楼培训部办公室)邮编:530001

详细请查询:http://www.gxminzuyy.net/

壮医治疗 篇10

1 壮医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1 壮医学专业本科设立历史沿革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民族医药壮医药的发展尤为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大力投入人力、财力对壮医药进行数据挖掘、整理与分析研究。2002年秋季,广西中医药大学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开设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结束了我国高等教育没有壮医本科教育的历史。直到2011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才正式设立壮医学专业本科,这标志着壮医药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时期[1]。目前学校每年招收5年制壮医专业本科生60人,生源主要分布在广西区内,学生学习就读意向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对壮医学专业认可度较高。

1.2 壮医学专业本科师资状况

广西中医药大学以民族医药——壮医药与中医药联合教育培养这一办学特色,整合校内外壮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资源,进一步加强壮医药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凝聚一批壮医药研究、教学和临床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壮医本科专业的专、兼职授课教师62人,包括教授24名,副教授16名,其中,硕士生导师31名;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学位教师24人,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及年轻化、后劲足的壮医药师资队伍不仅满足了壮医专业办学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3 壮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壮医药古代多以师徒传授、口口相传在民间流传着,虽然经过近30年的发掘和整理,已经出版了《壮医药学概论》、《壮医特色疗法》、《壮医药线点灸》和《壮医方药学》等一批精品课程,但是壮医学生学习的教材尚欠完备,仍有进一步系统发掘整理的空间[2]。壮医专业设置课程数量多,不仅要求学习壮医知识,还要对中医及西医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1.4 壮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现状

壮医学专业所用教材沿用2006年出版的一系列壮医药教材,壮医药教学模式依然参照传统医学教育的模式,主要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重视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的力度却稍显不足[3]。壮医临床技法的实验课程较少,学生实践操作过少,动手能力较差,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相互脱节,不能体现医学生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理念,更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1.5 壮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实践基地现状

壮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增或增挂壮瑶医医院14所,各级中医院开设壮瑶医科70余个单位[4]。壮医药立足广西区域,区域内壮医药资源丰富,形成大量的自然教学实践基地供给学生见习,如南宁市高峰林场、伊岭岩等野外见习教学,通过了解壮医药原生植物,强化了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可代替作用。

1.6 壮医学专业本科就业环境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深化,医疗水平及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广西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群众需要承受高昂的医药费用。这使得壮医药针刺疗法、药物竹罐、瑶医药浴等“简、便、廉、验、捷”的壮瑶医特色、实用诊疗技术成为老百姓防病治病的最佳选择。另外在“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大实施的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共建大型三甲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预计2018年完工投入使用,开放床位1000多张,定位以壮瑶医药为特色,这为壮医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对壮医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2 探索壮医本科生壮医临床思维特色的创新机制

2.1 重视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在临床实践的沟通能力

壮医本科生一方面要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壮医独特诊疗技法,从而充分运用及发挥壮医“简、便、廉、验、捷”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语言文字表达、团队合作、开拓创新等能力。壮医的学习尤其需要进入壮乡深入了解民俗民风,同时还应适当掌握一定的壮族特有的壮语,语言是一个民族沟通交流的工具,壮医也有自己的语言即壮语,通过对壮语学习可加深对壮医理论的理解,如巧坞(壮语对颅内容物的称谓)、年闹诺(不得眠、不得卧)、发旺(风湿病)、咪心头(心脏)、嘘(气)、勒(血)等。因此,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医患沟通技能的深入认识与掌握,树立和谐医患沟通机制,是构建壮医临床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

2.2 引入课程模块化教程,开发更加实用性课程

面对国家倡导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向,壮医本科专业应培养具有壮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可从最原始的课程入手,改革现有的课程模式,引入课程模块化教程,开发实用性课程。壮医课程模块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壮医药发展体系形成较晚的局势,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更符合壮医药人才培养特色。

2.3 结合PBL教学模式,体现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设置于问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倡导学生主动学习,PBL教学法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技能,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壮医临床实践课程结合PBL教学法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被动接收知识被动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使得学生不仅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潜能,以提高教学效果[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训练。如学生进行见习时,老师的引导,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其看法,通过壮医诊断原则、特色诊法、辨病、辨证与治疗等方面相结合,反复训练与总结,培养壮医临床思维。

2.4 壮医特色辨病属虚属毒方法,培养壮医临床思维

壮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6]。壮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论证中认识到,虽然很多病都有其相应的共同症状,但这些疾病当中存在着一个到多个特殊性临床表现,这也成为鉴别其他疾病的重要依据;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方药的主要依据,辨证则是确定处方用药的参考。而壮医辨病不外乎六大类:痧、瘴、蛊、毒、风、湿;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凸显壮医诊断疾病的特色,判断该病属虚或属毒,“虚”主要指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毒”在壮医认为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都称为“毒”。“虚”与“毒”使人体失去常态,会阻滞人体的“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生病。因此,重视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壮医特色辨病的属虚属毒,不仅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而且能更好地推广与发扬壮医特色诊疗方法。

2.5 以壮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为导向,实现“以考促学”提升壮医临床思维

随着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壮医药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广,国家也把壮医医师考核纳入执业考试的范畴,而在壮医临床实践的开展应以执业壮医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的大纲为标准,通过以壮医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训方法,提高壮医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前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考教分离,培训老师不参与考核打分,考核方式及标准参照壮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部分,以考促学,使壮医临床实践更加规范化与标准化。“以考促评”可使壮医本科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与社会,这种“以考促学”的学习方式也应该在壮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中加以重视。

3 结语

壮医学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一个缩影,其临床疗效深深扎根于壮族民间。同时,壮医的临床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医学,壮医临床思维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壮医医药的学习者应深刻理解壮医临床特色诊疗思维的本质,把握其理论基础、遵循壮医特色诊疗原则,熟悉壮医的思维特征,将壮医思维的各个阶段的特征训练融入教学之中。既要注重壮医诊病与诊证相结合的诊疗特色,也要加强壮医外治特色疗法的技能操作能力;既要夯实学习者壮医知识的基础,更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中西医学科体系中的合理设置。真正为学习者和从医者建立壮医临床思维体系提供思路,也为壮医临床思维体系研究者提供参考。

摘要: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现代壮医药发展的教育模式。目前对于壮医专业本科生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缺少关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方面的研究。文章简要剖析壮医本科临床思维的培养现状,从重视壮医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引入课程模块化教程,结合PBL教学模式,掌握壮医特色辨病属虚属毒方法及“以考促学”等方面,深入探讨研究壮医本科生教育及培养壮医特色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壮医,本科生,临床思维,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攀.壮医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药学,2014(3):169.

[2]范小婷,陈攀,林辰.构建壮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的设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0):181-182.

[3]李晶晶,林辰.壮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6):60-61.

[4]宋宁,梁薇,薛丽飞,等.着眼“特色实用性”改革壮医学研究生实践教学内容[J].时珍国医国药,2016(1):222-223.

[5]宋宁,梁薇,李秀娟.模拟结合PBL在壮医药线点灸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大众科技,2015(6):158-159,161.

上一篇:识字教学的艺术下一篇:技术时代的技能应用